本书在前人对文人集团的研究基础上。对魏晋时期“族”与“群”的模式的发展演化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考察,探索两晋文士群聚的方式与特征,以及族与群之间的流动演变,分析文士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重新审视两晋诗文由雅入清的风貌。
本书以政治局面的变化为序,将两晋时期士人族群活动划分为几个阶段,以政局变化为纵线,贯穿了每一时期在玄学、儒学、佛学影响下的士人群体演变,门阀士族制度影响下的高门和寒门士人群体演变,家族与士人个体价值与中央政权利益的争夺与消噬等横线,对于每一阶段文士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连接起两晋时期的诗风发展过程的概貌,阐释两晋诗风由雅入清的内在驱动力问题。
书中分别讨论晋初士人族群的“雅正”与“玄雅”诗风,西晋士族政治下文士的抉择与其“雅丽“‘深雅”“雅壮”的诗风,荆扬之争影响下东晋士人族群的“清雅”风格,以及东晋后期隐逸文士群体的“清淡”诗风,从中可以见出两晋诗风由“雅”人“清”的发展历程。这也是在士人“个体—家族—国家—社会”的关系视角下,对两晋诗文风貌的重新考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