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中规智库
0.00     定价 ¥ 12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300389
  • 作      者:
    编者:张立群|责编:唐旭//吴人杰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湖北省红安县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早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的地区之一。本书回顾了共同缔造工作在红安县柏林寺村试点、红安县推广、湖北省和全国推广的历程,结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缔造试点案例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做法。全书按时间线索和阶段,分为探索篇、深化篇和推广篇三个部分。 探索篇(第1至4章)主要回顾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团队在红安县柏林寺村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探索。从转变各方工作理念、动员村民参与开始,到以村民为主体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厕所与排水渠改造、创办老年食堂并持续运营,到初步形成共同缔造长效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红安召开了现场会,逐步总结和推广共同缔造经验与做法。 深化篇(第5至7章)重点阐述了在柏林寺村共同缔造探索的基础上,共同缔造在红安县进一步深化应用的情况。红安县先后出台了《红安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方案》和《红安县乡村振兴阶段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方案》两个文件,深入推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总结提炼出了“真发动、广参与,低投入、见成效,建机制、管长效,新阶段、新升级,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缔造红安经验。 推广篇(第8、9章)分析了共同缔造工作思路与方法在湖北省和全国的相关实践。湖北省黄梅县和大冶市、安徽省潜山市、贵州省黎平县、新疆阿克苏乌什县等地区的案例,展现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多样应用场景与效果。
展开
目录
前言
探索篇 柏林寺村示范
第1章 工作背景
1.1 脱贫攻坚要从扶贫到扶志
1.1.1 脱贫攻坚总体要求
1.1.2 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1.1.3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1.2 红安县和柏林寺村概况
1.2.1 红安县概况
1.2.2 柏林寺村基本情况
1.3 他山之石
1.3.1 广东云浮“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试点
1.3.2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第2章 夯实基础
2.1 技术团队理念转变
2.1.1 加强理论学习
2.1.2 开展案例剖析
2.1.3 转变工作思路
2.2 多方式发动群众
2.2.1 从入户访谈到百家宴、四点半课堂
2.2.2 组织村民实地参观考察
2.2.3 畅通交流渠道
2.3 明确分工协同推进
第3章 找准方法
3.1 协商共谋村庄发展未来
3.1.1 扎大头钉,明确需解决问题
3.1.2 共同商定村庄规划
3.2 发动村民开展共建行动
3.2.1 以点带面,示范户的整治改造
3.2.2 公共环境整治改造
3.2.3 污水管网铺设
3.2.4 垃圾收集处理
3.2.5 厕所改造
3.2.6 村史馆改造
3.3 共同参与和评价环境建设
3.3.1 环境问题现状
3.3.2 发动群众齐抓共管保护环境
3.4 兼顾各方需求共享发展成果
3.4.1 老年食堂解民忧
3.4.2 多功能村史馆
第4章 初见成效
4.1 柏林寺村共同缔造成效
4.1.1 村庄空间环境明显改观
4.1.2 村庄治理更加有序
4.1.3 工作成效获得肯定
4.2 共同缔造实施路径
4.2.1 工作基础:组织活动、发动群众
4.2.2 工作对象:一老一小、精准切入
4.2.3 工作推动:先易后难,从公共空间入手
4.2.4 工作组织:成立理事会,明确责任
4.3 共同缔造各方联动
4.3.1 地方政府及部门
4.3.2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4.3.3 技术团队
4.4 共同缔造工作方法
4.4.1 “决策共谋”是共同缔造的前提基础
4.4.2 “发展共建”是共同缔造的核心内容
4.4.3 “建设共管”是共同缔造的长效手段
4.4.4 “效果共评”是共同缔造的重要环节
4.4.5 “成果共享”是共同缔造的最终目标
深化篇 红安经验渐成
第5章 柏林寺村持续深化共同缔造
5.1 聂家坳村组改造提升
5.1.1 聂家坳村组的改造
5.1.2 聂家坳村民活动中心建设
5.2 持续运营老年食堂
5.2.1 老年食堂运营方式进一步优化
5.2.2 情暖夕阳,彰显互助传统文化
5.3 村级领头人成长
5.3.1 好媳妇郭莉莉
5.3.2 返乡创业刘灵敬教授
5.4 多样的参与活动
5.4.1 美丽庭院评比
5.4.2 推动建设文明和谐乡村
5.5 形成长效机制
5.5.1 形成1+4N的共同缔造工作组织架构
5.5.2 完善政府“以奖代补”的投入机制
5.5.3 规范村庄治理规程
第6章 共同缔造在红安
6.1 县委县政府优化顶层设计
6.1.1 脱贫攻坚阶段
6.1.2 乡村振兴阶段
6.2 共同缔造助力乡村振兴
6.2.1 高桥镇程河村——红色旅游带动型
6.2.2 城关镇小丰山村——农特产业推动型
6.2.3 觅儿寺镇尚古山村——农旅融合发展型
6.3 完整社区建设
6.3.1 南门岗社区共建停车场
6.3.2 培城社区共建养老中心
6.3.3 五丰岗社区共建“问有园”
第7章 共同缔造红安经验
7.1 红安县共同缔造探索历程
7.2 共同缔造红安经验的特点
7.2.1 真发动,广参与
7.2.2 低投入,见成效
7.2.3 建机制,管长效
7.2.4 新阶段,新升级
7.2.5 可复制,可推广
推广篇 共同缔造经验的推广
第8章 共同缔造在湖北
8.1 湖北省全面推广共同缔造
8.2 湖北省黄梅县五里墩社区,以共同缔造推动高质量发展
8.2.1 现状概况
8.2.2 健全机制
8.23 汇集民意
8.2.4 凝聚民力
8.2.5 凝聚民智
8.3 湖北省大冶市沼山村,以共同缔造建设和美乡村
8.3.1 现状概况
8.3.2 谋好原则思路,筑牢工作基础
8.3.3 聚焦重点内容,明确工作方法
8.3.4 摸清困难诉求,确定改造步骤
8.3.5 完善组织体系,探索治理路径
第9章 共同缔造其他有关案例
9.1 安徽省潜山市万涧村,共同缔造陪伴乡村持续成长
9.1.1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统筹”的工作组织架构
9.1.2 构建社会主体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保护利用机制
9.1.3 形成了一套以“乡村综合性成长”为目标的工作方法
9.1.4 明确村民作为核心力量推动的传统村落保护模式
9.2 贵州省黎平县堂安侗寨,共同缔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