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刻在DNA中的最初的必然——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指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亲近母亲的行为
未能满足最初的必然,没有形成依恋模式的情况
内心的伤,源于渴望被爱却被拒绝
H女士所失去的40年时光
什么是心灵法则
第二章 试图摆脱父母束缚的逆反期
依恋模式形成后就会进入逆反期
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决定了孩子逆反期的激烈程度
第一逆反期的孩子,其实在努力帮助父母脱离使他们痛苦的回避型依恋
被虐待的孩子没有第一逆反期
第三章 继承了父母人生观的小学生,生活将是稳定的
小学生也必须拥有人生观的理由
学会父母的生活、处世之道是孩子的幸福
无法接受父母人生观的孩子的烦恼
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未能继承父母人生观的孩子,会被误认为有发育障碍
第四章 青春期,命运的觉醒
青春期只有打破旧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
关系才会更进一步
平稳还是激烈?逆反期的三种类型
是心灵在寻求自由,还是只是身体发育的结果
第五章 能够自由选择配偶的成年Ⅰ期
漫长成年期的三个阶段
影响伴侣选择的IWM理论的必然性
选择伴侣的两个标准——能获得安全感、能填补
内心的缺失
第六章 三种心态的使用方法以及成年人获得自由的成年Ⅱ期
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三个层次
当内心被填满,必然就会消失,心灵便获得自由
建立依恋模式是实现内心自由最重要的一环
第七章
成年人的心智因了解二元对立而变得完美
因为想在与人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所以制定了规则
规范所带来的二元对立
过分遵守规范会引发抑郁症
规范与欲望的对立——知道冲突的构成
结语
自由,是实现心灵法则这一必然性的过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