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道周的治学历程与思想特征
第一章 《缁衣集传》的学术价值
一、《缁衣》的作者问题
二、《缁衣》的主旨问题
三、《缁衣集传》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缁衣集传》的解特征
一、《缁衣集传》的诠释体例
二、解特点之一:易学化
三、解特点之二:理学化
四、解特点之三:实学化
第三章 理学视野下的好恶定性
一、从《缁衣》的“好恶”主旨谈起
二、“好恶”归于性的一派
三、“好恶”归于心的一派
四、西方哲学对好恶问题的多维解释
第四章 从好恶之难到君子小人之辨
一、义利之辨
二、理欲之辨
三、公私之辨
四、名实之辨
五、君子小人之辨的意义
第五章 从好恶之性到政治美德
一、好恶之性与易简之政
二、诚于天下:政治美德的根本
三、敬为人道:政治美德的施用
四、取信于民:政治美德的目的
第六章 “君为民表”的政治伦理建构
一、仁者:“民表”的定义与确立
二、德性的觉醒:由好仁到争先行仁
三、谨言慎行:民表的政治行为标准
四、主敬:见天德与见王道
五、易简之政:民表思想的归宿
第七章 晚明视域中的君民伦理重构
一、天爱日月之喻:君民的感相通
二、舟水之喻:敬慎与周密的道理
三、心体之喻:同构,感通,平等
四、新民本思想及对“阳儒阴法”的救治
第八章 政治教化思想的开展
一、对法令、权术的反思与批判
二、“敬明”作为政治教化的根本
三、刑赏与政教的关系
四、对刑赏的反思与扬弃
第九章 政治教化的工具与目的
一、政教工具的择取
二、政教目的的导出
三、“民有孙心”:政教思想的现实目的
四、易简之政:政教思想的目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