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2月8日)
【导读及适用要点】
一、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边界,既要解决“立案难”痼疾,又要防止滥诉现象
二、总结行政诉讼管辖改革成果,既要解决“诉讼主客场”的问题又要遵循“两便”原则
三、明确界定当事人资格,既要畅通救济渠道,又要确保有限司法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四、完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既要力求恢复客观真实,又要坚持程序公正的导向
五、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度,既要保障当事人合法诉权,又要保证起诉符合法律规定
六、规范审理判决程序,既要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又要注意提高诉讼实效
七、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既要体现行政诉讼的严肃性,又要确保行政纠纷实质化解
八、落实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制度,既要强化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又要聚焦真正争议的解决
九、细化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既要依法维护合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又要防止不合法条款进入实施过程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正确确定强制拆除行政诉讼案件被告及起诉期限的批复(2024年8月7日)
【导读及适用要点】
一、进一步明确正确确定行政诉讼案件被告是原告和人民法院共同的责任
二、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经审查在案证据或者依职权调查后也无法确定适格被告时的处理方式
三、进一步明确“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具体内涵及起诉期限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办理行政申请再审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4月1日)
【导读及适用要点】
一、明确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再审案件的基本类型
一、明确决定由高级人民法院审查的具体案件类型
三、明确径行裁定驳回申请再审的情形
四、重申当事人就再审判决、裁定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者检察建议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正确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4月1日)
【导读及适用要点】
一、明确土地征收中的强制拆除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对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情形下被告资格确定规则
二、明确法定具体职能部门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导作出行政行为情形下被告资格确定规则
……
第二部分 司法观点
第三部分 指导性案例与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
第四部分 法答网精选答问
第五部分 相关规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