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区自治项目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梳理与评价
1.2.1 社区自治研究
1.2.2 项目制研究
1.2.3 技术治理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2 理论基础
1.3.3 分析框架
1.3.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社区自治项目的发展实践与类型比较
2.1 社区自治项目的内涵与特征
2.1.1 社区自治
2.1.2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2.1.3 社区自治项目
2.2 社区自治项目产生的背景
2.2.1 破解自治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
2.2.2 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创设机遇
2.2.3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提供条件
2.3 社区自治项目运作的发展历程
2.3.1 早期的雏形初显
2.3.2 中期的创新探索
2.3.3 近期的规范发展
2.4 社区自治项目运作的差异化实践
2.4.1 政府资助型项目和社会资助型项目
2.4.2 直接管理类项目和间接管理类项目
2.4.3 依赖型项目、自主型项目和合作型项目
第3章 社区自治项目的实施过程与运作逻辑
3.1 社区自治项目的运作流程
3.1.1 立项环节:申请与评审
3.1.2 执行环节:实施与监测
3.1.3 结项环节:评估与总结
3.2 社区自治项目相关主体的行动逻辑
3.2.1 社区自治办:资金投入与管理
3.2.2 社会组织:项目督导与评审
3.2.3 居委会:社区动员
3.2.4 项目小组和居民:社区参与
第4章 社区自治项目化运作的治理绩效分析
4.1 社区自治具体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
4.2 社区自治项目化运作的整体绩效评价
4.2.1 对街镇自治项目运作整体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4.2.2 对现有社区自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反思
4.3 社区自治项目化运作后的居民参与样态
4.3.1 居民参与样态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4.3.3 社区居民参与的“知信行”与效能感分析
4.3.4 参与自治项目对居民参与“知信行”的影响
4.3.5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样态分析
第5章 社区自治项目实践限度的根源:技术治理困境
5.1 社区自治项目的“技术治理”特征
5.1.1 目标导向的事本主义
5.1.2 过程管理的技术主义
5.1.3 评价指标的客观主义
5.1.4 主体结构的权威主义
5.2 项目运作的“技术治理”阻滞公共性生长
5.2.1 事本主义弱化了政府的公共价值追求
5.2.2 技术主义抑制了居民的公共精神培育
5.2.3 客观主义遮蔽了社区的公共生活属性
5.2.4 权威主义阻滞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
第6章 破解社区自治项目“技术治理”困境的策略与路径
6.1 超越社区自治项目的技术治理逻辑:价值回归
6.1.1 技术治理与公共价值的平衡
6.1.2 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公共性价值
6.2 完善社区自治项目化运作的实践路径
6.2.1 明确项目目标,注重公共性培育
6.2.2 优化治理技术,增强项目管理效度
6.2.3 促进居民参与,夯实自治社会基础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主要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