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墨翟创立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墨家学团,墨学随之产生。墨子在世时,率领墨家学团传承《诗》《书》典籍,宣扬兼爱、非攻等学说,并从事游说止战活动。战国时期,墨学大盛,一度与儒家并称“显学”。西汉前期,墨学仍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论者多儒墨并举。随着“视墨同儒”观念的流传,墨学在西汉中期之后归于消沉,部分内容被方道术士吸收而对早期道教产生了影响。迄至清中期,在朴学考据的学术思潮下,《墨子》其书得到了系统整理。而晚清以来西学的传入,更是为富含科学技术与逻辑思辨因素的墨学再度兴盛创造了条件。20世纪以来,学界在《墨子》其书的整理以及墨辩、墨学史、墨家社会学说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本书对两千多年来墨家与墨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系统梳理和详细考证,对近百年来的《墨子》整理与墨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勾画出了墨学流传和影响的历史轨迹,并探讨、总结了墨学的流传规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