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情与体用(李翱哲学与中国人性论转向)(精)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68396
  • 作      者:
    作者:李晓春|责编:高天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本书全面研究了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诸方面的影响,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从法象思维、体用论、理一分殊发展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性与情之间双重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从现代哲学角度反思儒家人性论传统形态,尝试贯通当代儒家心性论的建构路径,对儒家思想的现代化提供有益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李翱的生平及其思想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李翱的生平
第二节 唐宋变革视角下的唐末政治及其对李翱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唐末政治与唐宋变革
二、李翱的政治道论与对新士大夫精神的建构
三、李翱对于唐末政治治理的六点主张
第三节 唐末经济状况及其对李翱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李翱哲学的天道观
第一节 中国古代早期儒家的天道观
第二节 李翱思想中“道”的含义
第三节 李翱关于士大夫如何行道的思想
第四节 李翱哲学中“道”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第三章 唐以前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分类与研究
第一节 本性论:具有经验实证特点的人性品级论
第二节 生性论:受“生之谓性”思想影响的人性论
第三节 自性论:具有突出自性特点的道家、新道家人性论
第四节 天性论:受“仁、义、礼、智、圣”五行思想影响的人性论系列
第五节 佛性论:受佛教本体论影响的超越人性论
第四章 李翱的人性论
第一节 性情与善恶关系的思维结构
第二节 唐以前中国思想史中的性情关系学说
第三节 李翱人性论之性与情的体用关系
第四节 李翱人性论之性与情的相生关系
第五章 李翱复性论与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
第一节 李翱复性论与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
第二节 复性方法对中国传统儒家修养方法的影响
第三节 李翱哲学思想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四节 李翱哲学对宋代性二元论的影响
第五节 李翱哲学对“心统性情”说及心性未发已发学说的影响
第六节 李翱思想的矛盾及其解决
第六章 李翱哲学思想的现实维度
第一节 李翱复性思想对其举荐人才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李翱复性思想在其礼制思想上的表现
第三节 李翱道论和复性思想在其文史思想上的表现
一、文论思想上的表现
二、史学思想上的表现
第四节 李翱复性思想与其排佛思想
第五节 李翱《杂说二首》质疑及其晚年避世修道思想初探
第七章 中国古代人性论精神转向的意义反思与当代儒家心性理论建构
第一节 真理、道与儒家思想的现代化
一、道与真理
二、如何面对真理的世界和道的世界
三、儒家道文化的传承在于儒家思想的现代化
第二节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和赖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第三节 身体与心灵的同一论思想
第四节 身心关系的功能主义理论
第五节 中国古代心性论的思维方式
一、法象思维的含义
二、法象思维、体用论和理一分殊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核心系列
三、中国古代法象思维的当下反思
第六节 客观物质世界、心灵和人工智能
第七节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现代转化与当代建构
附录 《复性书》义疏
一、复性书上
二、复性书中
三、复性书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