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界定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概述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定义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征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分类
第三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属性
一、人格权说
二、财产权说
三、人格权兼财产权说
第二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处理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概述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内容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原则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中存在的风险
第二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范围
一、公共应用
二、商业应用
三、私人应用
第三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的发展趋势与边界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的发展趋势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的边界
第三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界定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信息主体
第二节 信息主体享有的权利
一、个人信息权
二、个人信息权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信息主体权利的现状分析
一、隐私权易受侵犯
二、财产权易受侵犯
三、公平交易权易受侵犯
四、肖像权易受侵犯
第四节 加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一、基于弱势主体保护的必要性
二、基于社会本位论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界定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义务主体——信息处理者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义务主体的类别
第二节 信息处理者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
一、危险源控制理论
二、权利义务的对应性
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三节 信息处理者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的具体内容
一、各国关于信息处理者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立法规范概述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控制论
二、公共利益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属性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公私混合法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具有畸法律部门调整特点的综合法
三、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
第三节 国内外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立法简介
一、国外关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保护
二、我国关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保护
第四节 我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未明确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属性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实践困境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认定困难
第六章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完善
一、知情同意原则的历史沿革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完善建议
第二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概述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的归责原则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损害的认定
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责任的承担
五、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第三节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