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精)/三联人文
0.00     定价 ¥ 7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78919
  • 作      者:
    作者:陈少明|责编:王晨晨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受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长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对象,而忽视对经验领域具体的人、事、物的思考,这与中国古代典籍对人物与故事的重视背道而驰。为此,陈少明倡导将“做中国哲学”当作一门与经验领域息息相关的“手艺”,以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辅之以“溯源”和“拼贴”的手法,从而跳出“从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为中介探索进入和诠释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陈少明近十几年对“物”及其意义结构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与物、道与器、经典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关系,涉及对孔子“在陈绝粮”、王阳明“南镇观花”、“特修斯之船”等历史典故和哲学公案的全新讨论,以及对商周青铜器、王羲之《兰亭序》书帖等具体的“物”之精神内涵的发掘与阐释,体现了建构与西方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学”的宝贵尝试。
展开
目录
自序 哲学的手艺
一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
二 “心外无物”
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
三 说器
四 道器形上学新论
五 作为精神现象之“物”
六 物、人格与历史
从“特修斯之船”说及“格物”等问题
七 经典世界中的《兰亭序》
一个哲学的视角
八 什么是存在?
再论《兰亭序》的经典化
九 什么是“经典世界”?
十 “精神世界”的逻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