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示了作者的学术轨迹:以文化视野解读传播过程,以传播视角透视文化现象,视文化为最生动的传播;择其中符号传播为重点而深究,提出借力传播模式、选择性传播模式、部分传播整体模式、协同传播模式、同构的霸权传播模式、元语言共振机制、自然化传播机制、普遍化传播机制、能指的丰富性与欺骗性等;在互联网浪潮中,其学术研究并未逐浪趋潮、多点散打,而是抓住了传播中的最关键要素——信源(传播主体),开辟了互联网群体聚集性传播研究,在提出群聚传播、文本人、文本主体、传播主体文本化等原创性概念和观点的同时,直奔互联网传播的本质——现实社会中多元主体原本非常态的聚集行为在互联网平台中常态化了,由此引发一系列传播问题和社会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