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播即不舍不得(隋岩自选集)/中传学者文库
0.00     定价 ¥ 91.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736995
  • 作      者:
    作者:隋岩|责编:于水莲|总主编:柴剑平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展示了作者的学术轨迹:以文化视野解读传播过程,以传播视角透视文化现象,视文化为最生动的传播;择其中符号传播为重点而深究,提出借力传播模式、选择性传播模式、部分传播整体模式、协同传播模式、同构的霸权传播模式、元语言共振机制、自然化传播机制、普遍化传播机制、能指的丰富性与欺骗性等;在互联网浪潮中,其学术研究并未逐浪趋潮、多点散打,而是抓住了传播中的最关键要素——信源(传播主体),开辟了互联网群体聚集性传播研究,在提出群聚传播、文本人、文本主体、传播主体文本化等原创性概念和观点的同时,直奔互联网传播的本质——现实社会中多元主体原本非常态的聚集行为在互联网平台中常态化了,由此引发一系列传播问题和社会问题。
展开
目录
群聚传播篇
论群聚传播中传播主体的文本化及文本间性
群聚传播:互联网的本质
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
网络叙事的生成机制及其群体传播的互文性
加速社会与群聚传播:信息现代性的张力
用时间征服空间的传播趋势对信息生产方式的影响
符号传播篇
论含指项中的意义移植和借力传播
符号传播意义的机制——对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阐释
从符号学解析传媒言说世界的机制
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演变解析符号的社会化
强符号国际传播的途径研究
从符号学解析电视的“真实性”
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
媒介文化篇
受众观的历史演变与跨学科研究
大众文化观与大众传播观的并行应和
媒介·生活·艺术·异化
媒介文化研究的三个路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