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出版说明
自序 保持好奇
一、话剧 人跟人不一样
二、话剧 高山巨人(改编、完成皮兰德娄遗作)
三、话剧 好人丛飞
附录 邂逅丛飞——话剧《好人丛飞》编剧手记 冯俐
四、话剧 天使的祝福
附录 感谢生活——话剧《天使的祝福》创作谈 冯俐
五、歌舞剧 魔幻仙踪
六、音乐剧 六祖惠能(文学本)
七、歌舞剧 在那遥远的地方
八、舞剧 歌飞天
附录 舞剧来敲门——《歌飞天》创作谈 冯俐
九、话剧 中华士兵
附录1 中华士兵的追寻与塑造——编剧创作谈 冯俐
附录2 导演阐述 查明哲
附录3 震撼是这样产生的 欧阳逸冰
附录4 话剧《中华士兵》的双重突破 马也
附录5 史诗再现民族魂 马也
附录6 “铁板铜琶”的美学源流没有中断 顾春芳
附录7 话剧《中华士兵》观后 李宝群
附录8 《中华士兵》的历史表达 刘琼
附录9 民族精神不朽 舞台艺术常新——《中华士兵》的思想贡献与艺术创造 吴戈
十、大型交响清唱诗剧 黄河入海流
十一、广播剧 宋庆龄
中册
一、喜剧小品《锦囊妙计》
附录 好一出“锦囊妙计”——致喜剧小品《锦囊妙计》编导演的信 陈孝英
二、喜剧小品 心愿
三、戏剧小品 重逢
四、广播短剧 来自油灯下的报告
五、微型音乐剧 天长地久
六、微型儿童音乐剧 诺言
七、微型童话音乐剧 新龟兔赛跑
八、微型音乐剧 牵手
九、微型音乐剧 笑一笑
十、微型音乐剧 婚礼
十一、微型音乐剧 西部小夜曲
十二、微型童话音乐剧 雪孩子
十三、微型音乐剧 姐姐
十四、微型音乐剧 阳光健身房
十五、微型音乐剧 雨夜小站
十六、微型音乐剧 今夜的星空
十七、情景歌舞 回家过年
十八、情景歌舞 情醉大凉山
十九、微型音乐剧 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十、微型音乐剧 天安门前照张相
二十一、微型音乐剧 爱在中秋
二十二、微型音乐剧 青春记忆
二十三、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一 裁缝店的故事
二十四、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二 照相馆的故事
二十五、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三 十六岁的故事
二十六、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四 炊事员的故事
二十七、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五 结婚的故事
二十八、系列短剧《弹指一挥间》之六 过生日的故事
二十九、综艺系列剧《咱们的居委会》之 好话好说
三十、综艺系列剧 《咱们的居委会》之 家庭不和外人欺
三十一、喜剧小品 “减负”之后
三十二、综艺短剧 红楼前的对话
三十三、情景小品 温暖
三十四、情景小品 周恩来在重庆
三十五、情景小品 雄关漫道
三十六、情景小品 黎明前的暗战
三十七、情景小品 闯关东
三十八、戏剧小品 明天我要嫁给你啦
三十九、戏剧小品 讨债鬼
四十、戏剧小品 周末影院
四十一、电视短剧 性本善良
附录 遭遇假钞 冯俐
四十二、电视短剧 人情
附录 导演阐述郑洞天
四十三、朗诵剧 天堂书简
四十四、电影文学剧本 北京之恋
四十五、电影文学剧本 警徽警诫
附录 冯俐电视剧作品简表
下册
一、成长戏剧 山羊不吃天堂草
附录1 保持小说的文学品质 创造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冯俐
附录2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文学转化与戏剧表达 冯俐
附录3 感谢和感恩——“曹禺剧本奖”获奖感言 冯俐
附录4 守住尊严 走向光明 欧阳逸冰
附录5 山羊为何不吃天堂草? 乔燕冰
附录6 好的作品可以打通边界 赵亮
附录7 逆势而为:成长戏剧《山羊不吃天堂草》语境下的“儿童新定义” 李佳璐
附录8 《山羊不吃天堂草》远远不止为一出儿童剧! 罗锦鳞
附录9 现实题材儿童剧的上乘之作——看《山羊不吃天堂草》 李宝群
附录10 “孩子的心,更需要清泉般的滋润和抚慰”——访剧作家冯俐徐 健
二、儿童剧独角戏 木又寸
附录1 生命的沧海桑田——《木又寸》创作谈 冯俐
附录2 写给世界的书笺 武丹丹
附录3 艺术阐释生命观 欧阳逸冰
附录4 开辟新的儿童剧境界——观中国儿艺的《木又寸》 高扬
附录5 一部充满新意的儿童剧佳作 周汉萍
附录6 一次逆鳞之旅——《木又寸》观后 赵琳宇
附录7 不用急着逗孩子开心——观儿童独角戏《木又寸》有感 张馨月
三、中国偶与肢体剧 鹬·蚌·鱼——取材于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附录1 儿童剧《鹬·蚌·鱼》的新意与不足 钟艺兵
附录2 鹬蚌相争,渔翁与渔妻相争,谁得利? 乔燕冰
四、亲子音乐剧 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
附录1 编剧构想 冯俐
附录2 两个世界的对话——儿童音乐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导演手记 傅磊
附录3 童心 启智 向美——儿童音乐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