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身贫寒,酷爱学习
1938年末,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纷纷沦陷,半壁江山已是战火纷飞。然而,偏远的西南地区尚未受到战争侵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东南的简阳县,地处低山丘陵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连绵起伏的山丘使乡村间的往来多有不便。
在地处丘坡地带,相对闭塞的踏水乡夏家村,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生活。1938年年底,夏家村的魏家有了第三个儿子,生子固有弄璋之喜,但是在魏家这样的贫苦农户家里,也就是又多了一张嘴,以后再多一个劳动力而已。这个孩子就是魏复盛,他当时没有大名,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排行为五。他父亲是贫苦的佃农,靠租地主的山坡地耕作,维持全家的生活。他出生后的几年里,家中又添了两个妹妹。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他,六岁就已到农田里割草、放牛,成为这个贫苦家庭里最小的劳动力,小小放牛娃。
在这个世代文盲的家庭里,他父亲因为目不识丁,不会记账也不会算账,常常会上当受骗被欺负。身为佃农的父亲只能节衣缩食,以长子为重,供大儿子一人上私塾念书识字,也就是为了记他学会记账、算账,以后不会吃亏受气,被地主老财欺负。
两千多年来,私塾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重要的教学场所。读书人基本是靠私塾培养出来的。因此私塾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最主要的形式,也是乡村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旧时的乡村,大多在祠堂、寺庙或民房开设私塾,请秀才或老童生任塾师,以识字启蒙为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启蒙教材,这些识字读物的共同特点是,句子短,句式整齐,四声清楚,平仄相对,通俗易懂,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识字。
村中私塾堂里的朗朗读书声,深深地吸引着这个贫困家庭里天生爱读书的放牛娃,看着大哥去私塾堂上学,他非常羡慕。八岁那年,他坚决要去私塾读书识字,然而父母不同意,他就抢了大哥的书本往屋后的小山坡跑去,坐在山坡上伤心地大哭起来,为此他受到了父亲的责打。家里不是不想让他去读书,实在是无力负担读书的费用。
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发生的任何事都会迅速传开。很快,私塾先生知道了此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私塾先生一般既严厉又古板,经常体罚学生,理由是:教必严,不严无以对其父母,而严必打。而村里的这位私塾先生既不古板还很善良,他见魏家的放牛娃如此爱读书,就去魏家劝说让放牛娃来念书,而且免收学费。先生还为他起了大名——魏复盛。“复盛”乃复兴鼎盛之意,谆谆厚意,可见一斑。
少年魏复盛开始在私塾中接受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启蒙教育,他最初接触的课本是《三字经》《百家姓》,读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样的识字课程。从此,魏家放牛娃成为读书郎魏复盛,走上漫漫求学路。
2.勤劳刻苫的少年郎
1949年新中国成立,50年代初国家废除私塾教育,魏复盛便转入踏水小学插班读三年级。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年底,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
魏复盛家也有了自家的土地,全家十口人的吃喝生计主要依靠家中的三个主要劳动力下田耕种、打场推磨,全家人都辛勤劳作。正在上小学的魏复盛为读书能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不但争着干家中的苦活累活杂活,剁猪食、煮猪食,推磨碾米,还主动承担起了挑水的重活。为了满足全家的生活用水,他每天要从二三十米的山坡下沿着弯曲的石阶小路挑上来好几担水,一担水有三四十斤。这样日复一日,沉重的扁担压着十二岁正在长身体的魏复盛,他的个子没长起来,是家里七个兄弟姊妹中最矮的一个。每天放学后他还会去地里割些草喂兔子,从开始的两只养到了一大群,他经常背着兔子到集市上去卖,这样能换一点儿钱,买些课外书以及笔和纸。
即便是这样的辛苦,也没有压垮少年魏复盛要读书学习的决心。原来在私塾里只是识字背诗词,没有学过阿拉伯数字,算术的加减乘除运算更是不会,但他没有气馁,有点空闲时间就找课外书看,还找算术题作。夏天夜晚,屋里又热又湿,蚊虫很多,他就钻进蚊帐里,点着小油灯学习。虽然又闷又热,但他想像着书中所说的古人求学时“凿壁偷光”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的样子,也就不觉得自己有多苦了。魏复盛凭借过人的刻苦努力和聪慧,学习成绩很快就名列前茅。
小学五年级时,他觉得学习太轻松,要是能直接上初中就好了。此时,刚好三星镇的初中举办面向社会人员的考试,他就决定去试试。结果他的分数很高,远超录取线。然而学校规定不录取在校生,他只好又回去继续读小学。这个小故事让人看到了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少年,他不仅勤奋,而且聪明,满满的都是上进的正能量。
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