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家和区域背景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km2。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境内75%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国内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全国划分58个省和5个直辖市,是一个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本章主要对越南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越南国家与区域概况、地形地貌特征、气候与气象、土壤特征等。
1.1 国家和区域
1.1.1 建国历史与基本概况
越南于公元968年成为*立的封建国家。1945年,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越南开始进行艰苦的抗法战争。1954年7月,《日内瓦协议》的签署,越南北方获得解放。1961年越南开始进行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至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次年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陆地面积约为33万km2,按地域可划分为6个大区,分别为红河三角洲、北部边境和山区、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地区和湄公河三角洲。2021年,全国人口为9826万人,其中人口密度*大的是红河三角洲,平均人口密度为21217人/km2;人口密度*小的是西原地区,人口密度均值为69人/km2。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4个民族,其中以京族为主,占总人口86%,同时岱依族、傣族、华族、芒族、高棉族、侬族人口均超过50万。主要语言为越南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主要民族语言)。以佛教、天主教、和好教与高台教为主要宗教。
越南为发展中国家。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2006年越共十大提出发挥全民族力量,全面推进革新事业,使越南早日摆脱欠发达状况。2016年越共十二大通过了《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了2016~2020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5%~7.0%,至2020年,人均GDP增至3200~3500美元的发展目标。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产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20年GDP达到3430亿美元,GDP增长率为2.91%,人均GDP为3521美元。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土地资源以耕地和林地资源为主,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陆地面积的60%。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胡椒、茶叶、花生、甘蔗等。2020年,越南农林渔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为14.85%,其中农、林、渔业增长率分别为2.55%、2.82%、3.08%。工业生产指数增长3.36%,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水产品等。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占GDP比例为41.63%,增长率达2.34%。
近年来越南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进出口总额5453.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额约达2826.5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额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装纺织品、水产品、鞋类、大米、木材、电子产品、咖啡。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有汽车、机械设备及零件、成品油、钢材、纺织原料、电子产品和零件。主要进口市场为中国、东盟、韩国、日本、欧盟、美国。
1.1.2 行政区划构成
越南自1975年南北统一后,划分了35个省和3个中央直辖市,*都为河内。随后经过数次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是行政区划变动*大和*频繁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共58个省和5个中央直辖市(河内市、胡志明市、海防市、岘港市、芹苴市)(图1-1)。
河内市:原名大罗,又称升龙,1831年更名河内。1976年成为全国*都。现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中央直辖市。地处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总面积3340 km2,人口756万,是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有公路、铁路贯通全国各地,拥有北方*大的河港,郊区有内排机场和嘉林机场,水陆空交通便利,构成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城市地处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23.4℃,10月至翌年1月气候*宜,平均气温16.5℃。河内是越南主要的旅游城市,名胜古迹居全国之冠。著名的游览胜地有:胡志明陵、巴亭广场、主席府、胡志明故居、西湖、*柱寺、文庙、医庙、玉山寺、镇武观、镇国寺、金莲寺等。
胡志明市:由原西贡、堤岸、嘉定三市组成,是越南*大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面积约为2090 km2,人口620万。地处湄公河三角洲东北部,西贡河右岸,距出海口80 km。铁路可通往河内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国各地,经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老挝。胡志明市有60万华人,市内第五郡(原堤岸市)是华人聚居的地区。市区主要建筑有统一宫(原总统府)、天后庙、圣母大教堂等。胡志明市气候终年炎热,温差不大,月平均气温29℃。
图1-1 越南行政区划图
海防市:越南北部的沿海城市,越南第三大城市,规模仅次于河内市和胡志明市,同时拥有越南北方*大的港口。位于红河三角洲东北端,京泰河下游,北靠广宁省、西靠海阳省、南靠太平省、东靠北部湾及中国南海、离白龙尾岛县70 km。总面积1503 km2,人口约200万。
岘港市:越南中部的中心城市,地处越南中部蜂腰地带,北与承天-顺化省相邻,西、南接广南省,东面临海,是越南五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1256 km2,2019年全市人口约113万,是越南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全国第三大国际机场—岘港国际机场和中部*大海港—仙沙港。拥有美溪沙滩、巴拿山、山茶半岛、占婆雕刻博物馆等知名景点。
芹苴市:于2003年列为中央直辖市,位于后江省北部,是湄公河三角洲上*大的城市,下辖5郡4县,总面积1390 km2,人口195万。芹苴市是九龙江平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越南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1.2 地形和地貌
越南陆地边界长4550 km,北接中国,西接老挝和柬埔寨。越南大陆地带整体呈S形,从8°27′N一直延伸到23°23′N,南北方向长1650 km,东西向*宽处约500 km,*窄处近50 km。
越南全国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75%的地区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黄连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 m,为越南*高峰;西部为长山山脉,长1000余千米,纵贯南北,西坡较缓,在嘉莱、昆嵩、多乐等省形成西部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东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海拔3 m左右(图1-2)。
图1-2 越南海拔分布
山地丘陵占全境面积的3/4,但海拔2000 m以上的山地仅占1%。越南的丘陵和山脉形成一个面向东海的大弧线,长1400 km,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大的山脉位于番西邦峰的西部和西北部(3143 m),向东山脉高程下降。
三角洲仅占陆地面积的1/4,被丘陵和山脉分隔成许多区域。在越南的两端,有两个大而肥沃的平原:北部三角洲(红河流域)和南部三角洲(湄公河流域)。位于这两个大三角洲之间的是一条狭窄的平原链,沿中部海岸分布,从马河流域的三角洲到藩切,总面积达15000 km2。
红河三角洲:也称北部三角洲,是越南北部*大的三角洲,由红河及其支流太平江水系泥沙冲积而成的三角形地区,临北部湾,以越池为顶点,北起海防,南至河口的海岸线,面积约15000 km2,包括河内、海防、越池、南定等重要城市和港口。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的主要经济区域,人口密度较高。全域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3 m,周围是陡峭的、森林覆盖的高地。该地区水网稠密,渠道纵横,有10余个大型灌区,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年输沙量1.3亿t,每年以50~100 m的速度向外伸展。作为越南的农业生产基地,三角洲大部分土地已经开垦为水稻田,此外还有黄麻、烟草、甘蔗、花生等作物种植。
高地高原:越南北部和西北部以高山和高原为主。北部为黄连山脉的主峰番西邦峰,位于越南境内的老街省,海拔3142 m,是越南,也是整个中南半岛**高峰。西部为长山山脉,是中南半岛的主要山脉,湄公河与南海水系的分水岭,与海岸并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缓和弧形,斜贯越南全境。山脉绵延不断,长1000余千米,分为南、北长山。北长山山势普遍较高,大部分高峰达1500~2000 m及以上,*高峰为莱岭,海拔约2711 m;南长山山势较低,逐渐向丘陵、波状高原过渡。长山山脉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在昆嵩省、多乐省等地形成高原。
湄公河三角洲:又称九龙江平原,是湄公河下游及其9条岔道流入南海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面积达到4万km2。地处中南半岛南部,位于越南*南端,是越南*富饶及人口*密集的地方,约有5000万人口,主要城市有胡志明市、芹苴市等。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是东南亚地区*大的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都不超过3m,河流和运河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农田密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亚洲水稻单产*高的地区。
1.3 气候和气象
越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热带季风性气候显著,全年高温,具有明显旱雨季。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分旱雨两季,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
本节数据来源于瑞士联邦研究所提供的地球陆表高分辨率气候数据(The Climatologies at High Resolution for the Earth’s Land Surface,CHELSA)。
1.3.1 基本特征
越南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高湿,气候随季节、地形和区域变化存在差异。总体上,受到纬度影响,北半部的季节差异比南半部更为明显。主要分为两个气候区:①北部(从海文山口向外)是热带季风气候,有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受东北季风(来自亚洲大陆)和东南季风影响,湿度较高。②南部(海湾关南)受季风影响较小,热带气候温和,终年炎热,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
越南年平均气温约为25℃,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200 mm,年平均湿度达84%。其中,6~8月*热,*高气温超过32℃,11月至翌年4月为冬半年,月平均气温同样高于20℃。降水具有明显的旱雨季,接近90%的降水发生在夏天,年降水量为800~4500 mm(表1-1)。降水与风向密切相关,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东北季风从东北方沿中国海岸,穿越北部湾吹来,较为干燥且降水稀少;夏季,因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西南季风将潮湿的空气从西南方印度洋吹向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表1-1 2019年越南各月气象特征统计
1.3.2 气温特征
越南全国气温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且南北部差异较大(相差约20℃),位于东南部平原的西宁省气温*高,约28.9℃,而北部山地的老街省气温*低,约为8.8℃。受地形影响,平原地区的月平均气温通常高于山地和高原(图1-3)。
从时间角度看,越南气温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夏季风前期(2~4月),全国月均气温为8~31℃,整体呈现由南向北递降的趋势,且差异较大,*高气温与*低气温相差近23℃。进入5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