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颅底外科学
0.00     定价 ¥ 3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4469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颅底外科学》是国内**部由从事颅底外科工作的多学科专家联合撰写完成的颅底外科学专著,它包括了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颔面外科、头颈外科等多个学科内容,是这些多学科专家多年从事颅底外科临床实践的总结。《颅底外科学》共25章,分为总论、常见颅底外科疾病、颅底外科手术入路、颅底外科技术四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从中国颅底外科的历史到颅底外科多学科机制的建立;从颅底外科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历史沿革,到颅底肿瘤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规范化的诊疗原则;从颅底外科跨学科领域的代表性疾病的个性化的论述,到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方法的变革和手术技能的提高,以及围术期的患者管理;从常见的颅底肿瘤(如脑膜瘤、脊索瘤、神经鞘瘤、骨源性肿瘤)的基本知识和诊疗标准,到按照解剖部位划分中线颅底、侧颅底和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从多模态成像技术应用到颅底的修复与重建;从放射外科在颅底肿瘤的应用到颅底肿瘤的分子病理指导作用。《颅底外科学》既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时代特点,也有现代*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交叉融合内容,在颅底肿瘤领域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此外《颅底外科学》还配有大量精彩手术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各个领域专家精心剪辑制作而成。
展开
精彩书摘

**部分 颅底外科总论
  第1章 我国颅底外科工作回顾
  颅底是颅脑解剖学的一个区域,通过这个解剖学区域可以使颅脑与眼、耳、鼻、颌面、口腔、颈部等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颅底解剖区域。广义上讲,任何源自颅底或侵犯颅底的疾病都可称为颅底疾病。颅底外科的研究领域和工作范畴,包括颅底区域的解剖、生理、疾病影像特点,以及颅底创伤、肿瘤、血管病、先天畸形等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术后管理等综合治疗措施,以及由此衍生的颅底重建、整形修复、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感染控制、重症监护、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组织工程学开发、数字技术应用、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颅底外科在医学各分支学科中还属于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管理难度较大,故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完成。目前,国内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整形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科等专科都已开展颅底外科疾病的治疗。
  颅底外科疾病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颅底位置深,内部解剖结构复杂,任何类型的颅底外科疾病都可能造成相关脑组织、脑神经、血管及骨性结构的破坏,造成患者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视力丧失、听力丧失、面部运动感觉障碍、吞咽障碍等,以及内分泌异常、电解质紊乱、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表现。颅底区域骨性结构较为薄弱且孔隙繁多,外伤性疾病造成颅底结构严重破坏,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往往循骨孔突破颅底骨质,向眶、鼻、耳、口腔及颈部等毗邻区域侵袭,造成颅面部严重畸形,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同时,由于颅底外科疾病涉及口腔、鼻腔、外耳道等非无菌区域,颅底外科手术后感染风险高,因而对颅底重建、整形修复、感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颅底外科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在神经外科王忠诚院士、口腔颌面外科邱蔚六院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韩德民院士的带领下,颅底外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1993年,*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立了国内*个颅底脑干专业病房,到如今,国内许多医疗机构成立了隶属于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或口腔颌面外科的颅底外科专业病房或专业小组,并涌现出周良辅院士、韩德民院士、赵雅度教授、周定标教授、张力伟教授、张俊廷教授、郭传瑸教授、吴皓教授等一批颅底外科专家。
  随着颅底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相关设备的应用普及,颅底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及患者预后都较以往有了明显进步,疾病检出率和手术成功率有了大幅提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下降。颅底外科医师通过对不同手术入路的熟练掌握,以*小的显露和创伤实现病灶的彻底切除,而神经导航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等设备的应用,使手术安全性和重要结构的功能保留率显著提高。国内目前拥有大量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整形科、放射治疗科、化疗科等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可以充分满足开展颅底外科专业所需的人才基础。然而,由于各专业对于相关颅底解剖区域的熟悉程度及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依托不同专科的颅底外科医师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标准化治疗,造成对于相似的颅底外科疾病,不同专业的医师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或由于缺乏协同合作,不能一次性处理病灶,从而造成患者不能获得*佳治疗方式,或者多次就医,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因此,在不改变医师工作岗位的前提下,以建立颅底外科协会的形式促进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颅底外科协会的名义开展学术交流、进行病例会商、制订疾病诊疗常规,是提高我国颅底外科诊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完善的颅底外科协会体系,如世界颅底外科协会(WFSBS)、北美颅底学会(NASBS)、欧洲颅底学会(ESBS)、亚太颅底外科学会(AOSBS)、日本颅底外科协会(JSBS)、韩国颅底外科学会(KSBS)等。我国于2016年成立了隶属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CPAM)的颅底外科学分会,而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传统学术团体尚未建立对等的***社团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多学科
  中国颅底外科自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王忠诚院士是我国*早提出“颅底外科”这一概念的前辈之一,并努力推动其发展。1993年5月18~21日,在王忠诚院士的倡导下,“*届全国颅底外科会议”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这是有记载以来国内*早举办的颅底外科专科会议,到会代表200余人,大会宣读论文70余篇。同年9 月2~4日,“第二届亚太地区国际颅底外科会议”在北京召开,由王忠诚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段国升、赵雅度教授等50余位代表和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北京,这是当时我国举办的规格*高的颅底外科会议。此后,“第二届全国颅底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神经外科新进展讲习班”于1999 年8月8~11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93篇,其中大会交流50篇。来自全国的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自2006年开始,“全国颅底外科会议”与“(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学术研讨会”联合举办,并固定于双数年召开,承办单位为*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学术研讨会”于2006 年6 月17~19日在北京天坛饭店举行,由王忠诚院士担任名誉主席,周定标、张俊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张力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约150人参会,大会发言50人次。自2008年“第二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始,组委会邀请外籍讲者进行专题发言,如第二届的Al-Mefty、Nanda、Matula、Bozinov 等(2008 年10 月10~13 日,北京国际饭店),以及第三届的Kawase、Bertalanffy等人(2010 年9 月3~6日,北京千禧大酒店)。2012年10月26~28日,“第四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国际颅底外科会议”联合举行,地点为北京索菲特大酒店,这也是1993年后,亚太地区国际颅底外科会议第二次在中国举办,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大、水平*高的颅底外科大会。大会由*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和北京大学**医院鲍圣德教授担任主席,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颅底外科专家30人,以及国内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50余人参会,设6场大会全体发言、4场颅底大师专题讨论、11场自由发言,共安排大会发言120余人次,吸引来自十余个国家的注册代表300余人,并为100余位国内研究生提供了免费听课的机会。大会以“继承与创新”作为口号,总结并回顾了过去20年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颅底外科发展的成果和经验,通过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颅底外科发展水平,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在颅底外科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及心得,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颅底外科发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发展的契机。此后,“第五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7~19日在温州举行,“第六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 年10月14~16日在杭州举行,“第七届(天坛)颅底及脑干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3月21~22日在*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举行。2019年12月20~2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颅底大会”在苏州隆重举行,此后又分别于2021年(成都)和2023年(上海)召开两届,为推动我国颅底外科诊疗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力量。
  颅底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合作。在这方面,北京地区*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8 年12 月17日,“**次北京地区颅底外科多学科交流活动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召开。此次会议由*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组织北京的十余位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整形修复科和头颈外科等国内知名专家举行,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医院等单位。此后,“北京地区颅底外科多学科沙龙”每年举办四次,设置不同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由*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届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医师论坛”于2009 年7月10~1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Al-Mefty教授和Kawase教授作为特邀外籍嘉宾进行了专题发言。这是国内规模*大、涵盖学科*全的颅底外科多学科会议。2011 年8 月5~7日,“第二届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医师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由*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邀请了Kawase、DeMonte、Lee、Ohata等国际知名专家及国内30余位专家参会,共安排大会发言70余人次,参会人员300余人。“第三届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论坛”于2013年11月16~17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举行,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承办。会议特别邀请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等颅底相关学科的50余名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连续三届颅底外科多学科医师论坛由不同单位、不同专业分别举办,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表明了颅底外科在我国的受关注程度,以及不同学科迫切希望成立专门的颅底外科协会组织的愿望。2015年4月12~15日,第七届世界听神经瘤大会在上海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皓教授、*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韩东一教授作为共同主席,会议邀请神经外科、耳鼻喉科从事颅底外科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为我国多学科共同治疗听神经瘤打下良好基础。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学分会成立以后,“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医师论坛”与“华夏颅底论坛”合并举办,改为每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逐步取得良好的学术口碑和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除了在国内成功举办多次颅底外科相关学术会议之外,我国的颅底外科专家学者还积极参与国际性颅底外科学术会议,并积极发言。作为我国颅底外科事业的先驱,王忠诚院士早在1993年就赴墨西哥主持了“听神经瘤专题研讨会”。近年来的世界颅底外科大会、北美颅底外科大会、亚太地区颅底外科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也都出现了中国颅底外科人的身影,韩德民、鲍圣德、张力伟、张俊廷、张亚卓、吴皓、毛颖等在会上积极发言,充分展示了我国颅底外科取得的成就,并与参会国际友人充分交流,得到了世界颅底外科学界的充分肯定。
  在科研方面, 张力伟教授于2014年获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头部肿瘤规范化手术治疗研究”,对颅底肿瘤多学科协作研究投入巨大精力,为更好地搭建复杂颅底肿瘤协同诊疗机制提供宝贵经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的“卫生部公益性项目专项基金:耳鼻区颅底疾病的低风险外科”及张力伟教授的“*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地区颅底疾病多学科协作平台的建立”为颅底外科及多学科合作提供了科研支持和技术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广东同江医院王忠诚脑科中心等单位已成功举办多次颅底显微外科培训班,培养了大量人才。2012年10月,“王忠诚显微神经外科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其是目前国内设备*为先进的颅底外科培训中心,并在“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国际颅底外科会议”会前成功举办了“WFNS-天坛-蛇牌学院颅底外科培训班”,展示了我国颅底外科的培训水平。同时,为了普及颅底外科相关理论及临床诊疗经验,近年来国内出版或翻译了多部专著,也为人才培养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
目录
目录
**部分 颅底外科总论
第1章 我国颅底外科工作回顾/3
第2章 颅底外科发展简史/6
第3章 颅底外科手术的一般原则/11
**节 颅底手术入路切口设计与体位选择:耳鼻喉科观点/11
第二节 颅底手术入路切口设计与体位选择:神经外科观点/11
第4章 颅底外科的麻醉/15
第5章 颅底外科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23
**节 概述/23
第二节 术前准备和基本原则/23
第三节 脑神经监测/23
第四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25
第五节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26
第六节 运动诱发电位监测/27
第七节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29
第6章 颅底外科手术后的重症监护治疗/31
第二部分 常见颅底外科疾病
第7章 颅底中线区肿瘤/41
**节 前颅底脑膜瘤/41
第二节 垂体瘤/48
第三节 颅咽管瘤/53
第四节 颅底脊索瘤/64
第五节 颅颈交界区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72
第六节 其他颅底中线区肿瘤/79
第8章 侧颅底肿瘤/83
**节 岩骨斜坡脑膜瘤/83
第二节 蝶骨嵴脑膜瘤/88
第三节 听神经瘤:耳科观点/90
第四节 听神经瘤:神经外科观点/94
第五节 三叉神经鞘瘤/103
第六节 颈静脉孔区肿瘤/109
第七节 颞骨恶性肿瘤/117
第八节 侧颅底表皮样囊肿/123
第九节 其他侧颅底肿瘤——颞下颌关节肿瘤/133
第9章 颅底骨性肿瘤/145
**节 颅底软骨肉瘤/145
第二节 颅底骨巨细胞瘤/149
第三节 颅底骨纤维结构不良/152
第10章 颅底软组织恶性肿瘤/157
第11章 颅底沟通肿瘤/165
**节 颅眶沟通肿瘤/165
第二节 颅鼻沟通肿瘤/181
第三节 颅颌面沟通肿瘤:颅底外科多学科观点/190
第四节 颅颌面沟通肿瘤:神经外科观点/201
第五节 颅中窝沟通肿瘤/207
第六节 颅颈交界区肿瘤/219
第12章 颅底创伤/224
**节 颅底骨折/224
第二节 脑神经损伤/230
第三节 颅底血管损伤/235
第四节 颅颈交界区损伤/237
第13章 颅底血管性病变/239
**节 烟雾病/239
第二节 硬脑膜动静脉瘘/245
第三节 颈动脉海绵窦瘘/250
第三部分 颅底外科手术入路
第14章 前颅底区、鞍区及鞍旁区/255
**节 额外侧入路/255
第二节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260
第三节 经眶入路/263
第四节 经额入路(额底、纵裂、终板)/267
第五节 Dolenc入路/270
第六节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273
第七节 内镜经鼻经蝶窦入路/277
第八节 内镜经鼻经上颌窦入路/282
第九节 内镜经鼻经筛窦入路/287
第十节 面部翻转入路与面部脱套入路/292
第15章 侧颅底区/297
**节 额颞入路/297
第二节 眶颧入路/300
第三节 改良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309
第四节 颞下窝入路/313
第五节 经迷路入路与经耳囊入路/323
第六节 乙状窦后入路/325
第16章 斜坡及颅后窝区/331
**节 乙状窦前入路/331
第二节 远外侧入路/338
第三节 枕下后正中入路/342
第四节 Poppen入路/346
第五节 幕下小脑上入路/349
第六节 经口入路/354
第四部分 颅底外科技术
第17章 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断技术/359
**节 立体定向活检术/359
第二节 数字化诊断技术/369
第18章 颅底内镜技术/375
**节 鼻内镜技术/375
第二节 脑室镜技术/392
第三节 耳内镜/398
第四节 口腔颌面内镜技术/404
第19章 多模态成像技术/415
**节 神经外科导航在颅底外科的应用/415
第二节 术中磁共振成像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419
第三节 虚拟现实技术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421
第四节 术中显像技术/424
第20章 颅底修复与重建/429
**节 颅底修复的一般原则与重建的材料选择/429
第二节 转移皮瓣技术/431
第三节 脑脊液漏修补技术/438
第四节 颅底骨性重建技术(三维打印技术)/442
第21章 颅底脑血管重建技术/447
**节 脑动脉循环重建/447
第二节 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的保护与重建/458
第22章 听力重建技术/463
**节 听觉脑干植入/463
第二节 骨锚式助听器/465
第23章 颅底肿瘤术后面瘫的矫治/472
**节 概述/472
第二节 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评估/472
第三节 面神经损伤后的治疗/474
第24章 颅底肿瘤的放射治疗/482
**节 颅底侵袭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482
第二节 颅底肿瘤的伽马刀治疗/496
第三节 颅底肿瘤的射波刀治疗/507
第四节 颅底肿瘤的质子和重离子治疗/518
第五节 颅底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526
第25章 颅底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53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