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骨科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0102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骨科》是“岭南特色中医临证教程”系列丛书之一,分为岭南骨伤科流派简介、慢性筋骨病、骨折、脱位四个章节。岭南骨伤科流派简介部分,包括岭南骨伤科流派源流与发展、岭南骨伤科医家两部分内容。慢性筋骨病、骨折、脱位三个章节,选择骨科常见疾病,分别从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名家经验、评述展望等方面体现岭南中医骨科辨治疾病的思路及特点。《骨科》基于岭南伤科的学术思想,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提供“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同时,彰显现代骨伤科技术的特色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展开
精彩书摘

**章 岭南骨伤科流派简介
  **节 岭南骨伤科流派源流与发展
  一、岭南骨伤科流派起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地区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孕育了广府特有的地域医药文化,岭南伤科流派便是岭南医药杏林中的一朵奇葩。
  岭南地处祖国南疆,受海洋环境和五岭隔绝的影响,常年处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为抵抗外邪,岭南人自幼习武强身以御病,然习武之人少不了皮肉之伤甚至骨折,故常自学骨伤,一以习武一以自救,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颇具岭南武学特色的正骨手法。
  明洪武十三年,广州扩建城墙,城西门外俗称西关,为城乡交接之壤,水网纵横与珠江相连,农工商医,七十二行,识时择地,凡跌扑扭挫就地医治,广府西关伤科肇兴之属。
  20世纪30年代,西关医馆林立,名医荟萃,仅在当时注册的中医就有450多人。当时西关地的长寿路、龙津路、和平路更是形成了中医药一条街,其景况被形容为“三步一馆”。而驰名广东、香港的,以我国近代十大骨伤科流派医家何竹林以及蔡荣、李家裕、霍耀池等为代表的西关正骨名医,更是该地区富有特色的璀璨明珠。
  二、流派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学术流派具有浓烈的区域色彩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深入挖掘、阐释、传承其学术思想及经验,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动力源泉。一家行医、一族行医是旧时岭南伤科很鲜明的一个传承特点,他们白昼行医、夜间习武、父传子受,师授徒承,传承有序,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西关正骨学术流派(图1-1)。
  三、流派特点
  岭南骨伤科流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的学科特色,整复理伤、杉皮夹板、百年名药,被称为“岭南三绝”。
  1.整复理伤
  临证相度;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劲法合一;拔伸端挤,推点揉按;因人施法,稳准巧妙(图1-2~图1-4)。
  图1-1 岭南骨伤科流派传承
  图1-2 法从手出,劲法合一
  图1-3 因人施法,稳准巧妙
  图1-4 重视解剖,识其体相
  2.杉皮夹板
  杉皮夹板以质轻透气、韧而不脆、软硬适中为骨折固定理想材料(图1-5);有量体裁剪、调试方便、换药及时、适合南方潮热环境使用的优点(图 1-6);其三度缚绑、加垫纠偏技术充满动态纠正、弹性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夹缚骨干、活动关节的动静结合做法和功能恢复理念,至今依然是防止应力遮挡、关节僵硬发生的典范,亦是骨伤科推崇的治疗理念。
  图1-5 杉皮夹板——质轻透气、韧而不脆、软硬适中
  图1-6 杉皮夹板——量体裁剪、调试方便
  3.百年名药
  百年名药是传自黄飞鸿、何竹林、李广海等西关正骨名家之手的跌打系列秘方。处方君臣佐使配合巧妙,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甀、消肿止痛的作用。跌打损伤一般惯用辛温热毒药材组方,制剂以温热驱寒止痛感受为多,如狗皮膏、辣椒膏等。而西关正骨名家深谙中医变易思想,更多取辛凉平和的岭南天然药物组方;制剂讲究清凉透骨感觉,以适合岭南湿热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岭南骨伤科医家
  一、蔡忠(1844~1943)
  广东雷州人。又名蔡世昌。
  1844年生于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今广东省雷州市海康县)客路镇禄盘中村,是我国清末五大伤科名家之一。
  蔡忠是我国近代爱国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声誉甚佳。
  他出身贫寒,8岁成为孤儿,11岁便进入戏班学艺。由于爱好武术,为班主所器重,14岁被送到福建省的少林寺专攻武术,两年学成,重返戏班工作。22岁又离开戏班,前往新加坡谋生。蔡忠曾拜少林名徒洪熙官的第四代弟子新锦为师,尽得武技医术的奥秘,在新加坡以医济世。他所创制的跌打妙药“万花油”,畅销东南亚,赢得医药界的好评。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蔡忠回到祖国,定居广州,仍以行医为业。在越秀南路开设跌打骨科医院,由于医术高明,评价甚佳,便设厂制造跌打名药“万花油”,其对治疗骨折、脱位、刀伤、火伤等有*特功效,在中外市场畅销,声名远扬。日寇侵占广州后,1943年春他南返故乡。同年秋,病逝于故乡,享年99岁。
  二、黄飞鸿(1856~1925)
  广东南海简村堡禄舟村人;西关跌打伤科名医,广东著名武术家。
  医馆旧址:广州西关十三行仁安街。
  黄飞鸿出身武术世家,其父黄麒英是晚清武术界“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5岁习武,12岁随父在西关及佛山等地街头演技售药。后来黄飞鸿通过设馆授徒,培育了许多武技、医技人才,对南派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与当时的周雄光、李锦全、苏乞儿合称广东武林四大门槛。
  光绪年间,黄麒英病重,临终嘱咐黄飞鸿:“用拳头谋生,与人结怨甚多;以医为业,则能广结人缘。望汝结束武馆,设立医馆,为人治伤。”黄麒英辞世后,黄飞鸿遵父所嘱终止了近20年的武馆,在广州西关仁安街设立“宝芝林跌打医馆”。从医后,黄飞鸿有较多时间钻研医药,医术更加精湛,自制膏丹丸散,尤以通脉丹昀为有名。
  黄飞鸿曾随刘永福参加中日甲午战争,驻守台南,抗击倭寇。光绪十四年,抗法名将刘永福率黑旗军驻防广东,不慎从马背跌下,致髋关节脱位,黄飞鸿施以手法治愈,刘永福礼聘请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并赠写“医艺精通”的牌匾,悬挂在西关仁安街宝芝林医馆,四方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传世验方有通脉丹、宝芝林伤科跌打酒、大力丸等。
  代表性传人:凌云阶、梁宽、林世荣、莫桂兰、邓秀琼、邓方、李灿窝、黄汉熙、黄源德等。
  三、何竹林(1882~1972)
  广东南海九江镇河清乡人;新中国成立后为广东省中医院*任骨科主任,全国骨伤流派十大名家之一。
  医馆旧址:荔湾区光复中路。
  何竹林为伤科医家何良显之子,行医70个春秋,享年90岁。他生前在广州西关(现荔湾区)行医逾半个世纪,以善治伤科重症、大症而名闻广东、香港,为岭南伤科的一代宗师。他为人豪爽慷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广东中医界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由于其治疗骨伤的手法、医方*具特色,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设专章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何竹林参与筹建广州中医学院,连续被聘为广州市**、二、三届政协委员,并担任广州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广州中医学会正骨委员会主任。他为现代中医骨伤科的创建做出了贡献,为中医高等院校培养了众多的骨伤科骨干。
  学术上重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治疗手法上,善于恰当运用自身的腰力、腿力、手力替伤者接骨。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对岭南草药的研究,其运用岭南草药制成的多种膏、丹、散及外洗舒筋汤,疗效颇验。
  代表性传人:胡道明、高北海、马患周、何兆康、何德光、钟培鉴、苏锦星、何应华、何超常、何应基、何应权、何应衡、何应璋、何艳芬、黄宪章、魏征、张贻锟、岑泽波、陈基长等。
  四、管霈民(1889~1980)
  江苏武进人;广东省名中医,中医教育家。
  医馆旧址:广州西关宝华正中约闸口。
  管氏家族为清末广东五大伤科世家之一。
  管霈民之父管季耀深得家传,20世纪20年代有“术绍俞跗”之称,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外伤科主任,全国中医教材编委会委员,著有《伤科学讲义》一套六册。分伤科为跌伤、打伤、炮伤、火伤、刀伤五类。注重骨伤科之生理解剖及伤科秘方研制。
  管霈民继承祖业,自幼居羊城西关,得中外文化之熏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博极医源,融汇中西,及长与父同在广州西关临床应诊,同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席。其间著述《外科学讲义》《救护学讲义》《救护队讲义》等,资料丰富,词义畅达,真可法传。医史学家邓铁涛称“管季耀、管霈民父子讲外伤科均能口传手授,使晚辈得以成才”。父子皆为民国时期的广东伤科名家。
  管霈民在1962年、1978年两度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名为“名老中医”。
  传世伤科验方有通关散、止痛还魂丹、止血散、万应消毒水等。
  代表性传人:管铭生、管其健、管永基、管志远、邱健行、邱剑鸣、管佩嫦等。
  五、李佩弦(1892~1985)
  广东新会人;著名广东武术家,西关正骨医家。
  医馆旧址:西关龙津西路逢源西三巷。
  李佩弦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佛山、广西、广州等地筹创精武会分会,任精武会拳、刀枪、剑、棍教练,历任中央精武会教务部主任,广州精武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广州中医学院体育教研组主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李佩弦毕生致力于尚武健身,振兴中华。1957年,率广东武术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评奖观摩会,推广各门类的武术、体操、气功等活动以增气力、强筋骨、御疾病。擅用点穴理伤法治疗各类软组织损伤,其手法开合有度,刚柔相济,强调骨折患者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重要性,专门为骨折患者自创肢体功能锻炼操。治疗劳损诸症,用药主张益气健脾,养血荣筋。李佩弦晚年随其学习理伤手法的学生众多,同道中人誉他为“武林全才,杏林长老”。
  已出版著作:1960年编成《八式保健操》,1977年编成《易筋经》《八段锦》《鹰爪十路行拳》。
  代表性传人:李家驹、冯达英、黄锦清、关荣健、林应强、罗国华、黄泽霖、李传锦、刘金钊等。
  六、李广海(1894~1972)
  广东佛山栅下茶基人;骨伤名医李才干之子;广东省著名骨伤科专家,骨伤科圣手。
  医馆旧址:佛山平正桥、广州西关十八甫。
  李广海幼承父教,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著作;14岁随父临证,钻研《正体类要》《伤科补要》《医宗金鉴》《血证论》等伤科专著,边读书,边实践。20岁时,父亲病故。李广海继续在平正桥沙涌坊医馆行医。他在学术上不为陈规所束缚,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擅长治疗骨折、脱位、跌打内伤外伤、刀伤、烫火伤等,尤以细腻手法闻名于世。
  抗战期间,许多被日军枪伤、炸伤的患者前来求医,他总是精心治疗,赠医施药;并为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伤员疗伤治病。他创制的“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滋补酒”远近驰名,专著《中医正骨学》于1959年印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佛山市中医院院长、佛山市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等职。1959年,为波兰专家肩关节脱位复位,被国际友人誉为“神医”。1960年赴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62年9月,以名中医身份出席省卫生厅召开的“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拜师带徒大会)。
  代表性传人:李家裕、李家达、李家强、李家丰、陈渭良、马镇松、陈柏森、吴永良、莫益汪、钟广玲、元日成、陈志维、陈逊文、李国准等。
  七、蔡荣(1921~1980)
  广东海康人;骨伤科教授,广东省名中医。
  医馆旧址;西关钟秀南6号。
  蔡氏为广东五大伤科世家之一,祖父蔡忠年少时师事戏班武师新锦,尽得其师武技及医术奥秘。1947年,蔡荣大学毕业后,秉承家学,操持日常医馆业务,对《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背诵如流,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有较深的研究,并善于运用现代骨科知识辨证施治,其疗效显著,远近闻名。
  蔡荣在广州西关设跌打骨伤医馆,名“普生园”。其祖父蔡忠所创“万花油”治疗骨折、刀伤、烫火伤等均有卓效,风行中外。经蔡荣所治的骨关节损伤,具有复位满意,功能恢复好,后遗症少的效果,他尤擅长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迟缓愈合骨折,重视补益脾肾,结合手法、熏洗等,卓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中医骨伤科事业,蔡荣慷慨资助西关岭南南华诊所,并任骨科医师。 1958年,蔡荣受聘于广州中医学院,历任骨伤科讲师、副教授、教授和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处长。
  主编医著:《中医骨伤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伤科分册》。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 岭南骨伤科流派简介1
**节 岭南骨伤科流派源流与发展1
第二节 岭南骨伤科医家3
第二章 慢性筋骨病11
**节 颈型颈椎病11
第二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19
第三节 脊髓型颈椎病28
第四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33
第五节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6
第六节 颈后纵韧带骨化37
第七节 慢性腰肌劳损42
第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4
第九节 腰椎管狭窄症55
第十节 腰椎滑脱症67
第十一节 膝骨关节炎70
第十二节 冻结肩79
第十三节 肩袖损伤81
第十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88
第十五节 肩峰下滑囊炎90
第三章 骨折93
**节 锁骨骨折93
第二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103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113
第四节 肱骨髁上骨折118
第五节 肱骨髁间骨折127
第六节 肱骨外髁骨折130
第七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133
第八节 尺骨鹰嘴骨折135
第九节 桡骨头骨折137
第十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140
第十一节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45
第十二节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149
第十三节 桡骨远端骨折153
第十四节 腕舟状骨骨折163
第十五节 掌骨、指骨骨折166
第十六节 股骨颈骨折172
第十七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180
第十八节 股骨干骨折184
第十九节 股骨髁间骨折189
第二十节 髌骨骨折194
第二十一节 胫骨平台骨折200
第二十二节 胫腓骨干骨折207
第二十三节 踝部骨折215
第二十四节 距骨骨折223
第二十五节 跟骨骨折225
第二十六节 跖骨骨折230
第二十七节 趾骨骨折234
第二十八节 骨盆骨折235
第二十九节 颈椎骨折242
第三十节 胸腰椎骨折249
第三十一节 肋骨骨折254
第四章 脱位257
**节 颞颌关节脱位257
第二节 肩关节脱位259
第三节 肘关节脱位265
第四节 月骨脱位270
第五节 髋关节脱位27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