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素间的关系:复音词结构与词义演变
第一节 复音词结构关系的复杂性
第二节 复音词结构关系的成词理据
第三节 复音词结构关系与词义理解:“烦疼”辨析
第四节 反义并列复音词的类型
第五节 关于“三字连言”的重新思考
第六节 基于词汇史角度的汉语离合词研究
第二章 词语间的关系:复音词的同步构词规律
第一节 时间词的同步构词:说“凌晨”等
第二节 动词的同步构词
第三节 名词的同步构词:说“凤笙”
第四节 同步构词的作用:以“把别”为例
第五节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综述
第三章 词形与词义的演变
第一节 词义理解中的模棱两可现象:说“馀音绕梁”
第二节 词语由伤害义到悲哀义的引申:辨“悲摧”还是“悲催”
第三节 词义演变中的“殊途同归”现象:以“跟”“根”为例
第四节 医书语词的嬗变更替:以“谷气”“消气”为例
第五节 具象到抽象的意义演变:释“齖可”
第六节 词义与读音:也谈“将进酒”
第七节 试论音变在词语发展中的作用
第八节 略论形音义与词语演变的复杂关系
第九节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论
第四章 社会文化与词义演变
第一节 礼仪与语词:兼考“足恭”“便辟”“夸毗”
第二节 生活与词语:说“十口”
第三节 风俗与词语:“寒暄”问候义产生年代考
第四节 地理与词语:“南北”“东西”新论
第五节 用典与词语:说“接鼹”
第六节 文学与词语:再说“剩引榴花,醉偎琼树”
第七节 方言与词语:《骑着一匹》与东北方言记音词
第五章 汉译佛经与语词演变
第一节 佛教典籍翻译用语的选择与创造
第二节 中古佛经写本与刻本比较漫议
第三节 再论汉译佛经新词、新义的产生途径
第四节 译经语词对中土语言的影响:以“龌龊”为例
第六章 文献注疏与词语演变
第一节 注疏类型与辞书编纂
第二节 正确理解古注的必要性:以“奋首”高诱注为例
第三节 汉代注疏的语言学价值:以何休《公羊传》为例
第四节 类书与史书的变迁:《燕丹子》的成书年代
第五节 类书与笔记小说的变迁:《都城纪胜》书名考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