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谈判思维( )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28331
  • 作      者:
    彭小龙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彭小龙,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治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智能科技与在线争端解决研究中心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律谈判在法律实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是一本有关法律谈判思维的书,通过澄清法律实践的展开方式和基本性质,更全面地认识法律谈判是什么、更清楚地说明为何聚焦于法律谈判“思维”、更好地阐明本书倡导的“知行合一”的内涵及其要求,从而展示出本书与法律谈判、法律思维等同类著作的不同之处及其可能的创新。
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于法律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掌握谈判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更好地践行法律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试图提供的是一种如何妥当展开法律谈判的“思维”。这种思维在关注交流沟通技能等“术”的同时,更注重法律实践活动的规律、要求、原理等“道”,且尝试实现两者的融汇整合。通过法律谈判的“道术结合”来满足法律实践的“知行合一”的要求,是本书聚焦于法律谈判“思维”的原因和目标。

“法是善良与公平之技艺”,但我们不能假定社会现实就是 “善良与公平”的,局限在所谓的 “信息充分”下作出看似逻辑周密的决策,忽视法律以外的其他价值或者理由,掩耳盗铃般地假设所有人的地位平等。相反,法律人应当是坚持法治理想、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实主义者,应当善于运用 “人为理性”或者 “技艺”使一个不总是那么美好的社会现实变得更加美好,在注定信息不充分的环境中展开畅通的交流沟通,在不存在绝对平等的条件下谋得一个尽量公平的地位,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的情况下进行真诚的说理说服。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知行合一”的法律谈判思维
第一节 法律谈判中的“知”与“行”
第二节 法律谈判中的“知”“行”关系
第三节 法律谈判思维对“知”与“行”的整合
第二章 法律谈判思维的知识架构
第一节 依据什么展开法律谈判
第二节 客观标准的意义、识别与运用
第三节 主观态度的意义、识别与探知
第三章 法律谈判思维的技术构成
第一节 通过什么展开法律谈判
第二节 法律谈判战略的多重维度
第三节 法律谈判技能的多重维度
第四章 法律谈判思维的情境构造
第一节 在什么条件下展开法律谈判
第二节 法律谈判的情境评估
第三节 法律谈判的情境营造
第五章 法律谈判思维的结构、运用与养成
第一节 “道术结合”的法律谈判思维结构
第二节 “知行合一”的法律谈判思维运用
第三节 法律谈判思维的养成路径
结语 法治、法律人与法律谈判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