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类型丰富,分析角度多样。本书收录的文章均围绕“音乐与认同”主题,但研究对象和具体问题各不相同,方法亦各有侧重。研究对象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来自山地、海岛、乡村、城市等不同形态的人类聚居地,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涉及音乐与传统、音乐与性别、音乐的意义、音乐教学等主题;研究方法兼顾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收录文章选自民族音乐学专业期刊,切中学科重要议题,呈现出学科发展变化趋势。本书以综述美国民族音乐学学会官方期刊《民族音乐学》中以“认同”为主题的文章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并置和争论交锋,侧面呈现民族音乐学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音乐和音乐学的跨文化交流。
3. 翻译准确,索引全面。两位译者均为民族音乐学专业学者,且有较丰富的翻译经验。注释部份,译者亦补充了一些中文参考文献,有助于中文语境读者理解、检索。
编辑推荐
“认同”这个词,是我初接触社会学理论时感到十分费解的一个术语。它对应的英文是“identity”,是名词,但为何译为中文却看起来像一个动词?为什么不能翻译为更容易理解的“身份”?为什么“身份”竟然是一个问题?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就是与之相关的那些历史问题吗?……编辑《世界音乐与文化认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的过程,也是我重新理解“identity”(身份、认同)的过程。如果全景式地去看,通过赖斯教授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综述和追问,以及其他学者对赖斯的回应,可以看到,书中收录的这些普通美国学者的文章勾勒出了学术界的另一个侧面,与中国学者笔下的问题意识、学术脉络、学术交流、学术传统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比如书中有几篇文章研究宗教活动中的音乐应用,研究者有活动组织者、也有“参与式研究者”,从他们的角度可以看到,在一些我们以为极纯粹、永远静止的活动中,其实一直混杂着很多世俗的元素,这些世俗的元素是我们可以感同身受的,而且推动着神圣元素发生变化。另外有几篇研究流行音乐的文章,以及美国学者研究上海街坊的江南丝竹社团的文章,则带来通过陌生的目光重新理解熟悉事物的启发。还有一些在我们非常不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展开的研究,比如基于玻利维亚高地歌唱活动的研究和用符号学理论研究音乐接受问题的研究,因为作者写得清晰细致,也会在某些时刻感同身受。所以,这本书做完,环抱“identity”一词的迷雾也散去一些:首先,通过认识他者的学术圈,我更客观地理解了自己身处的学术环境;其次,通过细读他人的认同过程,我重新审视自己那些身份认同发生和起效的瞬间;最后,这本五百多页的文集,也在学理层面梳理了身份认同这一术语的内涵、理论脉络及其与音乐活动的互动,案例丰富、角度多样,对于进一步理解“认同”究竟是动词还是名词,以及要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学者来说也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14篇(组)以“音乐与认同”为主题的文章。研究对象分布在中国、美国、印度、南非、印尼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来自山地、海岛、乡村、城市等不同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全书涉及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根基与方法论、流行音乐对传统的吸收、仪式音乐的变化等问题,研究方法兼顾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书中描绘了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及与音乐相关的社会活动,并探讨其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侧面呈现民族音乐学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民族音乐和音乐学的跨文化交流。
符号学研究认同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想象力、认同和体验的符号:皮尔斯符号学音乐理论》的作者就尝试用符号学的成果去理解音乐的认同功能。但这样一来,首先需要把音乐化约为一个个符号,作者也认识到音乐中很多成分是无法用符号学去公式化地理解的,那么这样的化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情感作用吗?
——编者按
认同、情感及体验的音乐符号:借用符号学的成果与方法理解音乐的认同功能
象似性风格:认同符号
从根本上讲,象似也是认同的符号,因为它们依靠介于符号与对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事实上,认同中存在的所有关系都依靠这类相似性。史蒂芬·费尔德(Steven Feld)已经讨论过象似性功能如何基于社会和生态环境范围内的认同感来创造社会认同及美学系统。那种“听起来像”(sound like)—某种相似性—其他社会体验的音乐形式,被认为是真实的、好的、自然的。卡露力音乐(Kaluli)或非洲俾格米人唱法中那种密集的“同步不同段”的特质—在紧密的集体表演中融合个人对音乐的改编和即兴演唱——“听起来像”广义的社会关系的品质,并且事实上也确实基于同一道德观。我曾在秘鲁艾马拉排笛表演的研究中提出过类似的实例。通过不同实践中风格的统一创造出象似或“自然”的感觉在此也有所提及。
那些微妙的节奏模式(最简单的如我们说话、走路、跳舞、演奏音乐的方式)是我们是谁、我们像谁以及我们和谁在一起的非言说性的符号。相反地,靠着身势语及社会作风中其他特征的区别,我们能够直接识别出局外人,识别出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日常交往中,这种符号通常被感觉为相对舒适或不舒适的。然而,声音的象似性和身势语的象似性,或者这种象似性的缺失在参与性音乐及舞蹈活动中涌现出来,因为在此类活动中,这些符号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标指符:体验和情感的符号
虽然艺术中象似性的情感生成潜能已经得到了一些关注,但与标指性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很少。事实上,象似性的和标指性的符号通常一起作用于表达性的文化实践中,标指符号在创造情感回应及社会认同感时则有它们自己特殊的潜能。
音乐指符的情感能力来源之一,就是它们能够在一个单一符号中浓缩大量且不同的意义—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义。标指符号通过在实时情形中与它们的对象共现而实现指向。一旦这种标指性关系被建立,符号与对象实际上的共同出现就不再是必须的;标指符号可能仍会使人想起前面靠经验连带的对象。但是当之前标指性相关的对象不存在时,甚至当它们还存在时,新元素也会顺势与同一符号相连。标指符号是音乐情感作用理论的关键,它在潜在地承载之前的关系的同时,持续叠加新层次的含义—这是一种语义上的滚雪球效应(semantic snowballing)。
假设有一首“我们的歌”,即标指一段浪漫关系的歌,对进展顺利的爱人可能会有非常积极、显著的情感作用。如果情侣们在第一次约会、第一次跳舞或者第一次做爱的时候听到这首歌,那么这首歌最初可能被确定为一段浪漫关系(或其他关系)的标指符号。当这段关系更加成熟时,接下来的情形中再听到它,会附加上与此相关的额外对象,并持续发挥其强大、积极的情感方面的显著功能。而当这段关系令人心碎地终结时,它也许同样会显现重要情感——带来巨大的悲痛。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经历过这段关系的人再听到这首歌,“新的爱情”“许多次相守”及“心碎”的感觉也许会同时被唤起,并激起复杂的反应。各种各样的、有时相互矛盾的、由多义性标指创造的解释项的对象,通常不是通过象征性的概念被处理的,至少在最初阶段不是。因为所出现对象的复杂性和不连贯性,我们更倾向于以一种本能的方式对之做出反应。由于被符号唤起的对象的密度很高,我们会体验到不同层面的感受—它们很容易被感受到,而且通常不会被有意地辨别区分。当然,此类符号的情感能量取决于被标指出的对象的显著性。
标指性的关系取决于个人的经历;社会团体的成员们会成比例地将标指分享到普遍经验之中。如此,标指性沟通在亲密关系中尤为重要,例如已婚夫妇、家庭成员、亲密朋友,以及在那些联系紧密的社团或同一社区的连续关系中。标指性符号源于一个人的个人及社会生活,所以也是身份认同的组成部分—既是从个人经历中的必要部分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作为共享的社会经历的符号而言。此外,对一个家庭、社区或一群朋友来说,其内部及本身进行标指性沟通的能力—即被爱德华·霍尔称为“高语境(High-Context)”沟通的能力—能产生普遍的经历,从而产生身份认同,以及独有性。
大众传媒和广告业反复创造标指性符号,指向(产生)超出小范围的、面对面的群体的普遍经历与身份认同。这一过程以不容忽视的方式强调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共同体”论断。然而,依附于指符的含义并不是普遍的或固定的。
指符与象征不同,象征的含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数学书来确定,而指符是流动的、多层级的,高度依赖语境。指符的效果可以通过控制和接收反响的语境来引导,但没人能保证这种引导的效力。这种指符语义模糊的特质,正是路易斯·门特杰斯(Louise Meintjes)关于保罗·西蒙(Paul Simon)的《恩赐之地》(Graceland)专辑在南非内外不同团体中取得不同反响的那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尽管它们可能导致的结果相当难以预测,但由于它们是已存在的认同符号,并且有卓越的情感创造能力,指符通常被用于社会认同的构建,并因此被控制(在广告业、大众政治集会与宣传方面,以及传统仪式方面)。
以那首代表亲密关系的“我们的歌”,或者前面提到的印度拉格曲调为例,指符通常带有个人的含义,如此我们对它的情感“投入”要比对普通符号(象征)高一些,尤其是当它与我们生活的重要方面息息相关时。它们是“我们的符号”,也是指向我们个人与集体历史的主要符号类型。正如弗里斯(Frith)所说,当人们为了身份认同及其他重要的个人事务而奋斗的时候,那些青春期和少年时熟悉的音乐,会是个体生命中情感能力最显著最持久的音乐;音乐指符在这里起到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第二性的符号,指符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指向我们的个人和集体经历,它们“真正地”与我们的生命活动及其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被体验为真实的;它们是属于我们生命的符号,而不是关于生命的符号。
音乐的符号学潜能
音乐将象似与指符两者情感的潜力与形成认同的潜力以特殊的方式组合起来,如此一来,音乐就成为以创造社会统一、参与和目标为目的的各种事件和宣传的核心资源。在符号复合物的复杂性方面,音乐也有其特殊的潜能。
任何音乐单元都由许多部分组成,包括:音高、音阶类型、音色、节律运动、速度、旋律形态、节拍、力度、和声(在适用的情形下)、特定旋律、引用、风格—都同时发声。任何这些参数都可能而且时常以象似、指符、呈位及述位符号的形式发挥作用,它们可能有意义地组合并产生一个宏观层面的符号,尽管某特定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在音乐语境中可能相对更显著。音乐的这种多成分特性是音乐的情感及符号潜能的基础,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在任何特定乐章中,音色都可能作为带有特定效果的象似或指符发挥作用。同样地,节奏、节拍、速度、调式、旋律形态及结构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符号对其他同时发声的符号起到赞美的、激怒的或驳斥的作用—成为特定意义、新的视角,或者情绪张力等力量的助力。这方面效果附于其他于时间中相继发生的、并置的音乐符号之外。
我已经探讨过音乐指符的语义滚雪球效应,也就是说,一个符号或符号复合体会聚集多种对象。我正在描述的特征与之不同。音乐,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有着能够将许多符号同时组合的潜能,并使它成为语义特别丰富的模型。音乐这种多成分本质以同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在关系到解释项的时候,也可以说是“语义滚雪球效应”的成倍增长:符号复合体的密度或不确定性,抑制第三性中的反应,激励未经分析的感觉。正是音乐的“符号束”这种多成分而又非线性的特征,使得它在生成复杂的、意义密集的音乐符号时可以产生一种不同类型的灵活性,那些音乐符号结合了意义凝缩、一词多义和情感潜能。
——选自魏琳琳、杨烁《世界音乐与文化认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
总序
序言
1 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
2 呼吁与回应
3 “我是一个领导者,不是一个老板”:尼日利亚伊巴丹的社会认同与流行音乐
4 斯拉夫民间音乐:演唱类型与自我身份认同
5 上海江南丝竹乐社:语境、概念和认同
6 古吉拉特邦的卡兰:种姓身份、音乐和文化变迁
7 西赫托拉节日庆典上的身份认同和旋律运用
8 波多黎各的音乐和文化认同:从丹扎到萨尔萨对古巴来源的创新性挪用
9 音乐场景中的声誉:音乐、认同和政治之间关系的日常语境
10 竞赛中的景观:在玻利维亚高地歌唱地方和认同
11 北卡罗来纳州皮德蒙克高原和沿海平原上的帕瓦仪式与认同
12 商业、政治和音乐混合性:20世纪50年代南非城市黑人身份认同的发声
13 新的界限,变化的身份认同:对印尼龙目岛林萨尔寺庙节庆变化的解读
14 想象力、认同和体验的符号:皮尔斯符号学音乐理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