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诗歌史》分为上下两册,通过对顾城、海子、于坚、欧阳江河、西川、张枣、韩东、王家新、柏桦、黄灿然等10位著名诗人生活经历与诗作的梳理、互证,展现了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史和心灵史。该书以长篇随笔为形式,主要包含了一下几项内容:①新时期涌现的10位著名诗人的生活和创作经历;②对新时期以来最有影响、有争议的上百首诗歌名作进行解读、释疑;③通过诗人经历、创作、文坛事件、诗歌期刊等的介绍和梳理,多角度展示198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诗歌史”
(一)
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用一本书,展示新时期以来百转千回的诗歌之河,记录一个时代精英的光荣与梦想。那是一本理想中的书,如果它能够完成,也将成为作者本身的光荣与梦想。2002 年秋天,我向这条河流迈出了第一步。
起初,我把“网”撒得很宽,希望在一本书中介绍新时期以来涌现的六十个诗人,并且包括与诗歌有关的刊物、选本、事件、争论、流派等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方向越来越明晰,“网”越收越拢——我决定重点写十五到二十个在我的阅读过程中印象深刻,又在文坛上得到公认的诗人,写他们的生活、作品、经历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一切。
现在这本书所谈论的十个诗人,是我长时间“跟踪”的诗人的一部分。他们均出生于 1954 年至 1964 年之间,除了顾城成名较早而成为“朦胧诗人”的代表,其余九人,一部分被命名为“第三代诗人”,另一部分被称为“后朦胧诗人”,由于在大部分诗歌研究者的文论中,两种“诗人”名单常有交叉,我习惯将他们统称为“第三代诗人”。
如果说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心目中的偶像,那么毫无疑问,西川、于坚、欧阳江河、海子、王家新、柏桦、李亚伟、韩东、张枣等“第三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明星,我们的成长和阅读和他们密切相关。我至今仍能回忆起当年读他们作品时的欢乐与激动,可以说,没有这些诗人的滋养和激励,我的文学道路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走到今天。无论从技艺还是思想层面,“第三代”都值得研究,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艰辛的求学道路,他们在几乎无书可读的年代,从“老三篇”、小人书、大字报,从糊墙壁的《人民日报》,甚至从烟盒、招牌、启事、赤脚医生手册、标语、小纸条进入文学,最终走进文学史和诗歌史,其中有多少心酸、多少欢乐、多少启示等着我们去分享、品味。为这一代人立传,一直是我内心的愿望,我要像爱伦堡写《人·岁月·生活》那样写一本书,向这些亦师亦友的前行者致敬,让更多的读者分享他们的痛苦与光荣。
当然,即便我把他们当老师,也不意味着我会因此丢掉自己的立场。作为评论者,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忠实于内心的判断,才是对被评论者的最高的尊重,为利益所驱而发出违心言论的写作者不仅虚伪,而且可耻。在讨论一些诗人的创作时,我没有面面俱到。特别是长诗,我很少详细论及。此举源于我对自己能力局限性的认识,这些诗要么过于高深了,超出了我的理论能力,要么和我的观念不甚符合,与其勉强自己去阐释,不如识趣地藏拙。此外,我较少论及长诗还与我对本书的定位有关,我一开始就不想写一本纯粹的诗歌评论集。
另外,这本书里,不乏追问、质疑甚至批评的语句。我敢于对“老师”们表达不满,不是因为自己的意见准确到什么地步,更不是想标新立异,借名人来拔高自己,而是我相信,被我论及的诗人们,他们有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他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高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和诗人们的交往中,我无论从为人为文上,都获益良多。为了避免出现时间和事实上的硬伤,写完全书后,我把稿子分别发给这些诗人阅读(其中写海子一文发给西川校订,写顾城一文开头部分得到了顾乡的指点,关于张枣的那篇由张枣的好友柏桦审阅),所有诗人都严格地校订了文中的时间和事实,有的诗人对文章中不够透彻的地方提出了建议,并寄来了新作供我参考,但他们很少对文章中的批评之语提出异议,这份宽容与大气,令我感慨万分,这宽容是一种无声的鼓励与鞭策,令我不得不更为谨慎地对待自己笔下的一字一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也很庆幸自己写了这么一本书,如果没有这个桥梁,我不可能和这些优秀的灵魂有那么多交流与碰撞,更不可能受到那么多启发。至于文章中词不达意甚至有所冒犯的地方,自然应该由我个人负责。
上册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
狭长贝壳里的梦与幻影 004
我的诗只发出小小的声音 009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012
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025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028
朦胧诗和朦胧诗人 033
古怪的“弧线” 040
你颈后的最淡的头发 044
夫唱妇随,周游列国 051
永远的“杀妻”之谜 056
利斧下的童话 062
我知道永逝降临 064
诗人杀人犯 071
杀人是一朵荷花 075
他变成了浮雕 079
顾城与舒婷 086
顾城与北岛 089
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 093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十五岁的北大生 102
从《小站》出发 104
众说纷纭的数字之争 106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109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1 1 4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1 1 9
抒情的两副面孔 123
最后一首诗,最后一个海子 126
被自己否认的遗书 129
死亡细节 132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134
什么让他钻入车轮之下 143
诗人俱乐部的争吵 149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53
语文课本编选者的“苦心” 158
活着的凄苦与离世后的辉煌 1 6 1
两封邮件 168
我们一辈子的奋斗,就是想装的像个人
一个“迟到”的革命者 1 7 9
从《采桑子》到《今天》 184
被惊醒的夜鸟的睡梦 187
他们,《他们》 194
关于《〈他们〉十年诗歌选》 200
尚义街六号 202
“我并非世俗诗人” 210
在漫长的旅途中 214
“青春诗会” 221
“鲁迅文学奖”风波 225
真正的“云南王” 231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于坚 234
事物坚持了 最初的泪水
他姓“江”,不姓“欧阳” 242
四川“五君子” 244
手枪可以拆开 248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252
二十四城记 258
被演讲震晕 261
诗人的交往方式 266
最后的幻象 272
傍晚穿过广场 276
暧昧的诗歌 283
我布下的阴影比一切光明更肯定 286
泰姬陵之泪 289
有一种神秘 你无法驾驭
命中注定的迟到者 298
诗坛骗子 303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307
燕园“三剑客” 314
太像诗人的“诗人” 318
被蝙蝠挽留的夕光 323
何为“诗歌资源” 328
离谱和不离谱的授奖词 332
成熟诗人的秘密武器 339
两次见面 340
下册
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
六岁出走的少年 346
成长啊,随风成长 352
我要表达一种情绪 356
情报研究所 36 1
安闲和理想越来越深 366
而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 376
南京往事 380
请选吧,这全是诗 384
自由撰稿人生涯 388
终于从云端走下 393
长夜里,速度应该省掉 404
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
一个滚铁环的少年 412
未来诗人的基础正在奠定 417
一个时代结束了 423
《这一代》的事 429
不断重临的序曲 437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441
把苦难转变为音乐 447
对命运的“回答” 455
三首诗 460
与北岛的争论 469
顺便说说北岛 476
山崩地裂之后,“人民”不再抽象 480
飞蛾已经出生 巨著总会完成
新旧交接恍若隔世 485
他们,“他们”,《他们》 493
“青春诗会”与“兰州会议” 500
你见过大海,上过大雁塔 506
到现实汉语为止 514
在深圳的路灯下 5 17
两首“怪诗” 524
“断裂”行为 528
“误伤”《收获》 533
名家也有俗作 540
几个选本 544
听韩东唱歌 550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到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最初的诗歌道路 555
你又带来了什么消息,我和谐的伴侣 557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562
1986 现代诗群体大展 567
关于《刺客之歌》 574
在异乡 580
安静的诗人 586
失败之作 590
一下子就被征服了 595
朝向您的夜,我奇怪的肺 598
你在一个夜晚听见了夜莺 601
从暗黑中来,到白云中去
一个诗人的最初 610
眼里的微光隐藏着生活的信仰 612
日益精进 618
两次启示 629
必要的角度 637
诗歌翻译的“叛徒” 641
假黄灿然之名 646
附录
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诗歌史 6 5 1
我写的是命运本身 659
故事只是表象,“揭秘”不再是目的 668
后记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诗歌史” 677
“修订版”后记 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