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兰花》:
天晴几日下来,朱昌九一班人把老板的木材运到山脚下,忙着清理了几十亩山场上的杂柴,清好后一把火把山场烧完,烧好再清理,将新砍的杉木条削尖,然后扦插到地里,这样扦插好的杉木,再过二十到三十年即可成林。
朱昌九忙起了放排前的准备工作,到周边的山上斫取细小的杉木,细到比大拇指粗点的,长一人多高即可,砍下后,需用火烧烤,而后绑在木桩上,绕制成油炸麻花样。做成放排用的藤,这种绳韧性好,很牢固,用它连接的排,不易断,当地叫杉木藤,使用前在水中浸泡两小时,逐根展开捶打后才能使用。打排甲用的则是山上的白花继木,它韧劲特别好且牢固,一人多长,要直,较刀把细点,用于串排。线口长度为一只手臂长,似插销形,一头像尖刀,一头约手掌五个手指样厚,装排时两人对尖,砸在两根木角中间,将木排卡拴住,防止分散。竹缆绳由专业竹匠师傅破好竹篾,篾先用开水煮过,站在二层屋顶高的木架上,套上一个竹筒打制,一般五六天打一支竹缆绳,每根竹缆长15到20丈,粗为1寸,主要用于牵制、系木排,再经石灰水浸泡,这样加工而成的竹缆绳韧劲特别好。朱昌九年底把杉木运到河边后就开始打排甲,制木排的第一道工序是打排甲,一般都在水边进行,在树杪下面一点用斧头凿个小洞,而后穿人备好的继木条,10到30根组成一甲。一甲压一甲的,连成排,朱昌九是老手,所打的排甲质量要高出大家的一头。他一节一节地检查,把扎排的功夫做足,在河边一层一层地叠好,层与层之间,用一根细点的杉木横放,春节过后,一下雨,河里涨了四五尺水,再将排甲一层层地推入水中,就开始接排。排头要按上一片棹,高度各异。棹的长度是1丈多,前部分需有一定弯曲弧度。要在众多的杉木中找这样一根,然后将其多余的部分劈掉,做成大刀片的样子,类似于船桨,用来掌握排的航向。排在水力的推动下运行,而行走的方向则是由头排这片棹来控制。接好的排连上竹缆,等到水再大一点就开始放排了。
做竹帘,因为到杭州路途遥远,一般需要5-6天不等的时间,所以排上必须带上竹帘,竹帘是用竹篾做成,织得很紧密。朱昌九在做好的竹帘上涂了一层又一层的桐油,把它卷成半圆形固定好放在木排上,就像乌篷船上的那种,一般雨打不湿,可以放点被服什么的,放排人晚上就睡在里边。在排扎好后或是停排休息时一头接到排上,另一头连到岸上,遇上一般的大水也无事,排甲会随着水上升或下降。
远山搬运木材,需要大量人力,才能抵达大河,找一处河水平静,且水较浅的地方,集中好木材,然后开始扎排,他们用斧子、木锉在树杪处挖出一个小孔,在孔中穿过小杂木,把树杪的一头沿水流的方向朝下,用小杉条绳把杉木扎紧就成了木排了。一节木排,可以穿30根左右的杉木,按方向来扎,木排才平服。一条排由20-30节木排组成,可以运500根左右杉木,更有甚者,扎个二到三层,运的杉木就更多。扎排需要过硬的技术,扎得牢固,路上才可能安全;反之,排容易散掉,可能危及放排人的安全或导致木材的丢失。
吴韵老板这一批杉木有2000多根,叫朱昌九负责。他们扎成了7条大排,安上了竹帘篷,一切就绪就等着出发。朱昌九自己掌握的那条最大,较人家多出几个排甲的数量,专做木材生意的吴韵老板也在昌九的排上安了个竹帘篷,他信任朱昌九的技术,相比头次的人员,这次没有变化。
南宋罗愿编的《新安志》中就有记载:“休宁俗亟多学者,山多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河,往者多取富。”这浙河指的就是新安江水系。古时的树木运输靠的就是水运,水运就是放排。放排是一种代价较小而又便捷的运输方式,平常除了秋冬为枯水期,都可以放;只是五月梅雨时节,洪水汹涌,放排危险系数高,稍不注意可能排散人亡,所以正月一过一直到梅雨季节前都是放排的最好时节。
雨又开始下起来了,溪水又开始涨了上来,今年的桃花水,很平稳,自桃花汛开始他们就没有停过。这一溪木排整装待发,出去一趟都要10多天。
朱昌九的媳妇忙着准备干粮、咸菜等食物,是夜朱昌九的媳妇依偎在丈夫的怀里,久久不肯入睡,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丈夫风口浪尖上求生活,风险很大,尽管丈夫一再安慰,但她的心跟丈夫所想的完全不同。一大早朱昌九准备出发,媳妇想送,开始他坚持不让送,无奈拗不过媳妇,只好让媳妇一同前往河边为他送行,媳妇帮助拿上一些东西。路上碰到了几个一起送行的女人,大家一起打着招呼,媳妇跟朱昌九说:“幸好我跟着来,不然的话你心里不好受的。人家的媳妇都来,唯独我不来,人家肯定要笑话你的。”朱昌九开心地笑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