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清照(精)/海右名士丛书/泉城文库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8862390
  • 作      者:
    荣斌
  • 出 版 社 :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人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当人们翻阅中国文学史时,可以发现,她的名字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并列在一起的。她就是宋代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 李清照诞生于公元1084年(北宋元丰七年)。关于李清照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从专家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只知道以下简单情况:当她一岁半时,她的生母便不幸去世了,其后五六年间,她由原籍的家人或其他人抚养。后来,她随着当官的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再后来,约在15岁的时候,她到了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至于李清照少年时代生活的详细情况,由于没有确凿的史料佐证,本书只能从略。所以,当我们在这里将李清照介绍给读者的时候,她已经是一名17岁的少女了。
展开
内容介绍
《李清照》一书以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为时间线索,对其人生中重大事件和生活细碎小事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将其个人的生活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一代词宗在风云变幻的南宋辽金时代的艰难生活与乐观精神,使我们更加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也更加了解了才女李清照的一生,了解了婉约派诗词产生的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形象、更加立体的李清照。另外,还从侧面烘托了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以及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哪怕是一代词人李清照都无法摆脱此命运。
展开
精彩书摘
公元1100年,由赵匡胤开国的赵宋王朝进入了第140个年头。这年正月,赵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驾崩。这位幼年就披上了黄袍的天子,其生命旅程在23岁便早早地终结了。
宋哲宗死后,一场争夺王朝最高权力的斗争在宫中悄悄展开了。斗争的结果是,由向太后指定的神宗第十一子、19岁的端王赵佶登上了皇位。这位皇帝的庙号,后来定为宋徽宗。宋徽宗赵佶的登基,在赵宋王朝的历史上,应该说是一幕悲剧的开始。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宋徽宗赵佶无疑是最有艺术才华的一位,他的绘画和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可与一流大师比肩,流传下来的少量赵佶书画,无一不是国宝级文物。不过,这位才子皇帝却不会治国,他在位的20多年间,“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宋史·徽宗纪》)。他重用奸臣,挥霍成性,竭民力以快己欲,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由于国力空虚,难抵外敌,最终酿成亡国之祸。不仅赵宋王朝因他而蒙受了奇耻大辱,千百万人民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李清照,这位齐鲁大地培育出的才女,在她成熟的时候,恰恰是这幕历史悲剧开始的时候。此后,她一直处于这历史悲剧之中,伴随着这幕历史悲剧的发展,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这一年,李清照17岁,时在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当年,赵匡胤定都开封,实在是选了个好地方。一是开封地处中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十分合适;二是此地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三是自周世宗时起,已对开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这为宋朝建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宋徽宗时,开封又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成了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大都市。人们从当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那时开封的繁华景象。其实,《清明上河图》所画的,仅仅只是开封近郊的一角。
宋都开封的规划建设,大体上是仿唐都长安的。全城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布局,四条御道形成城市街道主干线,由主干线派生出的支干街道纵横直交,将全城划分为若干方区。各方区中大街小巷也是纵横直交,又划分为若干小方格。小方格中则分布有若干方整庭院。这无数大大小小的方整庭院,便是这座城市最基本的建筑单元。
李清照在汴京的家,就在这棋盘形开封城西部的一个小方格子中。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型官员。李格非少年时十分聪明,《宋史》中称他“幼时,俊警异甚”。他潜心研究经学,年轻时便著有《礼记说》数十万言。登进士后,李格非先后出任过冀州司户参军、郓州教授等职。李格非在任郓州教授时,娶宰相王珪之长女为妻,王氏生下李清照后不幸早卒。几年后,李格非再娶彰德军节度使王拱辰的孙女为继室。元祜六年(1091),李格非当上了太学博士。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十分赏识李格非的才学,由此李格非便成了苏轼的得意门生。人们都知道,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曾被世人称为“苏门四学士”,此四人都成了声名远播的大文学家。后来,人们又称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为苏门“后四学士”,可见李格非与苏轼的关系在当时确实非同一般。约元祜七年(1092),李格非升任礼部员外郎。李清照11岁那年(1094),李格非因不愿参加编纂《元祜诸臣章疏》而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章悖,被赶出京城,当了广信军通判;第二年被召回京,任校书郎。
李格非为人正直,是个特别爱较真的人。早在任郓州教授时,当地郡守见其为官不久,少有积蓄,便提出让他兼点别的职,以便增加点收入。他没有动心,婉言谢绝了人家。后来任广信军通判时,当地有一个道士,常常妖言惑众,而且出入非得乘车,盛气凌人。一次李格非正巧在路上遇着了,李格非便命人把他从车上揪下来,用棍棒重重惩戒了一顿后,把他驱除出境了。还有一件事似乎更能说明李格非的性格特征:当时,一班文人都以搜集、使用一些名牌墨为时髦,唯独李格非不在乎,有墨用即可。一次,有人向李格非吹嘘说,他有一块墨如何如何好,李格非听了不以为然。那人见李格非不买他的账,便说:“我这墨硬得很,硬得可用来割东西。”李格非说:“我割东西用刀子,不用墨。”那人又说:“我这墨用水泡两宿也不烂。”李格非说:“我盛水用盆子,不用墨。”那人还不识趣,又说:“这墨放上一二百年也不变质。”李格非笑了,说:“我一块墨能用上两三年就很不错了,何必要放它一二百年呢?”那人一时无言以对了,又说:“我这墨可是真黑啊!”李格非一点也不给人家面子,针锋相对地说:“没听说过天下墨有白的。”事后,李格非特地作了一篇《破墨癖说》,在文章的结尾写道:“嗟乎!非徒墨也,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祸败之所由兆也。”可以看出,李格非不仅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务实的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李格非的藏书很多,而且他不像有些学究那样,限制孩子这书不能读、那书不准看。他的藏书,李清照是可以随便翻阅的。李清照之所以能成为文坛一代才女,是与书香家庭的熏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诗坛绽秀
第二章 结缡东京
第三章 屏居青州
第四章 家国变故
第五章 流离浙东
第六章 客寓临安
第七章 避乱金华
第八章 定居杭州
第九章 凄惨晚年
第十章 流芳千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