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概念是舶来品。它的引入对中国美学的现代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一些重要范畴、命题等获得了新释、另解甚至异变。本书着重该词的中外对接、古今转换及时代流变的译介、转化过程,具体考察其在美学创生进程中择取、在美学观念论争中容受、在美学体系试构中反刍的情况,同时延伸到中国现代美学的本体建构路径、美育特色显现的问题,以探查“形式”概念在中国本土的复杂境遇和深化机制。通过择取、容受、反刍、深化这四个方面揭示“形式”的“秘密”:同西方美学情况一样,中国现代美学中对“形式”的理解、运用亦存在巴比伦式的“混乱”。摆脱这种情形,需从根本上明确中国现代美学的中国性实质,也因此必须认识回归“汉语”作为中国美学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意义。如此,一种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且超越语言学边界的“汉语美学”将浮出历史地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