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奥运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基于媒介仪式 光明社科文库·历史与文化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73976
  • 作      者:
    李春阳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春阳,男,汉族,陕西商州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专职教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与运动训练理论;江苏省校园足球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体育学会体育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赴法留学足球项目“优秀教练员”;荣获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奖;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等课题共8项;在体育学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学术论文报告会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文献研读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由六章组成。全文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论证材料将奥运传播中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一一剖开,正文第一章标题为国家认同建构: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一大现实问题,主要对关键词国家认同建构进行解读,凸显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说明建构的路径;第二章标题为奥运传播:一种可资塑造国家认同的媒介仪式,主要厘清奥运传播、国家认同建构和媒介仪式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探寻“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传播实践规律;第四章总结出“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机理;第五章对当下“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中的问题把脉,找出影响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症结;第六章提出中国利用“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重构方略。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相关文献评述

第三节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一、媒介仪式、“奥运-媒介”仪式的概念与理论阐释

二、国家认同的概念与理论解析

第四节研究进路: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国家认同建构: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一大

现实问题

第一节民族国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阐释

一、民族国家诞生与国家认同历史同步性

二、国家认同体现出民族国家的治理能力

三、民族国家发展中伴随着国家认同危机

第二节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分析

一、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需要

二、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

四、寻求个人本体性安全的需要

第三节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

一、从认识上,确立以国家为中心的认同体系

二、从制度上,强化国家治理效力

三、从实践上,可以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建构国家认同

四、从工具使用上,需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章奥运传播:一种可资塑造国家认同的媒介仪式

第一节理解奥运传播:奥运与传媒互利共赢的媒介仪式建构

一、奥运会:一场令人“驻足”关注的全球体育文化事件

二、互利共赢:当奥运与媒介联姻

三、奥运传播:超越现场的“奥运-媒介”仪式

第二节表征国家认同:“奥运-媒介”仪式的重要功能

一、强化情感凝聚

二、勾勒政治认同

三、引导文化认同

四、聚焦社会整合

第三节“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结构

一、奥运仪式现场:建构国家认同的现实基础

二、媒体的编码与内容呈现:连接现场内外,建构国家认同

三、观看与解码:受众建构国家认同的方式


第三章“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传播实践规律

第一节技巧运用:“奥运-媒介”仪式中国家认同的表达艺术

一、奇观呈现:媒体营造国家在场的宏大氛围

二、叙事运用: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技巧体现

三、修辞渲染: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艺术追求

第二节内容呈现:“奥运-媒介”仪式中国家认同的话语生产

一、“竞赛”话语:建构国民身份认同

二、“加冕”表达:引发国民政治认同

三、“文化”策略:提升国民文化认同

第三节功能延伸:“奥运-媒介”仪式中新媒体用户国家情感能量

生产

一、从受众到用户:媒介技术发展带来仪式参与方式的变革

二、“去中心化”:新媒体时代奥运互动传播模式的生成

三、互动仪式:奥运新媒体用户的国家情感增量生产方式


第四章“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机理

第一节仪式的时空:建构国家认同的生态环境

一、仪式时间:媒介生产时间,召唤受众共时参与

二、仪式空间:“拟态环境”扩大了仪式举行的场域

三、仪式的时空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作用

第二节仪式的剧场:国家符号表征赋能国家认同建构

一、国家符号:仪式展演中国家认同建构的基本原料

二、国家符号呈现:“媒介权力”下的复现与编码

三、国家符号神话:建构国家认同的表意动力系统

第三节仪式的过渡:受众实现国家认同的致效机制

一、社会身份“分离”与精神“在场”:受众进入仪式

二、仪式的“阈限”:解码国家符号,共享记忆与情感

三、仪式的“聚合”:“想象的共同体”的生产与再生产


第五章当下“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中的问题把脉

第一节技术异化与过度商业化:弱化了国家认同建构的仪式传播力

一、黑箱与信息茧房的叠加:挑战着国家认同建构

二、媒体过度商业化弱化了国家认同传播力

第二节碎片化与泛娱乐化:仪式内容呈现方式消解着国家认同建构

一、碎片化:影响了建构国家认同的集体记忆与形成宏大叙事方式

二、泛娱乐化侵袭:减弱了国家认同的情感能量聚集

第三节对抗式解码与素养不足:制约仪式受众的国家认同建构

一、仪式受众的解码立场影响着国家认同构建

二、仪式受众的综合素养不足制约着国家认同建构


第六章中国利用“奥运-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理性重构

第一节内在张力驱动:“奥运-媒介”仪式建构中国国家认同的进路

一、媒介层面:加快供给侧改革,打造仪式,营造中国健康认同

空间

二、内容层面:转变思维与理念,优化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符号

框架

三、受众层面:提高综合素养,让中国受众掌握信息把关主动权

第二节超越媒介仪式:形成中国建构国家认同的长尾效应

一、加强理论研究:结合中国国情,架起指引国家认同建构的灯塔

二、利用中国奥运遗产,促进国家记忆和情感能量生成

三、国家引领,多方携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认同建构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