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红山下的五楼
雨后的草原上泛着一抹莹莹蓝光,那是党参的花,像是一串串蓝色灯笼。草原一直延伸到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下,山上草木稀少,铁褐色的山体一览无余,山脚下是如瀑布般垂下的白色流沙。一条金色河流闪现出来,它叫乌鲁木齐河。一列火车缓缓穿过这片无名草原。
余玮就在这趟火车上,他眼睛里一片光亮,映照出眼前的草原、河流和远处的群山。这是他第一次到新疆,第一次到乌鲁木齐。这一年,他22岁。
这一天是7月13日,星期五。没错,因为余玮要赶在7月15日前去西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人职报到,如逾期,单位当月只发半个月的工资。这是他在中国水利水电大学毕业前签订应聘合同时就知道的。余玮7月7日毕业离校,随身的背包里只装了洗漱用品、几件衣服和几本书,大学时期所用的被褥和一些书直接从北京托运到了乌鲁木齐。他在家里待了不到一周便乘坐火车到了乌鲁木齐。离开家的时候,妈妈让余玮把家里的那条厚羊毛被子带上,不知他是嫌麻烦还是其他原因,任凭妈妈怎么劝,终究没有带。
下火车后,余玮乘坐始发于火车站的2路公共汽车在红山站下车,车站旁就是西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这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家设计院,是水利部的直属单位,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的第二年就成立了。新疆解放初,王震带领解放军入疆,约有七万军人留在乌鲁木齐。当时乌鲁木齐本地人口有八万余人,耕地面积不过十万亩,为保障部队的粮食供给,部队开辟了一个占地三十万亩的农垦区。农垦区选在位于乌鲁木齐北部的五家渠。五家渠的原地名已无考,据说清末民国初,这里有杨、冯、杜等五户人家,为了灌溉田地,这五家人联手从老龙河引出一条水渠,水渠起名“五家渠”。“五家渠”被作为地名沿用至今。为满足农垦区灌溉用水之需,部队重修和平渠,引乌鲁木齐河水进入五家渠农垦区。和平渠在1946年由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主持修建。渠道修成时,有人建议将渠道命名为“张公渠”,张治中不允,另起名“和平渠”,旨在表达希望“和平、统一”的治疆纲领。解放之初,和平渠渗漏严重,在王震、罗元发等人的倡导下,自1949年冬到1950年春,从将军到士兵,万众一心,扩建、修整了和平渠,为农垦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灌溉、生活用水。历经了百年战乱的中国人,一旦获得土地的自主权,所进发出的对土地深沉的敬意和热爱如江河水奔流不息。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和士兵又变回了农民,将荒芜的土地变成良田。这期间,农垦区成立了专门的水利勘测设计队,队址是红山脚下的一栋二层楼房,此为西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前身。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山体由沙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故名“红山”。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资源,发现过距今2.7亿年的古鳕鱼化石和酷似人类鞋印的化石。
西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办公大楼是座典型的苏式建筑,俗称“筒子楼”,每个楼层中间有一条走廊,两边是房间。办公大楼由主楼和配楼组成,主楼高五层,配楼高四层,始建于1957年,由苏联人设计,是当时乌鲁木齐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墙面以铁锈红色的水刷石饰面,与红山是一样的颜色。办公大楼建成后的好多年里,人们都把这栋楼称为“五楼”,或称为“红山下的五楼”。最初,办公和住宿都在办公大楼里,直到1977年在旁边又建成了两栋二层高的住宅楼,二者才分开。西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简称“西部水电院”或者“水电院”,员工们习惯把办公大楼叫大楼,二层的住宅楼叫小楼。这些关于西部水电院的旧闻,余玮当天下午就知道了。去人事科报到时,人事科科长白桦恰有事去院长办公室,留下余玮一个人在房间。办公桌上放着一份西部水电院自办的《水电设计报》,副刊里有篇名为《红山下的五楼》的文章,署名英中杰。余玮认真阅读了那篇文章。从文章中,余玮知道了这座大楼的诸多旧事。
不一会儿,白桦回来了,余玮很快办完了入职手续。最后,白桦交给余玮一张入职通知单,让他去总务科办理入住手续,领单身宿舍钥匙,并告知余玮下周一上班时去兰楼的水工设计处找展玉明处长报到。总务科在大楼后面的一栋二层楼上,余玮把入职通知单递给总务科那位瘦瘦的女科长。女科长接过后仔细看了看,夹在一个文件夹里,起身走到隔壁办公室。余玮跟在她身后。办公室里摆放着两张桌子,一张空着,另一张上面并排放着一大一小两个硬皮本。一位身材丰腴的女士坐在桌子前,她左手摁住大本子,右手在小本子上打着红钩,目光不停地在两个本子之间移动着,好像在核对着什么。
“孔姐,在忙吗?忙完后给水工设计处实习生余玮办理一下人住手续。”科长对着那人吩咐完便走出了办公室。女士抬起头来,余玮看清了她的脸。她有五十来岁,留着短发,皮肤白皙而圆润,厚厚的嘴唇,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神情。
“你是余玮,对吧?”这个女人露出热情的笑容,“中国水利水电大学毕业。我这里有今年新员工的资料,知道你的。新员工一共10个人,你是来的第6个。我叫孔桂香,是你们的宿舍管理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