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临床护理实践与技术应用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785084
  • 作      者:
    编者:任金红|责编:陈星星//郝梓涵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庆兰 ,女汉族,山东省临沂人,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学本科专业,目前就职与临沂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可,职务为护士长,职称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关于临床护理实践与技术应用方面研究的著作。全书首先对临床护理基础的实践操作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了健康与疾病、护患关系与沟通、休息与睡眠、生命体征监测、铺床技术等;然后对一些常见科室的临床护理实践与技术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五官科护理、急诊科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呼吸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处理等几个方面;最后在手术室及CT室护理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且能为当前临床护理实践与技术应用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编临床护理实践与技术应用》:
  一、危重患者一般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一)危重患者一般心理特点
  危重患者病情险恶,心理反应强烈而且复杂。心理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但取决于疾病的性质、严重的程度、对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治愈的预期,也受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以及患者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个体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对疾病所造成痛苦的耐受性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其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强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有明显的情绪反应或同时伴有行为反应,如喊叫、呼救、躁动等。还可见到极端的负性情绪反应,如木僵状态。有的患者还采用不良心理自卫机制,如迁怒于护理人员。有些患者不仅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自我防御反应,还有因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如烧伤后的患者,可出现幻听、幻视和罪恶妄想,精神活动减退的抑制状态。危重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如下。
  1.紧张与恐惧
  危重患者多是突然起病,或突然遭受意外,或者在原来疾病的基础上,病情加重,往往生命危在旦夕,常表现出紧张与恐惧,心理反应强烈。由于致病原因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①事故导致意外的患者,因责任事故、技术事故或过失导致意外受伤者,往往表现急性心理创伤后的“情绪休克”状态,不言不语、无呻吟、表情淡漠、木僵、缄默、紧张、惧怕面容,有的拒绝救治。②急性创伤致残、意外事故毁容或脏器损伤的患者,由于对疼痛、死亡和病情恶化的惧怕和对日后残废、生活能力丧失的担心,常表现出惊慌和恐惧的心理,他们对医护人员提出过急过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得到最好的救治,达到他们所理想的治疗效果。③急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的患者,发病时由于心前区、胸前区疼痛,患者往往手捂胸前、面色苍白、出冷汗、屏气、闭眼,不敢抬手抬腿,更不敢翻身,这种濒死的体验,使患者陷入极度的恐惧而难以自拔。④休克患者往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凉,表情呆滞,严重者濒临死亡,患者可有烦躁不安,甚至超限抑制。⑤昏迷患者一旦抢救脱险,神志逐渐清醒,多种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如怕留有后遗症,怕再度昏迷陷入险境,心理负担较重。⑥急性感染患者,如大叶性肺炎,常表现高热、胸痛、咳嗽和咳血痰等症状,患者可紧张恐惧,拒绝说话,不敢深呼吸及咳嗽。⑦大量呕血、咯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支气管扩张破裂出血等患者,精神常高度紧张和极度恐惧。
  2.焦虑
  焦虑常发生于患者对病因、疾病转归和治疗效果不明确的情况下。危重患者只要神志清楚,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激怒性增高。焦虑心理主要是对自己伤病转归担心,如大出血患者对立即手术缺乏心理准备,惧怕手术与求生欲望的矛盾,使之产生严重的内心冲突而焦虑不安;急症住院患者,突然与家人和工作单位隔离,一时难以适应医院环境,出现分离性焦虑;事故导致意外外伤和烧伤患者,自我完整性破坏,有时需要截肢或整容时,患者则产生阉割性焦虑,担心将来可能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以致忧虑忡忡而不能自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的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形式是抑郁,轻者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下降,重者则常放弃治疗。
  3.孤独与抑郁
  危重患者多数是急诊入院,对离开家庭和工作、入院后的陌生环境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尤其是ICU,与外界隔离,家属探视时受到病情和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的时间不多,在这种环境里病情稍有好转,患者就会产生孤独感。加之病房内各种抢救器材,如氧气、吸痰器、呼吸机、急救车等,也容易使患者触景生情,感到自己病情严重,担心病情是否能好转,忧虑工作、家庭、生活,思绪万千,从而产生抑郁,严重者可萌发轻生念头。冠状动脉循环障碍者,偶可出现幻听,也可出现妄想状态,这就更增加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4.愤怒与抗治
  有些患者尤其是意外伤害者,多面带怒容,双眉紧锁,由于愤怒可表现尖叫,迁怒于医护人员,服毒自杀未遂者常更暴躁、易怒,可喊叫不止,因委屈和挫折而失去自制能力。自感救治无望和自杀未遂的患者,常产生抗拒治疗的心理。
  5.期待与依赖
  危重患者由于身体的衰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又渴望生存,期望迅速康复,患者角色强化,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医护人员、家属、朋友依赖性增强,期待得到更多的照顾。
  ……
展开
目录
本书主要介绍了临床护理基本操作及应用。以临床病例为题材,以案例病情不同变化情节为依据,以情景演示为形式,按照临床护理程序展示工作内容。另外,本书还将临床护理与教育管理相结合,侧重介绍不同疾病的护理措施,同时紧密结合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近期新进展,以及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本书注重讲授与学习相结合、认知与技能相结合,站在临床工作者的角度助其成长,希望能够对促进临床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做出一些贡献。本书适合护理工作者参考学习使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