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是一幢普通的石库门房子。
透过曾经的生活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千万个普通人汇成的大历史。
这里,
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近到可能还称不上某某史,
一场我们亲历的巨变,超越了过往的任何一次变革,
一瞬即将远离的世纪光辉,我们都已卷入一张叫做“未来”的网。
这里,
记录已经以及即将逝去的石库门,
破旧的老房子里历历有人,
使螺蛳壳里的普通人昭传。
这里,
是道达里。
螺蛳壳里做道场
道达里的12 号与14 号其实是一幢建筑,平面呈镜像对称, 只是在建造的时候,一分为二,在中轴线上加了一堵墙,立了两个门牌号。所以,单看14 号的内部结构并不是对称的。
南侧的大门朝向道达里主弄,一般也叫“前门”,是建筑的正立面,门框是厚重的石料架起的,两侧还有Art Deco1 风格的几何图形装饰的仿水泥立柱。推开黑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四方方的天井2,地上是20 公分左右见方的砖石铺地,正对大门的是通往客堂间的六扇红漆落地窗,脚下是一级石阶和高高的木门槛, 这原本也是红漆的,如今已经斑驳得分辨不出颜色;天井的东边是前厢房整排的高窗。
抬腿进入客堂3,这里是石库门房子的交通中枢和公共空间,冬暖夏凉,但常年的湿度也很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客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这里曾是赵医生的诊所,同时也是整栋楼红白喜事的举办地、教友姐妹会的聚会场地,摩肩接踵,好不热闹;改革开放前后,这里沉寂了很长一段年月,只是摆摆自行车、堆放一些旧家具;临近征迁的这几年,居然开起了棋牌室,牌友们吞云吐雾,出乖露丑。老住户的搬离、新住户的不尽如人意、房子品质无可挽回的衰败,令人唏嘘不已。
客堂间的东侧有两扇门,一扇通向前厢房,另一扇是前厢房和中厢房之间隔出来的隔间,没有窗子,只有8 平方米,当作一间卧室。过了客堂间,左手是一小间厕所,右手是中厢房,再往前是楼梯、公共卫生间和小天井4。走到底则是灶披间5。“文革”前后为了解决住房紧张的问题,隔出了大半个灶披间作为居住空间,另一半则是作为公共厨房带一个通风天井。从公共厨房可以直接通到太平弄,从太平弄可以直接走到新昌路上,所以也叫“后门”。解放前,“后门”是佣人走的,所以尺寸 比“前门”小得多。
沿着木楼梯拾级而上,走到一层半的地方是两个亭子间6,也叫“双亭子间”;再向上半层,正对着的是前楼和东厢房,左右两边是中厢房和后楼。前楼、后楼被打通了7,还加了一个“满搭阁楼”。楼梯间则被改造成公共厨房区域,放了三户人家的灶头、水斗和操作台。
最上面是晒台8,晒台的东侧作为“晒台搭建”,来增加居住面积,这是最初建设时就有的,并不是私搭乱建。后来通了煤气, 在房间和楼梯之间,用绿色瓦楞板做顶棚简易地搭了一个1.5 平方米的厨房间,室内贴上白瓷砖,还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边框刷上与瓦楞板一样的青绿色。厨房的对面,用砖和水泥砌了水斗, 由于DIY 质量不过关,加上上海天气潮湿,边角的水泥老是小块小块往下掉,显露出赤棕色的砖,也显露出石库门生活的尴尬和窘迫。
上海人自嘲“螺蛳壳里做道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略略改善了生活空间,无意间完成了自我“成套化”改造。尽管如此,无奈空间狭小,不免邻里争执。回望过去,这些口角不过是一些如齿龃龉,回想起邻里间的沉浸式互动,不禁感到可爱和甜蜜。
序 上海石库门时空百年(于海)
缘 起
第1章 空间之“道”
一张老地图中的城市密码
广而告之
管窥弄堂
爱文义路上的电车
道达里,到了哪里
中西合璧·以中为主
色彩密语
也说承兴里
第2章 生活“达”人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一达谓之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赵家
公私合营
宋家姆妈
尊德里
沈家
俞家
俞医生与陆老师
杨家
前厢房和客堂间
灶披间与隔间
第3章 家长“里”短
大火表与小火表
煤球炉子 ·
无线电 ·
晒台和天井 ·
水井和医务室 ·
照相机与乐口福 ·
罗宋汤和蟹粉蛋 ·
一步之遥的苏州河 ·
地震了 ·
城市符号 ·
一件“文物” ·
弄堂口 ·
附录
上海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今旧路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见了,道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