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交通安全发展史
中国有句谚语:“路是人走出来的。”路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路,是原始人艰难起步,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印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际交往和物质流通等的需求日益增长,交通运输的重要社会价值也越来越凸显。
交通运输*重要的是安全和效率。安全是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和风险的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效率即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的条件下,*有效地使用交通资源,以满足设定的运输愿望和运输需求的评价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通效率,是交通运输的*终目标,也是交通安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意义。
交通安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解决交通运输系统中人与机器以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针对交通参与者、交通工具、交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制定预防和干预交通事故的方案,培养交通参与者有效、安全的交通行为,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交通史话中的一个个里程碑事件,促使交通运输朝着安全和高效率的目标一直向前。信号灯、交通标志和道路交通标线等交通辅助设施的相继诞生,使交通运输变得有秩序、可调控,交通效率由此提高;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交通安全装置的发明使交通的安全系数逐步提高;无人驾驶等智能交通的出现使交通事业的未来更加辉煌。
本章案例从不同方面简要介绍中国交通从古至今的发展,具体包括中国交通史话、交通辅助设施的历史追踪、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法律规章以及智能交通的发展等。在后续的章节中,将通过案例详细介绍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
案例一车同轨:来自远古的印记
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司马迁,2004)
一、历史追踪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车轮用木料制成,外加铁箍箍紧,称为 “铁笼”。车子在由泥土或石板铺制的道路上行驶日久,就会在道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轮痕迹,即车辙,之后的车辆都是在这两道车辙中行走的,这样比较平稳和方便。成语南辕北辙中的“辙”说的就是这种车轮痕迹。
战国时期,各国的车轮间距不同,其用意是用车辙的宽度来阻挡其他国家的进攻,因为他国的车轮无法套进本国道路的车辙,他国车辆行驶就很不方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全国的车轮距离进行了统一,把不同的车辙间距统一为一种尺寸,这样车子便可在各地道路上通行无阻,方便人们出行。此举对促进各地的经济、军事发展以及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车同轨 ”遂成为统一的一种象征。
二、历史意义
“车同轨”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相传记载先秦礼制的《礼记》中即有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表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项举措的排列中, “车同轨”位居第一,说明其是国家统一的第一要素。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车同轨”又成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具体举措和功绩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车同轨。书同文字。 ”“车同轨”同样排在了“书同文字”的前面,这是因为 “车同轨 ”之后,整个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军事强大、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便利的国家。四通八达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车同轨”成为历史上中国统一的重要标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
【知识链接】
中国交通史话概述
中华交通的始基是夏商周三代奠定的。夏启以车战为先导,打通了中原与关中的联系;商人用牛马为动力,经营黄河中下游的商贸交通;周代营建丰镐和洛邑,开辟坦荡的京洛交通线,又尝试由渭入黄的水上运输,并编织了诸侯各国间的交通网络,制定了道路筑护与使用和管理的等级制度。这一切奠定了中华大地上*初的交通脉络和基调。
先秦时期,除了道路的扩张之外,国家设置的邮驿传舍和候馆也普遍开张,交通系统的内涵有所丰富;强秦筑长城,修驰道,开灵渠,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网,强有力地疏通了华夏文明的血脉;大汉不仅建立了一个以驰道为主干的多层次的交通网覆盖全国,还走出了丝绸之路,迈向了国际化;隋唐的大运河,一举改变了我国古代的交通布局和经济发展态势;辽金宋的历史背景,使中华交通的总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实现了街和市的有机结合,海上交通也打开了历史新局,迎来我国航海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季节;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元,综合扩展了汉唐大陆交通与两宋海外交通;七下西洋的大明,正处于全球大航海时代,把以文明与友谊为特色的中外交往推上了高峰,并且构筑了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清代交通,是中华古代交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高峰,它突出而集中地反映出古老的中华交通文化的优势与弊端。
回顾中国交通史会发现,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都以交通的发展为先导。虞舜正是从“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尚书舜典》),也就是说,是从交通行为与交通管理开始的。夏禹的事业也是从“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入手的(《尚书禹贡》)。商汤“服牛乘马”,西周修建“周道”,秦一统之后的“车同轨”,无一不彰显着交通之于大国事业的重要性。(秦国强, 2012;王崇焕, 1991;任继愈,王崇焕, 1996)
案例二红绿灯:现代交通的起点
交通信号灯,又称红绿灯,是指在规定时间相互更迭的光色讯号,一般设置在交叉路口或其他特殊地点。交通信号灯是在道路交叉口无法实现交通分离的地方,用来给交通流分配通行权的交通指挥工具。交通信号灯能够科学分配道路上车辆、行人的通行权,使之有秩序地顺利通行。
交通信号灯一般由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组成。依据其形式、用途不同,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信号灯等。
一、历史追踪
红绿灯的历史并不复杂,从发明时的手牵皮带转动灯箱到 20世纪由电气控制,再到电子监控感应,不过 150年。
1.英国人创造了*初的红绿灯
1866年,英国铁路信号灯工程设计师奈特( Knight)从女性红、绿两色的着装(已婚女性着红装,未婚女性着绿装)受到启发,提出设计带有红、绿两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施。
1868年12月10日,历史上第一盏交通信号灯诞生。这个交通信号灯高约7米,在它的顶端悬挂着红、绿两色可旋转的煤气提灯,为了将红、绿两色的提灯进行切换,在这盏灯下必须站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通过皮带拉拽提灯进行颜色的转换,后来还在这盏信号灯的中间加装了红、绿两色的灯罩,前面有红、绿两块玻璃交替进行遮挡,白天不点亮煤气灯,仅以红、绿两色灯罩的切换引导人们前进或停止,夜晚则将煤气灯点燃,照亮红、绿两色灯罩。不幸的是,仅仅诞生 23天的第一盏交通信号灯便突然爆炸损毁了,并将当时负责进行红、绿颜色切换的警员炸死。从那以后,英国便停止使用这种信号灯(袁文良,2008)。
2.美国人促进了红绿灯主要技术的进步
1912年,一名美国警员发明了第一盏电动交通信号灯,这次在充分考虑不同颜色光线的特质,以及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接收和反应情况之后,依然使用了红、绿这两种颜色。
1920年 10月,世界上第一盏红黄绿三色、四方向的交通信号灯由警察威廉波茨发明,并安装在底特律伍德沃德大街和福特街的交界处,其三色灯光的含义与今天基本一致。
除了信号灯本身,美国还完善了信号控制系统。 1917年,美国盐湖城开始使用联动式信号系统,并把六个交叉路口作为一个系统,以人工方式加以集中控制。美国还*早使用车辆感应式控制器,20世纪 3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根据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量来调整红绿灯的时间;到了 50年代,美国人已经运用计算机系统调节红绿灯,并逐渐完善为今天的智能交通系统。
3.心理学促使红绿灯更加人性化
除了技术革新,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视觉感受。研究显示,行人对有特定含义图案的交通灯的感应度远远大于没有图案的红绿灯。除此之外,此前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色弱、色盲人士的需求。心理学家卡尔 佩格劳( Karl Peglau)于 1961年为民主德国交通部设计的一种新型行人信号灯在东柏林首次投入使用。在卡尔佩格劳的设计中,原本单调的图案不但变成了一个站立的和一个行走的行人形象,而且两人体型肥胖,戴着帽子,动作略显夸张,传递的视觉信号更为明显,形象更加可爱(赖捷, 2011)。
20世纪 90年代,美国部分地区开始引进带有计时器的交通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不仅能够指挥行人与车辆正常行驶,还能够通过显示红绿灯所剩的时间,帮助人们判断何时起步、何时停止。此后,世界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交通信号灯,根据地域及交通管理需求的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含义。
二、安全意义
1.颜色的重要性
虽然交通信号灯一直在变化,指示灯的颜色却一直是红、黄、绿三色。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红色光的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也强,比其他颜色的信号灯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而绿色与红色属于互补色,相互之间反差明显,易于行人及驾驶员识别;其次,人的视网膜含有杆状和三种锥状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对黄色的光特别敏感,三种锥状细胞则分别对红光、绿光及蓝光*敏感。由于这种视觉结构,人*容易分辨红色与绿色。虽然对黄色与蓝色也易于分辨,但因为眼球对蓝光敏感的感光细胞较少,所以分辨颜色还是以红、绿色为佳。
2.维持交通秩序的基本工具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到有效管制,对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发布的《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Convention on Road Signs and Signals)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的车辆都必须礼让正在路口合法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示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开始在全世界通用。交通信号灯不仅是维持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工具,还是社会道德、社会秩序良好的一种表现。
【知识链接】
未来的智能信号灯
智能交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全社会都热情关注智能驾驶的同时,智能交通信号灯的研究也悄然兴起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Easy Go是烽火联合江汉大学一起*新推出的智慧信号灯解决方案。产品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利用 FitData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以江汉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陈磊教授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陈涛教授的算法为支撑,精准掌握城市交通道路通行需求,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促进道路利用率的提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增强城市交通路口通行能力。
Easy Go通过架设在路口及周边的高清摄像头,对道路交通视频中的车辆通行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将图像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存储生成数据库。应用 FitData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多来源交通大数据的分析,获取对优化信号灯配时有效的交通信息。该技术既可以从大量历史数据中提取稳定的区域交通运行规律,又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准确预测即将发生的交通情况。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功能,系统会通过反馈信息自我学习,不断完善配时算法,保障每一个周期的设计是基于当前信息下的*优配时方案。
案例三交通标志是道路的语言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交通标志有多种类型,可以区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