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CO2电催化转化理论方法与研究进展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2690
  • 作      者:
    作者:孙强//李亚伟//沈昊明|责编:张淑晓//高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的理论方法与前沿研究进展:从交换关联泛函的选取到电催化中的热力学模型、过渡态搜索、微动力学模拟和机器学习;从超碱原子团簇、超卤原子团簇和电子化合物对CO2的活化到金属电极、多相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和拓扑量子材料对CO2的催化转化;从标度关系到副反应抑制;从单碳产物到多碳产物,多个领域交叉融合。 本书可供从事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碳中和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这些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大学教师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引言
  1.1 CO2的排放与消耗概况
  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环境科学研究已充分证明,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导致海平面升高、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生态系统混乱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法国数学家约瑟夫 傅里叶在近两百年前*先指出,空气中CO2的含量与温度升高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之后,19世纪末化学家阿伦尼乌斯证实温室效应的确存在,并逐渐得到民众与各国政府的认可。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即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温室”的作用。图1.1展示了1990~2018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当量,其中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60%,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1]。
  图1.1 1990~2018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当量[1]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大气中的CO2含量正在剧烈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地球的局域环境影响巨大,世界各国也在努力寻找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围绕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关注的焦点是温室气体的减排。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将CO2作为温室气体削减与控制的重点。2015年,世界各国联合签署的《巴黎协定》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到2100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2℃以内,在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2.7%。而要实现将升温限制在1.5℃的目标,在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6%。以各国目前承诺的减排量远不能实现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即便所有承诺兑现,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还是会达到3.2℃,这会带来更广泛和更严重的破坏性气候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1]指出,在过去10年间,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增长1.5%。而其中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创下553亿t二氧化碳当量的新高。近年来,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等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遥遥无期,这也无疑是对地球整体环境的一个巨大威胁。图1.2中展示了近年来主要国家、地区与组织的碳排放绝对值和人均碳排放当量,为了地球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宏观目标。[1]
  图1.2 主要国家、地区与组织的碳排放绝对值(a)和人均碳排放当量(b)[1]
  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包含自然和人为来源。自然来源包括土壤、内陆水域、海洋甚至火山活动;人为来源包括水泥工业(全球的8%二氧化碳排放量)、金属工业(大约5%来自钢铁)、陆运、航空、航运、堆肥反应堆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长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全世界人口*多的国家,加之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比较紧缺,过高的煤炭消费比例导致我国CO2排放强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19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相当于139.2亿t二氧化碳。
  1.2 CO2的物理化学特性
  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小分子,无色无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碳的升华点为-78.4℃,熔点为-56.6℃。二氧化碳分子为线型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C—O键键长为1.16?,其分子中含有 三中心四电子离域键,离域键的存在使得CO2分子中的C—O键长甚至小于一些C = O的键长。其分子轨道成键示意图见图1.3,基本物理化学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CO2分子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2]
  CO2分子中,C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C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O原子头碰头结合形成两个σ键,而C原子上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sp杂化轨道成直角,并从侧面与两个O原子的p轨道发生肩并肩重叠,形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离域π键。CO2的C—O键长整体上介于C = O键与C≡O键之间,其C—O键能大小为187kcal/mol(1kcal = 4.1868kJ),远高于相应的C = C键能(145kcal/mol)与O = O键能(116kcal/mol)。
  图1.3 CO2的分子轨道示意图
  对于由n个原子组成的线型分子,其振动模为3n-5。由此推断CO2分子有4种振动模式(图1.4),分别对应于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x-y平面的弯曲振动和y-z平面的弯曲振动,其中第一振动模式的偶极矩变化为零,不产生红外吸收;第二振动模式产生的红外吸收峰为2349cm-1,第三和第四振动模式具有相同的红外吸收峰(为667cm-1)。正是这些红外吸收使得CO2产生温室效应。
  图1.4 CO2分子的振动模式
  (a)对称伸缩振动;(b)反对称伸缩振动;(c)x-y平面的弯曲振动;(d)y-z平面的弯曲振动
  由于具有极高的化学键键能,CO2活化很难发生。另一个不利于CO2活化的因素是其极弱的给予电子及接受电子的能力。CO2的第一电离能明显高于等电子构型的CS2、N2O等,达到13.778eV,即CO2分子极难给出电子。另外,CO2分子的电子亲和能低达-0.600eV,表明其接受电子的能力同样较弱。但是相对于极高的电离能(ionization potential,IP)而言,在电场的诱导下后者的能垒比较容易跨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活化CO2分子的有效途径只能是采用适当的方式注入电子,或者是利用化学反应使CO2分子夺取其他分子的电子,即将CO2分子作为一种氧化剂而非还原剂。
  此外,CO2的物相随着温度和压强而变化,可实现从气相到液相和固态的转化。例如,室温下对CO2加压到0.5GPa时就可以得到固相的CO2,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干冰。拉曼谱和红外谱的实验表明,干冰是一种范德瓦耳斯晶体,其体弹性模量B0 = 12.4GPa;当加压到12~22GPa时,干冰缓慢地转变为正交相,这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和硬度的结构;当对正交相干冰加压至400GPa并加热至1800K,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原子相(CO2-Ⅴ),这是一种由C—O键连接而成的扩展的共价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图1.5)。
  图1.5 CO2的中-低温和中-低压相图
  1.3 CO2的活化
  尽管上一小节中提到了CO2分子的活化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基于理论计算的分析仍给予活化CO2分子一定的希望。CO2分子共有16个价电子,C原子和O原子中均含有ns和np价键轨道,即C的2s22p2以及O的2s22p4。根据CO2的光电子能谱实验,其基态电子构型为(1σs)2(1σu)2(2σg)2(2σu)2(1πu)4(1πg)4(2πu)0。
  图1.3中标示了理论计算得到的CO2的前线轨道及相应能级。可以发现,*高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以及*低未占分子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的能级均简并。原则上来说,CO2分子有四个位于相同能级的电子可以被释放出来,CO2也可以在相同能级接受四个电子。一旦CO2在这些前线轨道处得到或释放电子,那么轨道的简并态将立即被打破。实际上,CO2接受或给予4个电子的过程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即使这样,CO2分子的前线轨道的拓扑形状与一般的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有很大区别,但有趣的是其与过渡金属的d轨道以及镧系金属的f轨道的拓扑形状却有很高的相似性。CO2的振动模式表明:其反对称的C = O拉伸振动模式与非简谐弯曲振动模式的能级相近,可能发生有利于CO2活化的振动耦合。尽管存在上述活化CO2分子的不利因素,但对于CO2精细电子结构与振动模式的考察表明CO2的活化并非不可能。事实上,CO2的活化方式非常多样化。
  1.3.1 基本活化方式及沃尔什图
  为了实现CO2分子的化学转化和利用,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活化。CO2的分子结构是直线型,含有两个C = O键,是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具有两个极性中心,其中羰基碳的缺电子性,使碳作为亲电中心,另外两个氧作为亲核中心,碳和氧的双活化位点使CO2分子的活化成为可能。
  图1.6 CO2分子的活化模式[3]
  CO2分子活化的实质是增强该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评估其活化程度可以用活化后的CO2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活化前进行比较,两者差异越大,证明活化程度越高。传统化学角度下CO2的活化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O = C = O键角减小、C = O键拉伸以及O = C = O极化。CO2分子的活化模式如图1.6所示。
  第一种是O = C = O键角的弯曲。该种活化方式主要存在于过渡金属与 CO2的配位作用中,具体的配位方式十分多样化,包括单齿、双齿以及桥式等多种配位类型。CO2分子键角弯曲活化如图1.7所示。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CO2的排放与消耗概况 1
1.2 CO2的物理化学特性 3
1.3 CO2的活化 5
1.3.1 基本活化方式及沃尔什图 6
1.3.2 超碱原子团簇对CO2的活化 11
1.3.3 超卤原子团簇对CO2的活化 13
1.3.4 电子阴离子化合物对CO2的活化 13
1.4 CO2电催化还原概况 15
1.5 CO2电催化还原的基本步骤和影响因素 17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 20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0
2.1.1 Born-Oppenheimer近似 20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1
2.1.3 交换关联能量泛函近似 22
2.2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误差 24
2.2.1 方法误差 24
2.2.2 模型误差 27
2.3 电催化中的热力学理论 29
2.3.1 计算氢电极模型 29
2.3.2 质子-吸附氢穿梭模型 31
2.3.3 外延法校正模型 38
2.3.4 双参考模型 43
2.4 过渡态搜索算法 45
2.4.1 过渡态结构构建 46
2.4.2 过渡态计算 48
2.5 微动力学模拟 52
参考文献 62
第3章 金属电极还原CO2的理论研究 66
3.1 金属电极表面CO2电催化还原性能及变化趋势的理论研究 66
3.2 Cu电极表面CO2电催化还原的机理研究 69
3.2.1 单碳产物CH4的生成 69
3.2.2 双碳产物C2H4的生成 73
3.3 标度关系对传统金属电极性能的限制 75
3.4 基于理论策略对金属催化剂的改良 79
参考文献 81
第4章 副反应以及副反应抑制 82
4.1 氢解离反应 83
4.2 羟基消除反应 85
4.3 催化剂中毒 87
参考文献 88
第5章 多相催化剂还原CO2的理论研究 90
5.1 负载金属电极材料 90
5.1.1 金属纳米颗粒电极 91
5.1.2 一维纳米金属线电极 97
5.1.3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98
5.1.4 金属双原子催化剂 117
5.1.5 金属原子链催化剂 132
5.2 金属化合物电极材料 145
5.3 非金属电极材料 147
5.3.1 碳材料电极 147
5.3.2 其他非金属材料 153
参考文献 156
第6章 均相催化剂还原CO2的理论研究 162
6.1 金属大环类配体 163
6.2 吡啶结构 165
6.3 金属螯合配体结构 168
参考文献 170
第7章 展望 172
7.1 拓扑量子材料在CO2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172
7.2 应用机器学习研究CO2电催化还原 177
参考文献 180
附录 182
附表1 电催化基本术语 182
附表2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前缀 183
附表3 常用单位换算 1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