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音乐教育与艺术实践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138361
  • 作      者:
    作者:张嘉轩//高玉茜|责编:曲珊珊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音乐作为媒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来开展教育。高校音乐教育可以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融合了教育学和音乐学的特点,遵循了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在当前阶段,我国明确规定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作为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和欣赏音乐。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必要的。正统的音乐教育可以使人的灵魂接受洗礼,因此,音乐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嘉轩,男,汉族,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现为武汉音乐学院萨克斯管讲师。师从著名萨克斯演奏家、教育家奥拓·霍夫尼克教授。

高玉茜,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思政讲师。曾获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高校音乐教育与艺术实践展开详细论述。首先,对高校音乐教育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高校音乐教育原理,深度探究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包括欣赏领域、表现领域、创造领域及文化领域等。其次,剖析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思路,并以萨克斯管教学为例分析具体实施方法。最后,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多维评价,展望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的发展走向。本书可供高校音乐教师及教育从业者参考、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高校音乐教育概述

第一节高校音乐教育内涵

音乐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人类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能够在大众中广泛进行的。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但由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知识内

容具有复杂性,所以人们学习的过程更为艰难,其中蕴含的真理也较难理解。

一、音乐教育的教育性与审美性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音乐一直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着。从原始社会开始,音乐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人类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承载着人类灿烂的文明。没有原始社会那些古老音调和简陋乐器的出现,就没有今天灿烂的音乐文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音乐对人类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也为人们所认知。音乐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被人们发现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形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瑰宝。

从教育本质上讲,音乐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它具有唤醒人格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深刻的美学教育,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可见,音乐教育具有教育性与审美性特征。音乐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育人教育。音乐教育的全过程需要贯穿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教育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有其特有的艺术美感,这种艺术美感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后才能获得。

审美能力是发现和感受事物美的能力,人们通过感受和探索可以发现自然环境之美、市井生活之美、文化艺术之美,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掘身边事物之美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能判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种审美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音乐教育的艺术性

音乐与舞蹈、美术一样,是一种艺术形式,因此,音乐教育本身也与美术教育、舞蹈教育一样,属于艺术教育,具有艺术性特征。

(一)情感性

音乐是有情感的,不同的音乐曲调表达着不同情感,这些情感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并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悲伤的音乐会让人们产生悲伤的情绪,欢快的音乐会让人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悲壮的音乐会让人们产生悲观的情绪。人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情绪,也可以通过音乐抒发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感受融入音乐中,通过音乐与其他人交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情感需要时刻使学生体会到。歌唱家通过独特的嗓音、抑扬顿挫的音调使人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演奏家通过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方式奏出不一样的乐章,极具艺术感染力。音乐教育旨在教会学生如何体会这些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形象性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幅巨大的、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艺术和科学遵循着两个不同的规律:艺术追求的是美,科学追求的是真。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所以,艺术教育需要有鲜明的艺术形象作为基本内容。

在音乐中,不同物质材料的拼接匹配组成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不同的音乐。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音乐界的多数学者对于音乐的想象长期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讨论的音乐的形象美并不是单纯认知和肯定,而是更多意义上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讨论。

音乐的感受只能依靠耳朵的听觉来实现,不是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的,是需要通过了解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来进行联想想象的,在联想和想象中更加详细地体会其中蕴含的价值。音乐本身的艺术形象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来描述。相传我国古代的著名琴师俞伯牙曾和他的老师学习多年,也只学到了技术,音乐本身还是缺乏感情,为此,他的老师把他带到蓬莱山下,让他独自一人体会山川、河流、群鸟,从而引发他的无限感慨,于是俞伯牙才创作出了一首充满情感的《水仙操》。音乐教育的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因此,很多音乐教材中都将音乐更加具体化以更好地传授,这也证明了音乐形象是真实存在的。

将音乐教育做得更加具有形象性,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们更容易领会其中深意,更加容易感知音乐中存在的内涵,这也是音乐学子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块敲门砖。以更加具象的、直观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不仅通过听觉,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音乐感受,加以联想想象,从而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音乐作为情感输出的一个关键性媒介,需要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将情感与之相连。这种情感传输是与音乐教育的形象性分不开的。

所谓音乐的愉悦性,多指创作者与倾听者主观上精神愉悦的情感体验。艺术的愉悦性是双向的,是创作者与倾听者对于艺术获得的同样的内心满足感。正是由于这种艺术愉悦性的存在,才有了艺术教育中的“寓教于乐”规律,音乐也具有这种特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满足。音乐本身具有的审美性是需要一定时间沉淀的,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意识的美的感受。在音乐教育中,艺术的愉悦性是一种本身的教育力量,音乐通过愉悦性感染学生的心灵,这种带着快乐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音乐的美感,同时,音乐独特的美感也使得音乐具有了这种愉悦性,两者相辅相成,创造了更加理想的音乐教学成果。

音乐的愉悦性分为三个层次,最浅层的是感官上的愉悦,然后是情感上的愉悦,最后是思想上的愉悦。音乐教育不能把教育仅仅放在感官层面上,而是需要往思想深处走,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把音乐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存在的内涵,更深地体会音乐本身的美。

第二节高校音乐教育类型

一、高校音乐声乐教育

声乐是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它和语言关系紧密,所以比器乐更能具体、深刻地塑造音乐形象,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是三种不同的声乐唱法。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民族唱法

声乐中的民族唱法教学需要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结合现代音乐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民族唱法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唱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他们从声音、音色、语调等方面了解不同民族唱法的表现特点。其次,要让学生通过模仿和演唱,逐渐掌握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形式,如掌握唱腔的节奏、音调变化和情感表达等要素。此外,还需要结合舞蹈、表演等元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民族唱法的艺术魅力。另外,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民族唱法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将民族唱法的特色和表现形式融入现代音乐的演唱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同时也能够促进现代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总之,声乐中的民族唱法教学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通过学习、模仿、演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民族唱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将其融入现代音乐的演唱中,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一种欧洲传统的声乐唱法。它以高亢、清晰、明亮的嗓音为特征,注重技巧的训练和声音的美感。美声唱法要求歌手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高超的技巧和专业的训练。它被广泛应用于歌剧、宗教音乐和声乐演唱等领域,其优美的音色和技巧的表现力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的声乐唱法之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高校音乐教育概述 001

第一节 高校音乐教育内涵 001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育类型 004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意义 016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 017

第五节 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观点与举措 019

第二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025

第一节 音乐教育心理学分析 025

第二节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034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055

第三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思路 059

第一节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059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的方向探索 063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新理念 068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育新课程 081

第五节 高校音乐教育新内容 092

第六节 高校音乐教育新课堂设计 101

第七节 高校音乐教育新模式 107

第四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方法——以萨克斯教学为例 115

第一节 奥尔夫教学法实施 115

第二节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实施 127

第三节 铃木教学法实施 133

第四节 柯达伊教学法实施 137

第五节 ElSistema 音乐教学法实施 144

第五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活动开展实践 148

第一节 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发展走向 148

第二节 萨克斯乐团演出教育实践 150

第三节 萨克斯音乐会演出教育实践 152

第六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作创造力培养实践 155

第一节 高校音乐创作创造力界定 155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创造力培养的学校路径 166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创造力培养的家庭路径 172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创造力培养的个体路径 175

第七章 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  180

第一节 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特点与价值取向 180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育人才能力培养与考核方式 188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成与发展 222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发展 228

参考文献 2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