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令人难解的艺术品,如杜尚的《泉》(1917)、约翰•凯奇的《4分33秒》(1952)、罗伯特•劳申伯格的《抹掉的德库宁素描》(1953)、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1964),这刺激了哲学家、美学家纷纷进入艺术理论领域,提出了各种关于艺术定义的理论。这种关于艺术的定义理论完成了这样一种模型:“当且仅当……,事物X是一件艺术品。”但这些理论仍然使我们在面对难解的艺术品时处于困惑之中,无法欣赏它们。
本书提出了一种原创性的、挑战性的艺术定义理论——“推卸责任的艺术理论”,该理论将思考的重心转向了艺术门类,其理论模型可以概括为:“当且仅当事物X是活动P的一件作品,并且P是艺术门类之一,那么,X是一件艺术品。”提出这一理论旨在使我们的注意力从关于艺术的各种理论转向关于诸艺术形式的各种理论(以及一种艺术门类理论),避免在艺术品判断中陷入僵局,同时还可以重新审视审美价值理论、鉴赏种类理论等美学基本问题。
多米尼克·洛佩斯(DominicLopes)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杰出大学学者、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图像的认知和审美价值研究、艺术理论及其价值研究、艺术存在论和新兴艺术种类研究,成绩斐然。曾任美国美学学会(ASA)主席、加拿大哲学协会(CPA)主席,现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FRSC),并担任英美多个重要哲学美学期刊的编委。受洛佩斯教授邀请,我在2014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对洛佩斯教授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感触颇深。
本书是洛佩斯教授“美学三部曲”的首部,凝结了他对“二战”以来西方美学理论和艺术史发展的深入思考,他在书中指出,对艺术理论的发展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不是继续回答“艺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把探寻的目标从“艺术”转向“艺术种类”,这也成了本书的标题。
在问题转向的探索中,本书几乎涉及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英美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大部分流派和问题,比较繁杂,下面简单说一下作者的主要观点和逻辑。
★“这本书对艺术哲学做出了许多贡献。也许非常重要的贡献是:它睿智地认为,如果你想真正理解艺术的话,那就转向艺术种类吧。”
——罗伯特·斯特克,美国中密西根大学哲学教授
★“这本书将因其深度、原创性和论证之严谨而具有重大价值。我希望美学家们欣然接受这本书对艺术哲学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所采取的新鲜观点。”
——斯蒂芬·戴维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哲学教授
★“优点不仅在于提供了答案,还在于教会我们怎样提出问题并寻求可能的答案。它开启了一个广阔而又适中的领域,非常重要的是,它邀请我们在与观念活动的密切对话中解答并维护审美的图景。”
——雅克·莫里佐,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哲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