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中国实践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08928
  • 作      者:
    作者:王天祥|责编:王莎莎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天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指委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创意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艺术遗产与区域发展”负责人。“村社艺术·柳荫计划”发起人、“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发起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子项目等十余项。主持与主研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重点教改项目等近十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
展开
内容介绍
面对日益兴起的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中国实践,学术观察与理论阐释的需求日益紧迫而重要。本书以参与式观察、社会实验法与创作志书写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探寻在西方视为前卫艺术的象征行动,如何在中国乡村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实力量。 本书始终在两条脉络的交汇处发展。一条脉络是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活化的结构性力量,艺术何以介入空间失衡、生态失衡与家园失落的社会危机,为人类美好生活贡献力量;另一条脉络是从历史前卫主义延展而来的当代艺术突围。艺术如何借由参与空间(社会)、参与生态、参与家园建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重构新的艺术话语与体制生态。 乡村,承载历史与未来。艺术,参与社会发展,抵达美好生活。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进路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与艺术:交汇的视野
第一节 不平衡发展:历史与理论
一 历史进程
二 理论演进
三 重点论域
第二节 乡村建设:历程与脉络
一 回望百年历程
二 乡村建设脉络
第三节 艺术参与:演化与论争
一 发展与演化
二 指称与内涵
三 分歧与论争
第四节 艺术乡建:案例与实践
一 历史先声
二 他山之石
三 中国实践
小结

第二章 空间失衡与艺术参与
第一节 城乡空间失衡
一 乡村发展滞后
二 艺术生产落差
第二节 乡村空间的艺术生产
一 溢出与抵制
二 现场与合作
第三节 艺术空间的乡村生产
一 融合城乡的界面
二 乡村遗产的再生
三 制造乐趣的空间
四 城乡闭环的模式
第四节 双名制的智慧
一 多重空间审视
二 艺术案例参照
三 双名制的蕴含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失衡与艺术参与
第四章 家园失落与艺术参与
第五章 话语与机制:重建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