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中国现代美术思想和实践中的“民族化”诉求放到中西美术交流和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既指出了它发生的必然性、存在的合理性,又指出它效力的条件性、视野的局限性。这一点或许也是本书的优点。当然,本书的优点尚不止此。作者对艺术活动本质的理解,对民族主义内涵的辨析,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的评论,都给人较深的印象.
-----(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陈廷湘)
序(陈廷湘)
绪论 /
一、 本书的缘起、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架构/
三、 对一些重要术语的说明/
第一章 中西美术交流的开端与尚不明晰的“民族化”诉求/
一、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中国化”的传教策略与国人的反应/
二、 西洋绘画的传入与圣像画的“中国化”/
三、 康乾画院的“中西融合”尝试/
第二章 中西美术交流的扩大与“民族化”诉求的明确表达/
一、 民国初年的美术留学生与西洋美术的传播/
二、 中西美术之争中的本位立场/
三、 “民族化”诉求影响下的画坛现状/
第三章 中西美术交流中“民族化”诉求的变奏/
一、 20世纪初刚恒毅来华与天主教本地化运动/
二、 刚恒毅对中国基督教美术中国化的思考/
三、 辅仁大学师生关于基督教美术民族化的实践/
四、 方希圣关于基督教美术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
第四章 中西美术交流的推进与“民族化”诉求的高涨/
一、 抗战背景下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回归/
二、 美术界关于绘画“民族形式”的讨论/
三、 美术界关于木刻“民族形式”的讨论/
四、 抗战烽火中艺术家思想的转变与实践/
第五章 中西美术交流的中断与“民族化”诉求的强化/
一、 “虚无”与“保守”: 关于“继承民族绘画遗产”的讨论/
二、 油画“民族化”探索的新进展/
三、 “文革美术”中的“民族化”诉求/
第六章 中西美术交流的恢复与“民族化”诉求的重现/
一、 80年代后中西美术交流的重新开启/
二、 “民族化”诉求的重现与讨论/
三、 新文人画与现代水墨/
四、 油画“民族化”的重提与实践/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一、 对民族化诉求在各历史阶段的特征的小结/
二、 对中国美术民族化诉求问题的一点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