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精)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2792375
  • 作      者: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责编:邹滢//王源|译者:韦清琦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丰饶而幽深的阅读盛宴,永无止尽的人生故事。”
小说大师纳博科夫晚年“烧脑神作”
与《洛丽塔》《微暗的火》一同构成无可匹敌的三部曲
纳博科夫对世界进行拆解、重组最为彻底的一次尝试
一场爱的巅峰体验,一次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探究

《爱达或爱欲》是纳博科夫晚年写成的“烧脑神作”,也是他自己最为重视的小说之一。他曾在访谈中说,“《爱达》给我造成的麻烦的确超出了我所有其他小说的总和,但那叠嶂的纷扰所呈现的亮丽斑斓,也许正是对爱的巅峰体验。”他凭此书登上了《时代》封面。

1884年夏天,14岁少年凡•维恩来到阿尔迪斯庄园姨妈家做客,初遇两个表妹——12岁的爱达与8岁的卢塞特。凡与爱达互相吸引,由此展开笼罩于家族扑朔迷离的历史背景之下绵延一生的不伦之恋,还意外地将卢塞特卷入他们炽热的命运轮下。纠缠、反复、回忆、追悔、作乐以及狂欢,构成一部跨越时空、丰饶浪漫的家族纪事。

《爱达与爱欲》是最能体现“纳式风格”的作品。纳博科夫以其娴熟的小说技法搭建了繁复的文字迷宫,对世界进行彻底的拆解、重组,不断变化叙述方式和视角,将各类戏仿、讽刺、隐喻、暗示、拼合、重构、阐释与反阐释、头韵……发挥到了极致。

而读者也将在这一场烧脑游戏中,随着两个挑战禁忌的孩童,解开一个个字谜,享受永无穷尽的阅读盛宴。


展开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展开
内容介绍
八十年后,他仍能怀着青涩的痛楚回忆起爱上爱达时最初的欢喜。记忆在少年懵懂的吊床的半空中与想象相会了。如今在九十四岁高龄,他喜欢追溯那第一个爱意融融的夏天,并非视之为刚做的梦,而是一种对意识的再现.如此还能在午夜之后、在浅轻的睡眠与清晨第一粒药丸之间支撑自己。你接着说,亲爱的,就只一会儿。药丸、枕头、巨浪、亿万。就请从这里继续吧,爱达。 与《洛丽塔》《微暗的火》构成无可匹敌的三部曲纳博科夫对世界进行拆解、重组最彻底的一次尝试一场爱的巅峰体验,一次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探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他俩的爱情故事中,祝福的话语以及抒情的灵感第一次降临到了这个粗野的少年身上,他低语着,呻吟着,用畅快温软的语言吻她的脸,用三种语言—世界上最伟大的三种语言—呼唤着各种昵称,这将汇集成一本秘密爱称词典,并且要经过多次修订,直到得出一九六七年的最终版。当他动静过大时,她便发出嘘声,并将嘘声吐入他的嘴里,此时她的四肢缠绕着他,仿佛她在我们所有的梦境里已经做爱多年了——然而急躁而年轻的激情经不起头几回盲目的推挤,在那幽兰的唇缘附近喷薄而出。一只蓝鸫发出警示性的鸣啭,晨光开始在冷峻的黎明中悄然潜回,萤火虫的信号灯围绕着水库,马车灯的点点微光变得如星辰一般明亮……我们这两个一丝不挂的孩子,抓着围毯和睡衣,轻轻拍一下表示分别,各自秉烛回到了一无所知的卧房。

吊床与甜蜜: 八十年后,他仍能怀着青涩的痛楚回忆起爱上爱达时最初的欢喜。记忆在少年懵懂的吊床的半空中与想象相会了。如今在九十四岁高龄,他喜欢追溯那第一个爱意融融的夏天,并非视之为刚做的梦,而是一种对意识的再现,如此还能在午夜之后、在浅轻的睡眠与清晨第一粒药丸之间支撑自己。你接着说,亲爱的,就只一会儿。药丸、枕头、巨浪、亿万。就请从这里继续吧,爱达。

他们的第一次接触是如此轻浅,如此默然,在他柔软的唇和她更柔软的肌肤之间—在那棵高大有斑点的树上,目睹此情的只有那只迷路的、轻巧地踩落了树叶的松鼠。在这之后,从一种意义上说,什么也没改变,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一切都变了。这样的接触,质感会自行演变;一种触感就是一个盲点;我们以身形的剪影相互触碰。此后,在另外一些相当懒散的日子里的某些时刻,在时有发生的、不得不将疯狂抑制下去的时刻,一个秘密符号勃立起来,一幅拉在他与她之间的面纱——

尽管卢塞特从未在这样的高度,在如此纷乱的阴影和如蛇舞的反光中跳过海—不对,维奥莉特,应该是跳过水——她仍然纵身—跃,几乎没有溅起什么水花便插进了躬身迎候的海浪里。这个结局近乎完美,只是她本能地又蹿到水面上—而不是在水下屈从于药力产生的怠惰,正如她前一天晚上还在岸上时所计划的,假如真要走到这一步的话。这个傻姑娘没有演练过自杀的技巧,不比自由落体式的跳伞运动员每天都要干这种事,另一章里要提到的。浪涛汹涌,她无法确定如何透过喷射的激流看到远处,加之四周漆黑一片以及她自己飘散的乱发,她根本无法看见班轮的灯光,这大船很容易被想成是个长了很多眼睛的庞然大物,趾高气扬无情无义地远去了。此刻,我找不到下一页记录了。

天也无情,也漆黑,她的躯体、头,尤其是该死的拼命吸水的长裤,都充溢着俄刻阿诺斯和诺克斯。一有冰冷暴虐的咸水拍击过来,她便泛出茴芹味的恶心,而脖颈和胳膊的麻木感觉不断地滋长。在她就要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时,她想应该要告知这一系列正在消退的卢塞特—让她们在踏上复归的路上不断地传递—就是,死亡不过是孤寂的无限碎片的一个较为完满的形式而已。

她并没有如我们所担心的那样看见自己整个一生在眼前闪现;她最喜爱的那个红色橡胶玩具娃娃虽肢体不全,但仍然躺在一条深不可测的溪水之岸的勿忘我丛里;不过当她在短暂的恐慌与浑厚的麻木感觉轮番交替下像一艘半吊子“托鲍克夫号”般游弋时,她的确看到了一些零碎物什。她看见一副崭新的灰鼠皮卧室拖鞋,那是布丽吉特忘了收的;她看见凡在答话之前擦着嘴,接着,当他们起身时,他未及回答便将餐巾扔在桌上;她还看见一个有一头乌黑长发的女孩顺道飞快地拐进来,朝着一只戴破花环的达克犬拍着手。

一个人或许会爱上“空间”及其多种可能状态: 例如速度,速度的那种光洁与挥剑一般的嗖嗖之声;凌驾万物的速率,鹰一般的雄姿;弯道上的欢呼;一个人还可以成为“时间”的业余爱好者,尽情品味绵延无边的快乐。我放开自己的感官去享用“时间”,乐其内涵,乐其延展,乐其褶皱向下的沉坠,乐其浅灰色雾霭般的不可捉摸,乐其连续不绝的爽滑。我希望能做些与之相关的事情;能沉湎在拥有的幻象之中。我意识到所有企图到达那座魔力附身的城堡的人,都迷失在一片暗涩中,或困滞在“空间”中。我同样也意识到,“时间”用隐喻的手法说来,就是一种流动的介质。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1
第二部 315
第三部 429
第四部 507
第五部 535
作者注 559
跋 布赖恩• 博伊德 576
译后记 韦清琦 59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