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史蕞伟大的一场逃亡:比登顶更难的,是生存,活着就是你和自己的漫长决斗
1985年,25岁的乔·辛普森和21岁的西蒙·耶茨登顶难度堪比喜马拉雅诸峰的南美山峰——修拉格兰德峰,创造了西壁线路的首攀纪录。然而,比登顶更难的,是活着回去。原本轻松的下山之旅,正不可避免地逆转为一场对抗绝望的逃亡。
冰峰版“电车难题”:从孤身救援的英雄,到千夫所指的“割断绳子的人”,唯有直面绝望才能重生
下山途中,乔摔断右腿,无法走路。西蒙用绳子将他放下山去,无奈一堵断崖阻断救援:乔悬在断崖中间动弹不得,西蒙拉着绳子一个多小时后再也坚持不住,只好割断绳子,留乔独自面对生存考验。回国后,西蒙的举动受到众多谴责,为了替好友辩护,乔写下这本书,还原两人直面绝望、死里逃生的经过。
英国电影学院奖蕞佳英国影片《冰峰168小时》原著,以令人窒息的细节和心理独白,展现登山者的内心世界
“贝爷”贝尔·格里尔斯在著作《极限重生》中讲述了乔和西蒙的故事,评价主人公的逃生是“人类蕞伟大的求生壮举之一”;牛津、剑桥大学教授乔治·斯坦纳称赞这本书为“登山文学经典,从心理及哲学层面见证了人类内心蕞罕见的冲动”。
英国中学教学大纲划定学习文本,被翻译成23种语言,销量超200万册
本书有力展现了人类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启发读者在绝境中自我激励、设定目标、开展行动。出版后被翻译成23种语言,销量超200万册。此外,是英国GCSE教学大纲划定的学习文本,故事入选沪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面对逆境”单元,启迪众多青少年。
随书附登山路线图,艺术纸彩色印刷登山途中拍摄的罕见照片,如临冰峰
书中特收录原版登山地图,以艺术纸彩色印刷复现主人公在登山途中拍摄的珍贵老照片,即使没有登山经验,也可无障碍体会登顶的畅快与冰峰的险峻。
我无力地挂在绳索上,几乎抬不起头。可怕的疲倦席卷全身,我因此热切地希望这无尽的悬挂尽快结束。没必要再受这种折磨了,我只想一了百了。
绳索向下扯了几英寸。你能坚持多久,西蒙?我心想。再过多久,你就会和我一起掉下来?很快吧。我感到绳子又开始颤动,像电缆一样绷紧,便如同接到通报电话一样,一下子明白了情况。就是这样了!就此结束。真遗憾!我希望有人能找到我们,知道我们爬上了西壁。我不想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样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做到了。
风吹得我轻轻转了一圈。我看向身下的冰隙,它仿佛正等着我掉下去。冰隙很大,至少20英尺宽。我估测自己挂在它上方50英尺处。它沿着冰崖底部延伸,在我的正下方被一层雪覆盖,但右边毫无遮盖,张着黑色的血盆大口。我漫不经心地想到:它仿佛一个无底洞。不。它们从来都是有底的。我开始想自己会掉到多深的地方。一路到底……掉进底部的水里?天哪!希望不要!
绳索又抽动了一下,在我上方的冰崖边缘磨来磨去,带下大块的冰壳。我凝视着伸向上方黑暗中的绳索。寒冷早已令我屈服,我的胳膊和腿都已毫无知觉。一切仿佛都在变慢,变得绵软无力。所有的想法都变成了无聊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答。我已经接受死亡将至的事实,没有别的可能。死亡并未让我感到极致的恐惧,因为寒冷让我麻木,让我失去痛感;寒冷让我失去知觉,只想睡觉,不再关心后果。这会是一场无梦的睡眠。现实已成噩梦,而睡眠则在不停召唤,仿佛一个黑洞,在唤我前往,那里没有痛苦,没有时间的概念,如同死亡。
头灯灭了,电池被冻坏了。我在上方漆黑的空隙中看到了星星。可能是星星,也可能只是我脑中的光点。暴风雪停了,因而很容易看见星星。我很高兴再次见到它们,仿佛是老朋友回来了。它们看上去很遥远,比我以前见到时都要远,而且也更亮——你会以为它们是挂在那里的宝石,漂浮在上方的空气中。有些闪着光在移动,断断续续,一闪一闪,把最明亮的星光洒在我身上。
突然,我等待的事发生了。星光熄灭,我掉了下去。就像有什么东西活过来一样,绳子猛地抽向我的脸,我无声坠落,坠入一片虚空之中,永无止境,如同一场关于坠落的梦。下落的速度很快,比想象的还快。胃部开始发起抗议,我飞速坠落,却仿佛置身遥远的上空看着自己,毫无感觉。头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不见。这就是结局!
推荐序
第一章山湖之下
第二章玩命之旅
第三章峰顶的暴风雪
第四章山脊边缘
第五章灾难降临
第六章最终抉择
第七章冰下阴影
第八章沉默的见证者
第九章遥远之处
第十章意志游戏
第十一章无情之地
第十二章时间告急
第十三章深夜的泪水
后记
十年之后……
尾声痛苦的回忆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