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注疏版布里格手记(精)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012651
  • 作      者:
    作者:(奥)里尔克//陈早|责编:倪为国//彭文曼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里尔克平生一部长篇小说,“一部真正现代的德语小说”,精装注疏版,囊括详细的注释+不同学者的解读

★《布里格手记》是诗人里尔克平生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步真正现代的德语小说”,中文版经由德语原文直译。
★《注疏版布里格手记》是中国学者在多年翻译、研究基础上对小说文本做了详细注疏,参考资料、注释和解读是小说原文篇幅的两倍,在国内和国际里尔克研究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
★制作精良,可研读,可收藏!封面烫金+压凹,背景为里尔克手迹,纹理鲜明,内文双色印刷。小32开,典雅精致又不失厚重。

展开
作者简介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杰出的德语韵律诗人,被奥登称为“17世纪以来欧洲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秋日》、《豹》,长诗《杜伊诺哀歌》。里尔克除了创作德语诗歌,还撰写小说、剧本以及一些杂文和法语诗歌,其书信集也是里尔克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尔克对19世纪末的诗歌体裁和风格以及欧洲颓废派文学都有深厚的影响。
陈早,女,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出版译著《布里格手记》(里尔克 著,华东师大版,2015,2019修订版)、《希腊化史:亚历山大大帝》(居斯塔夫&middot;德罗伊森 著,华东师大版,2017)、《逝物录》(尤迪特&middot;沙朗斯基 著,中信版,2020)、《<伊利亚特>和她的诗人》(卡尔&middot;莱因哈特 著,华东师大版,2021)等,并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28岁的丹麦破落贵族布里格,他浪迹巴黎,写下七十一篇札记。手记可粗略分为三大部分:布里格的巴黎印象、童年回忆,他对认知、写作、时间、存在和历史反思。小说的很多片段直接取自里尔克的书信和日记。在里尔克的原始手稿中,首末两节分别存在其他版本。这些原始材料国内至今还有没有译本,因此也会补充到正文之后。 本书是里尔克小说的注疏版,小说原文约10万字,注疏版总字数超过30万字,添加了大量研究文献和解读,有利于中文读者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理解里尔克的文学创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祖父之死

想到如今已空无一人的家,我就知道过去不一样。过去人们知道 ( 或者感到 ),死亡在自己内里,就像果子里有核。孩子有一个小小的死,成人有一个长大的死。女人的死在腹内,男人的死在胸中。人拥有死亡,它给人以特殊的尊严和静默的骄傲。
看得出,我的祖父,老宫廷总管布里格,还怀揣着他的死。那是怎样的一场死亡啊:两个月之久,响亮得能在田庄外听到。
对于这场死,狭长的老宅太小了,似乎有必要扩建厢房,因为老总管的身体越来越庞大,他不停地要求人们把他从一间屋子抬到另一间,倘若白昼未尽,却再也没有他未躺过的房间,他就勃然大怒。接下来,仆人、侍女和总围在他身边的狗就会成群结队地上楼,由管家带头,走进他亡母辞世时的屋子。房间与23年前她离开时一模一样,平日里谁也不准进去。现在这群暴徒破门而入。窗帘被拉开,夏日午后粗鲁的光搜查着所有胆怯、受惊的对象(Gegenst&auml;nde),在掀开的镜子里笨拙地折返回旋。人亦如此。女仆好奇得不知把手放在哪,年轻的侍者呆呆地盯住一切,老仆人四处走动,搜肠刮肚地回忆关于这间此时他们有幸入内的屋子可说的一切。
特别是狗,屋子里所有东西都散发着气味,呆在这里似乎让它们无比躁动。又高又瘦的俄国灵缇犬忙着在靠椅后跑来跑去,迈着长长的舞步,摇摇晃晃地从屋子这头走到那头,它像纹章上的狗一样站起身来,细长的爪子撑在白金色的窗台板上,把急切的尖脸和皱起的额
头探向院子,东张西望。手套黄色的小猎獾带着一切都似乎理所应当的脸,坐在窗边宽大的丝质弹簧沙发里。一只刺毛的大猎犬看上去闷闷不乐,在一张金足的桌边蹭着脊背,彩绘桌面上的塞夫勒瓷器于是瑟瑟发抖。
是的,对于这些失神落魄、睡意惺忪的物(Dinge)而言,这是段可怕的时光。发生过这种事情,某人冒失的手笨拙地翻开几本书,书中飘落出的玫瑰花瓣被踩烂踏碎;孱弱的小对象(Gegenst&auml;nde)被抓起来,打坏之后又立刻被放回去,有些拧坏的东西被藏在窗帘下,或是干脆扔到壁炉栅栏的金网后。不时有东西掉下来,闷闷地落在地毯上,或清脆地砸在硬木地板上,或这儿或那儿,它们摔坏了,刺耳地溅起,或几乎无声无息地裂开,因为这些物(Dinge)娇生惯养,经不起任何摔打。
若是有人想起来问问,这一切原因何在,是什么让这间被小心保护的屋子蒙受灭顶之灾,—那么只有一个答案:死亡。
大总管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middot;布里格在乌尔斯戈尔德的死。死亡溢出他黯蓝色的制服,躺在地面正中,纹丝不动。在他那张陌生的、再无人认识的大脸上,双目紧闭:他看不到发生了什么。最初人们试着把他抬到床上,但他拒绝,自打疾病长出来的第一个晚上,他就憎恶床铺。楼上的床也的确太小了,无可奈何只好把他放在地毯上;他也不想下楼去。
他躺在那,有人会以为他死了。暮色缓缓降临,狗一只只从门缝溜走,唯有那只面色阴郁的硬毛犬坐在主人身旁,把一只毛茸茸的扁平前爪搭在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灰色的大手上。现在连仆人们也大多站在比屋内更明亮的白色走廊里,还留在屋里的人不时偷看一眼当
中那堆昏暗的庞然大物,但愿那只不过是一件罩在腐败物上的大衣。
但还是有点什么。是一种声音,七个星期之前还没有人听过:它不是宫廷总管的声音,这声音不属于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它属于他的死。
如今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的死已在乌尔斯戈尔德生活了很多很多天,它对所有人讲话、要求他们。它要人们忍受它,要那间蓝屋子,要小客厅,要大礼堂。它要狗,要人们笑、说话、游戏、安静,它同时要求这一切。它要见朋友、女人和死者,它要它自己也死掉。它要。它要求,它尖叫。
入夜,不守夜的仆人们精疲力竭,他们想入睡的时候,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的死尖叫起来。尖叫着,叹息着,它咆哮得那么绵长、持久,连最初和它一起叫嚷的狗都沉寂下来,再不敢躺下,它们用细长、颤抖的腿站起,惊恐不安。当听到死亡咆哮着穿过丹麦辽阔的银色夏夜,他们就起床穿上衣服,像在暴风雨天那样,一言不发地围坐在灯旁,直到它过去。即将临盆的女人们被送到最遥远的房间、躺在最厚实的床铺里:但她们听到了,好像在自己腹中听到,她们恳求起床,苍白着走过长长的路,带着汗湿的脸去与其他人坐在一起。在这个时节产崽的母牛无助而沉默,有人从一头牛的肚子里扯出已长出所有内脏的死胎,因为它根本不愿降生。所有人都搞砸了白日的工作,他们忘了添干草,因为他们在白日里恐惧着夜晚,他们因太久的不眠和猛然的惊醒虚弱不堪、什么都记不起。礼拜日走进安宁的白色教堂时,他们祈祷乌尔斯戈尔德别再有什么老爷:这位老爷太吓人。牧师从布道台上大声讲出他们想到、祈祷过的一切,因为牧师也再无宁夜、再不理解上帝。钟说,有了一个可怕的竞争者,它整夜隆隆作响,即便用尽金属的气力去发声,仍不是它的对手。是的,一切都在言说它。一个年轻人梦见他走进宫殿,用粪叉杀死了仁慈的老爷。人们兴奋起来,最后他们过度冲动,甚至全都去听他讲他的梦,却未曾意识到他们是在判断他能否胜任此事。这个地方所有的人就这样感受着、谈论着,而几个星期之前他们还在爱着、同情着宫廷总管。然而,即便这样说,也不能改变什么。居住在乌尔斯戈尔德的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的死赶不走。它要来这里十个星期,也留了这么久。这段时间里,它比往日的克里斯多夫&middot;迪特莱夫&middot;布里格更像主人,它仿佛是一位国王,后来,永远,人们称它为恐怖。
这不是某个水肿病人的死,这是邪恶的、王侯的死,宫廷总管怀揣着它一辈子,用自己养大了它。一切在他平静的日子里无处施展的多余的骄傲、意愿和权力,都汇入他的死,这场死亡定居在乌尔斯戈尔德,横行恣肆。
如果有人要求宫廷总管布里格以另一种方式死去,他会怎样看待此人?他死于他沉重的死。

展开
目录

01. 巴黎印象
02. 噪声
03. 静寂
04. 学着看:“内在”
05. 学着看:脸
06. 主宫医院
07. 批量之死
08. 祖父之死
09. “自己的死”
10. 离家
11. 秋日清晨
12. “完满”
13. “构图”
14. 追问
15. 克里斯蒂娜&middot;布拉赫
16. 诗人&middot;渣滓
17. 塞纳河边的小铺子
18. 盲人&middot;残墙&middot;垂死者&middot;“祈祷”
19. 硝盐院
20. 所有丢掉的恐惧都回来了
21. 舞蹈病患者
22. 信稿
23. 夜
24. 贝多芬
25. 喂鸟人
26. 易卜生
27. 妈妈的恐惧
28. 英格博格和狗
29. “手”
30. 童年的病
31. 童话&middot;索菲
32. 镜前
33. 妈妈的死
34. 画廊
54. 伪沙皇
55. 大胆者查
56. 阅读
57. 贝蒂娜
58. 女人&middot;圣人
59. 卖报盲人
60. 苍白、变老的姑娘
61. 疯子查&middot;若望二十二世
62. 14 世纪
63. “既非在者,亦非演员”
64. 奥朗日剧场
65. 杜丝
66. 爱者
67. 爱超越死
68. 怪人&middot;萨福
69. 威尼斯的女歌者
70. 第三者 : 基督
71. 浪子未发表手稿 开头初稿
未发表手稿 开头二稿
小说结尾 初稿
小说结尾 二稿
附录
1903 年 8 月 18 日给莎乐美的信
孤独者片段
1907 年 10 月 4 日给克拉拉&middot;里尔克的信
1907 年 10 月 19 日给克拉拉&middot;里尔克的信
1908 年 9 月 4 日给克拉拉&middot;里尔克的信
1911 年 12 月 28 日给莎乐美的信
1915 年 11 月 8 日给洛特&middot;海普纳的信
胡莱维奇问卷(1925 年 11 月 10 日)
问卷 [……]
手记大事记
手记形式略述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