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尝遍江南味
郑迪茜
我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却没有一个地道的江南胃。
之前借着江南吃货节的机会,我第一次来到被誉为上海地标之一的锦江乐园。“上海第一轮”下的士林夜市一直都特别出名,还没来得及品尝其中来自成都、武汉、长沙和港台等口味多样的小吃,兜兜转转还是先落入了我最熟悉的江南味。
来自长三角14座城市的特色小吃“翻山越岭”而来,仿佛一条神奇的纽带,指引着人与一座城之间产生的交际错落;细致婉约、独具匠心的非遗和文创也在此交流融合,让人足不出“沪”,就能品尝到江南至味,感受江南美景和文化。
一走进乐园,古色古香的美食摊位就把人带入了江南街景之中,仿佛在乌镇、西塘等古镇上逛小吃街。从小到大,不知道去过多少古镇,但是游乐园和古镇的梦幻联动却是第一次。
闲逛了一圈,不由得被汤汁烧卖所吸引,烧卖外皮晶莹透亮,在腾升的水雾里若隐若现,让我忍不住一口塞进嘴里。皮薄汁多,肉质鲜美,这家“媌烧麦”不愧是平湖四代传承的老字号。心跳起伏,明显是“真香预警”。
与烧卖的清新雅致不同,黄山腊味更多的则是一份老成与稳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气候湿热,鲜肉不易保存,腌制的腊味成了江南人家的风味小吃。腌制的腊味是时间酝酿出的美味,能得到比鲜味更加醇厚的味觉体验。“这肉吃起来好香啊,即使是肥肉也不腻,”吃下一块腊肉的我惊喜地感叹道,“后劲也很足,感觉嘴里持久留香。”小时候和奶奶一起晒腊肉的场景也在我眼前徐徐铺开。味道是有记忆的,熟悉的小吃让人在异乡也能获得“安心感”。
吃着逛着,不仅能获得舌尖上的满足感,更能获得视觉上的新鲜感。白墙黛瓦的形象展示棚下,折扇、油纸伞、香囊等文创产品,将江南的韵味具象化,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味观赏。糖人制作确实蛮能体现民间趣味的,苏州相城的摊位前一圈人围着看作画的过程,大家的目光倒成了比糖更稠的黏合剂,一群人哄闹着,互动式的体验感让糖的味道变得更甜。
好奇的小朋友对这些卡通造型的糖人可完全没有抵抗力,舍不得吃又禁不住馋,舔上一口,就欢喜得不得了。看着晶莹剔透的糖人,总会让人回忆起童年,记忆中的甜蜜气息涌上心头。如今这些老行当渐渐搬离街头,便需要这种仪式感去留下这份温馨。
夜幕渐渐降临,“上海第一轮”下,舞台一点点亮起灯光,游客也逐渐聚集在主舞台周围,共同期待着开幕式。开场舞《品江南》一下就把人带进了美食遍布的江南街景之中;苏州相城的《阳澄卖蟹谣》仿佛大闸蟹的广告曲,让我忍不住发馋,特别想吃上一只肥美的大闸蟹;安徽大叔上台推介的毛豆腐,对我来说也是强有力的诱惑。江南道不尽的美味和吴侬软语的柔情在这场文化大餐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晚会落幕,天空飘起了小雨,摩天轮下灯火流光,氤氲的空气中弥漫着“烟雨江南”的味道。
美味犹在舌尖,细雨诗意了江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把这份江南意趣留在记忆里,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凭着熟悉的味道和画面,回忆起江南的美。
之前一直以为江南味道满足不了重口味的我,可如今看来,味蕾迸发出的乡愁是骗不了人的。来来往往、流连于此的游客寻着美味而来,载着余韵而归。今夜,谁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