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止于慈悲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5914327
  • 作      者:
    作者:吴云骊|责编:陈静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朴素书写者的张扬文字。

著名作家阎连科、李佩甫、张宇联袂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吴云骊,女,1972年10月生于河南省洛宁县。近年开始散文创作,发表《仰望父亲》《母亲淑兰》《婆婆雨平》等大散文系列作品,《母亲淑兰》获2020年度“莽原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以宏大叙事的厚重、细节描述的精微、烟火气息的生动、哲学思辨的深邃,和率真质朴、不事雕琢、沉郁洗练、充满野生力量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尤为难得,也代表了中原文坛散文创作的阶段性突出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为母亲们(跋)

 

迄今为止,我仍然只想做一个朴素的书写者。我最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仅仅是为了写下我的母亲。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血液、禀性乃至容貌里,都带着母亲的影子。甚至有一天,当我从一面镜子前一闪而过看到自己,恍然就像看到了母亲,似乎母亲的灵魂,在她离世之后又住进了我的身体,似乎这场从一出生就开始的离别,在终点又回归来处。

然而我生命中如此重要和敬爱的母亲,天地间如此美好的一个人,她留在世间的痕迹越来越淡了。母亲去世三年后的清明节,我在故乡陌生的田野里跌跌撞撞地来回奔跑,竟然许久找不到母亲的坟。在青麦与黄花之间,母亲的坟小小的,几乎已经和黄土融为一体。

而且,母亲也极少到我的梦里来了,我忘记在她的诞辰和忌日里祭奠,她也不再托梦于我了。她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维度不断地消失,直至消失到似乎从未来过。而我所能做的,只是用文字书写她,好让她被世界遗忘得慢一些。这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文字也一样,但有些文字比短暂的生命和记忆会长久些。

在母亲之外,婆婆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在2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婆婆深切地影响了我。我是在她坚定、温暖、粗枝大叶、泥沙俱下的爱和扶持下,被挟裹进苦乐杂糅的烟火人间,有了应对凡俗人生的勇气。我把从母亲的心火之中积攒的热量,用来照亮婆婆的下半生,对她付出了比母亲更多的心血,也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婆婆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上大学,没能像个读书人那样地生活。她热爱读书,也看重写文章的人,生前曾经多次想写写自己的一生,皆因力不从心而放弃。婆婆三周年之际,我为她写下了那篇纪念她一生的文章,倘若她在天有灵,是会开心的吧。

因为母亲和婆婆,我对天底下所有的女性都多了一份敬爱和悲悯。我书写的既是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代人的母亲。我试图为母亲们画像,却又深感力不能及。

去年,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厅,我在一尊明代彩绘木雕菩萨坐像前静默良久,在无言的对视之中,泪水一层一层地从心间涌上来。

和其他低眉垂目的佛像不同,这尊菩萨是抬头仰望着的,眼睛像是望向浩渺的虚空,又像是回望着遥远的来处。她似乎刚刚从疲累的人间走过,匆匆坐下,微微向上举着残缺的双手,还来不及像一尊佛那样气定神闲,眉目间仍然带着对苦难的记忆,和超越苦难之后对众生的慈悲和怜悯,甚至这怜悯里,也包含了她自己。

这是一尊人间佛。这是一尊母亲的化像。千百年来,母亲们就是以这样的慈悲、宽恕和怜悯,超越了苦难,温暖着人间。

从女娲补天开始,女人就以母性的力量弥合破碎的世界,让万物得以生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千千万万的母亲们,像层层叠叠的浪花奔赴而来,她们生养、哺育和死去,以纯洁、善良、宽和的品性,对世间付出了所有的爱和柔情。

而这个世界回报母亲们的,却是太少了。应该承认,在文明的进程中,赋予女性的爱和自由在很多时候是缺席的,对女性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禁锢,反而常常成为某个所谓文明时代的祭礼。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导力量的男性世界,无形之中对女性具有了原罪。

时至今日,女性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女性的觉醒与女性力量的崛起,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突出,仿佛与有史以来女性所受到的压迫的累积相对称。这必然会产生一种激烈的能量,就像沉默的地壳发生地震和火山一样,会改变世界的样貌。

然而,我并不赞同女性世界与男性世界的对峙和敌意,某种程度上,极端的女权主义对女性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伤害。我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日趋美好的世界,将摒弃“男人与女人”的对立和臣服,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敬重、爱护和喜悦。

一个人的心智成长往往会有这样的轨迹,即在成年之后,男性会逐渐增添母性的柔和,女性会逐渐生发雄性的力量,从而趋于形成雌雄一体的完美人格。假如个体的人的成长,可以作为整个人类成长的隐喻,那么,人类文明史在新的进程里,也或将形成一种雌雄一体的完美和谐。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切、最无声、最漫长,也是最具自我反省意识的一次革命。

我之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止于慈悲》,是因为觉得,慈悲既是生命底色的下线,也是精神修为的上线,是人性中最卑微的,也是最高贵的。但慈悲不是柔弱,相反,慈悲是最具力量感的,是在包容一切、宽恕一切的同时,能让所有的恶和苦,都止步于慈悲、化解于慈悲,被慈悲所度化和超越。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写完母亲们之后,我将止步于此,不再歌颂美德和苦难。在女性的新纪元里,她们将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也将让生命释放出更多的、令人惊奇的华彩。

最后,感谢我的父亲,他一生对文学的敬仰,无形之中为我埋下了一颗亲近文字的种子。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结实的种子,以至于深埋了这么多年,依然可以发芽和生长,可以让我在父亲暮年之时,送给他一个小小的、令他感到幸福的礼物。

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来,他们小范围内的不吝赞美和爱护,让我保持了对文字的信心与热爱。

感谢河南文艺出版社的本书编辑陈静先生,是她的鼓励和热诚帮助,促成书稿的付梓出版,并有幸得到我深深敬重的作家阎连科、李佩甫、张宇三位先生的肯定。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展开
目录

辑一 止于慈悲

母亲淑兰

仰望父亲

婆婆雨平

憨子叔张宇

死亡课

镜中白发已数丝

灵魂之嗓

阿宝

你是一个多么乖的孩子

从一团面开始的世界

人间烟火

陷落的城池

终结于一只猪蹄的自杀

和不幸擦肩而过

乡村诊所

青苹果,红苹果

 

辑二 草木为友

临河而居

田野断章

我听见麦子在呼唤

荒凉的庭院

游走在田野上的童年

洛阳气质

老君山

初识万佛山

 

辑三 肉身清醒

婴儿

我用身体温暖整个夜晚

我的手指

黑发

我的牙齿

让一团面醒一会儿

 

辑四 敬畏文字

 

文字的质感

敬畏文字

理解曹操

解读关羽

智者鲁肃

韧性的泪水

人中吕布

那开在尘埃中的花

美丽的祭品

在春天,怀念一位诗人

沉淀在血液里的墨香

艰难的回归

执着的父亲

 

辑五 水墨丹青

书法的气质

——郭朝卿书法探微

每一种艺术都有精神的故乡

——写在《约定》展之前

情寄辞赋间

——记谭杰先生

从西岭到故都

——《李滔剪纸》序

初识《汝南王》

——《约定》画册序

书法之美

——李孟渊书法浅评

书写是一种修行

——《黄越祖书法作品集》序

喧嚣与静默

——段秀苍画评

 

为母亲们(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