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人的浪漫(2022中国杂文精选)/太阳鸟文学年选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5106683
  • 作      者:
    编者:李建永|责编:高丹|总主编:阎晶明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著有《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鲁迅到五四》《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等十余种。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曾获冯牧文学奖、花地文学榜金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2022年发表于各重要文学刊物上的杂文作品,关注青年话题,关注社会热点,富于知识性,富于思辨性。所选杂文议中有叙,叙中有议,观点新颖,笔锋凌厉,鞭恶扬善,向上向美,思想深刻而见解精辟。
展开
精彩书摘

年轻人的“油腻感”从何而来

◎ 刘巍巍

“萝莉脸,魔鬼心”“年龄不大,套路不少”……过去常被用于形容中年群体的“油腻感”一词,近年来逐渐向低龄人群扩展。甚至一些○○后也开始吐槽,不少同龄人已经变得“油里油气”。

部分青年八面玲珑、世故老到的“油腻”背后,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主动妥协,还是精致利己主义下的自我迷失?

“油腻危机”跨越年龄、跨越性别

“爱搬弄是非的人,即使年纪轻轻也会生出一张油腻嘴脸。”江苏南京一位资深媒体人说,“在午餐时间或者上班无聊的空当,总有那么几位同事在论人是非,谁谁谁是关系户、谁谁谁工资奖金多少、谁对谁态度暧昧……嘴碎,爱打探别人家长里短,像个大‘油田’。”

一些老成世故的年轻人,亦被蒙上油腻的阴影。白领“悄咪咪”说,单位一位刚步出校门的大学生,“叼着小烟、背着油头,讲话老练粗放,领导一个眼神,马上会意,领导一个话头,立刻马屁送上,流露出浓浓的社会人气息”

还有一种讨好型人格群体,无论别人让他做什么事,他都说“行、好”,随便答应别人要求,私底下却又怨气很大、抱怨不止。这种不敢拒绝、不敢得罪人的态度,同样散发着油腻感。“你跟她刚认识,就叫你‘亲爱的’,还会很自然地跟你手挽手,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人害怕。”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韩雯静说。

人的油腻感与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下,世故的社交套路呈现低龄化趋势,以讨好别人作为自己处事立场而萌生油腻倾向的年轻人与日俱增。他们智商高、反应快、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利用社交达到自己的目的。

身在江湖,身不“油”己?

“油腻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难以准确界定,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形象上由饮食过量、应酬变多、形体发福导致的外在油腻;另一种是内在油腻,因性格、价值观引起,看起来滑头、精明、世故。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年轻人身上挥之不去的“油腻感”?

对利益的精确算计,是走向油腻的开端。行事前先权衡能否为自己带来利益,如果有好处,会想尽一切办法占有,包括运用华丽的言语、阿谀奉承及其他不同寻常的手段;在得到利益后,则会千方百计地掩饰或者用漂亮的外衣去包装。“他们利用自己的高情商、高智商,寻找着社会秩序中存在的漏洞,用高超的人际手段以最小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走捷径达到目的。”韩雯静说,久而久之,功利虚伪的假自我凝固成一个油腻的外壳。

虚荣,是酝酿油腻的催化剂。一些年轻人在虚荣心的操纵下,失去了当初清纯通透的模样,身上开始散发出庸俗市侩的气息,比如看似“凡尔赛”的晒房、晒车、晒包、炫富、“炫父”等,凡事皆要得到最好的方才罢休。苏州一位外企高管潘捷认为,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荣心,我们要控制好它,不能任其滋长。当一个人眼里只有自己时,眼神会变得浑浊,目光会变得贪婪,行为会变得油腻。当然,这种虚荣的催化剂与社会的价值导向偏差有着密切关联:如果自身的价值,不得不依附于一些外在条件才能被看见,年轻人自然会学着使用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并将之推而广之。

简约在手,油腻赶走

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累的是自己的心,失掉的是生命所赐予的纯粹与可爱。

有人说,人最好的状态是,脸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三五岁,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三五岁。

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人,内心越是丰富;反之内心空虚,才要装出一脸世故。很多看起来云淡风轻、不油腻的人,并不是傻白甜,而是内心丰盈干净,没必要装模作样地讨好别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懂世故而不沾染世故,是一种成熟而高级的善良。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保守干净的语言和安静的微笑,不搬弄是非,不论断别人,会自带一种最难得、最朴实的通透感和高贵感。

不要停止学习、阅读和成长。保持阅读习惯和好奇心的人,会越来越脱俗,越来越优雅。再青春靓丽的外表,如果没有内在智慧和底蕴的支撑,很容易让人乏味;没有精神世界的人,只能从家长里短中找寄托,在琐碎的庸常里刷存在感。

时尚界常会提及一个万能公式——Less is More,同样适用于社会交往中,意即“简约在手,油腻赶走”。如果自身不擅长社交,也不必如临大敌,那就在生活中把人际圈子变小、变简单,在工作成绩、精神修养上往上提,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纯粹的状态。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003 网络时代的小孩们 秦文君

007 恐婚,一种悠久的文学传统 苗 炜

014 读懂“‘○○后’整顿职场”这个“梗” 逯海涛

017 年轻人的“油腻感”从何而来 刘巍巍

021 精致露营,玩腻了没? 贾静晗

024 压岁钱与“财商教育” 然 玉

027 年纪轻轻,说话怎么“乙里乙气” 白简简

030 不必太在意朋友圈里的“晒” 蒋 萌

033 “二舅”为什么能治愈我们 徐 晨

036 “摸鱼”理论 青 丝

039 这样的评语,在如今的《家校联系册》上恐怕很难看到了 郁 土

042 多一些“现实主义”,少一些“现实题材”标榜 韩浩月

045 高考,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俞敏洪

049 好好说话,也是一种服务水平 杨 悦

051 “薅羊毛”也要守规矩 维 辰

053 “真香”与“塌房” 阿 蒙

055 做自我的雕刻师 舒辉波

059 钱有什么用? 张建云

061 环视教材的正面、侧面和背面 丁以绣

第二辑

067 就差一点点儿 蒋子龙

071 断簪与侘寂 桂 涛

073 你了解自己吗? 刘荒田

076 废话训练 吴玲瑶

079 扯淡碑前说“扯淡” 王瑞来

083 蛇蝎与鲜花 尤 今

086 瓦伦达心态与蝜蝂之累 齐世明

089 虚幻的美味 李国文

093 脆弱的朝珠 肖复兴

096 曹操的两位夫人 张 婕

101 更要善读“无字”之书 秦德君

104 大坏蛋和小坏蛋 骆玉明

109 油炸鬼的头面以及其他 胡竹峰

112 《围城》中的“酿醋术” 韩石山

115 外祖母的智慧 郁喆隽

117 贾岛的“剑客”精神 陈大新

120 氍毹之恨 王俊良

123 难解“杯中味” 司马牛

125 “穷”与“达”与“隐” 顾 农

128 无聊的“细节” 司马心

130 特权与侥幸心理 张 希

132 体肥与心肥 满 观

134 鲁仲连之识 郑殿兴

137 淡可解浓 关 巍

139 渡人•渡己 张燕峰

141 如此“挑剔”为哪般 赵 畅

144 向前走和走在前 石 兵

146 “帽子谈” 方 闵

148 以貌取人,圣人也有遗憾 于国鹏

154 谁道“未老莫还乡” 汤世杰

158 信用的三维立体动能 刘云生

161 略说志业、事业与职业 胡晓明

167 一次失败的阅读表演 郭祯田

170 名片碎碎念 查理森

174 中秋应节戏的变迁 陈 均

178 王敦的唾壶 曲建文

181 煎字服 高自发

183 芦苇的勇气——读书三题 李 荣

194 找准定位 陈启银

197 越笨越聪明 王 伟

200 服饰与城市的相互塑造 沈嘉禄

203 钱锺书读中西“对牛弹琴” 杨建民

206 在古诗词中知人论世 方笑一

208 寒号虫 戴美帝

210 方正尺度 吴海涛

第三辑

215 中国人的浪漫 韩少功

221 说不尽的阿Q 陈漱渝

224 又一次人文主义的觉醒 张锦枝

229 说尊严 云 德

234 远看鲁迅 蒋元明

236 风的声音 孙道荣

240 向善而行,权衡与选择的智慧 朱国平

243 文言文有用还是没用 林少华

246 沉默也是一种声音 林贤治

250 “三不负”主义 唐翼明

254 惑与祸——读《狼三则》所想到的 陈章联

257 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 卞毓方

260 书法与骨气 钱德年

264 名与实 陈 锋

269 读书的方法论 喻 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