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树大山河远/读者丛书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6055434
  • 作      者:
    编者:读者丛书编辑组|责编:张菁
  • 出 版 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树大山河远,选文严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为指导

通过此次阅读,读者不仅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且从内心深处感受中国文化的自信。


本书内容来自“中国期刊经典品牌”——《读者》杂志精选

《读者》杂志善于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之首,亚洲期刊排名之首,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经典品牌”。


甄选中国一线作家精粹,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

囊括季羡林、郭沫若、莫言、余秋雨、毕淑敏、王蒙、三毛、阿来、席慕蓉、苏童、梁实秋、余光中、郁达夫、林清玄、余华等著名作家的一席美文饕餮。


展开
作者简介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自创刊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锤炼,绵绵不断,传续至今,依然光耀夺目,它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融合,又在传承中走向更广阔的的世界。《树大山河远》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为指导,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收录沈从文、陈忠实、钱穆、杨绛、于坚、冯骥才、蒋勋等名家作品64篇,是一本宣传文化自信的通俗读物。

展开
精彩书评

如果把满山的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流水青天,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

                                                            ——于坚《登泰山记》


    于天地之间,笔、纸、水进行着神秘的交流,墨录下它们的对话,这一切,再加上砚的话,我以为它们是中国从古至今最有才情的文艺社团了。驾扁舟一叶,上能追溯宇宙洪荒,垂钓丝一线,下可探寻鳞潜羽翔。笔纸为扁舟,水墨作钓丝。

                                                              ——车前子《水墨》


我常常想到这个画面:李白独自一人在花前月下喝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相信那种美是其他民族没有的,那是惊人的生命的美学,是我们的文化历练出来的最动人的部分。

                                                ——蒋勋《我们有惊人的美学传统》


展开
精彩书摘

水墨

车前子

古代画论有“墨分五色”的说法,其实这是水的功德。像风穿行于藤蔓之间,使藤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地错落变化,水使墨枯湿浓淡起来。

于天地之间,笔、纸、水进行着神秘的交流,墨录下它们的对话,这一切,再加上砚的话,我以为它们是中国从古至今最有才情的文艺社团了。驾扁舟一叶,上能追溯宇宙洪荒,垂钓丝一线,下可探寻鳞潜羽翔。笔纸为扁舟,水墨作钓丝。那驾舟人呢?那垂钓人呢?陈子昂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只有水在高处,墨才能留住水淡然的梦痕。水像少女,当她通过墨被表达出来时,我们看到的也就是叫“墨”的这位新娘。

我喜欢的墨,并不很黑,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最好能有一丝青气,青气隐隐泛出,清风顿生腋下,不需连饮七杯茶。据说“刑夷始制墨”,人搞发明是为了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说,是需要促生了墨的发明。发明者,无非是这种需要的代名词而已吧。但墨的发明,其

中似乎还有一种宇宙观在眼波流动。

白为阳,黑为阴,黑白相因为阴阳,也就分明。墨书于纸,符合《道德经》中的“道”,“负阴而抱阳”,对于纸来讲,是负墨之阴;对于墨而言,是抱纸之阳。韩愈“文以载道”,沈德潜“温柔敦厚”,这两人虽以儒学行世,却不料纸墨使他们悄悄入了老子法门,看来儒与道,只是一句话的两种说法。

阴阳都在这里,五行更是座无虚席,而墨本身就是这么一个世界。松林里,苏东坡和他的儿子苏过砍着松枝(木)。斧头(金)一下接着一下,苏东坡后颈的肉褶子里,汗已涔涔,他停下斧头,苏过看看父亲,使劲地挥了几挥,也把斧头搁到脚边,“不如归去”,布谷叫了。苏东坡说:“总不能把一座松林都砍回家去,也要让以后的人们有墨可造。”他驮上一捆少一些的松枝,东坡已老。苏过驮上一捆多一些的松枝。一大一小两捆松枝在路上移动。他们可以烧烟(火)制墨了。烟积一层,如灰如尘(土)。聚烟和胶(水),一锭一锭墨就这样成了(这当然是一种省事的记叙,为了戏说墨本身就是个五行小世界。读《墨法集要》后知道,制墨的工序烦琐得像解方程式)。就在这时,余烬雄起,烧去半壁房子。苏过很是沮丧,东坡于一旁说道:“不要紧,不要紧,墨成便好。”

水与墨的关系的确有趣。水在暗处,水像格律,在这格律内所填的词句一如墨迹,这墨迹无处不映出水之格律的粼粼波动。有时候我想:笔、纸、水、墨,既是物质,又为精神,它们融洽,就转换出另一种精神—东方—被纸笔想象过的水墨家园。

(摘自《读者》2016年第21期)


展开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001 美是回来做自己 / 蒋 勋 

004 孔子老师 / 吴甘霖 

011 登泰山记 / 于 坚 

017 脚印 / 王鼎钧 

021 水墨 / 车前子 

023 都江堰 / 余秋雨 

029 长城记 / 祝 勇 

033 回望盛世 / 冯骥才 

037 从洛阳花到醉翁亭, 他为中国文人构建了两个精神故乡 / 潘向黎 

043 生命里最纯粹的东西在闪光 / 北溟鱼 

049 “药神” 与“神棍” / 关山远 

053 茶圣陆羽 / 拾 遗 

060 留取丹心 / 关山远 

066 记录的力量 / 涂子沛 

069 四合院: 中国的盒子/ 洪 烛 

072 我国古代的“成人” 观/ 郝 耘 

074 诚信与利益/ 梁小民 

076 车·马·三生石/ 潘向黎 

079 “致良知” 的境界/ 青山闲人 

083 从一本 《史记》 开始/ 德川咪咪 

087 我们有惊人的美学传统 / 蒋 勋 

090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祝 勇 

094 《千里江山图》 究竟妙在哪里/ 廖尧震 

099 如果历史学家集体闭嘴/ 穆 涛 

102 树大山河远/ 刘醒龙 

107 敦煌艳阳下 / 朱丽丽 

111 一个王朝的复现 / 王新春 

118 天下透明 / 马伯庸 

122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节选) / 胡晓明 

126 我们的祠堂 / 周 伟 

130 文字和我们的生活 / 李少威 

134 丝路印迹 / 刘 宁 韦元山 

139 推己及人 / 钱 逊 

142 庄子: 逍遥的贤者 / 李清泉 

145 慢 / 李 娟 

149 那些月下行吟的诗人 / 程应峰 

152 儒家的仁、 智、 勇 / 陈 琦 

155 看不见的含量 / 韩 垒 

157 春天, 一定要让风筝放你 / 王开岭 

161 留将一面与梅花 / 李丹崖 

163 崇尚简单 / 国 风 

167 一生知己是梅花 / 齐 夫 

170 语言的力量 / 关山远 

173 我的秦腔记忆 / 陈忠实 

175 元宵观灯 / 沈从文 

178 明明德 / 张丽洁 

181 水上行路 / 毕飞宇 

184 光与影 / 北 岛 

188 落霞·落英·夜半钟 / 潘向黎 

191 纸上的李白 / 祝 勇 

194 面对权力的父与子 / 关山远 

198 造园与造人 / 王 澍 

202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 / 蒋 勋 

205 身边的优雅 / 崔修建 

208 家书里的爱与怕 / 海 欣 

213 无非求碗热汤喝 / 张佳玮 

216 孔子赞赏的“中庸” / 骆玉明 

219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 李敬泽 

222 人不炼, 不成器 / 杨 绛 

224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 钱 穆 

228 历史, 让我们看见 / 鲍鹏山 

232 衣食大义 / 汪 朗 

235 带雨的韭 / 陈思呈 

237 万古江河 / 许倬云 

239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