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心而行(王阳明)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478863
  • 作      者:
    作者:梁洪涛|责编:白涵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洪涛

河北成安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居河北廊坊。涉猎广泛、擅长文史。创作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数百篇,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等刊物。

读书期间便深感阳明心学博大精深,是500年来中国人的精妙智慧,可以修炼内心,解决人生诸多问题。因而,精研阳明智慧与心法多年,著成此书,从细处着笔,更客观、全面地再现王阳明向心而行的过程。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王阳明的传记。书中,作者引入更多的史料和观点,不吹不黑,回归到常人、凡人的角度去写王阳明。不刻意美化、不强制拔高,深刻挖掘王阳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再现他性格中的瑕疵,以及为人处世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讲述心学的核心理念时,作者在文字中灵活运用生动的案例,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心理变化等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同时结合当下进行深入分析,见微知著,讲透王阳明智慧和心学的精髓之处。不仅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同时也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百炼筑基 圣心多涤
没有状元之才的父亲王华,难有天纵奇才的儿子王阳明;没有王华特殊的培育模式,也不会有影响后世的阳明心学。重新审视王阳明的童年,会发现他的家庭教育相当关键,而父亲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

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十五日早,一支特殊的队伍在紫禁城内行进。他们一律穿着镶黑边的宽大襕衫,有的白发苍苍,有的稚气未脱,但在金黄琉璃瓦的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着一层诚惶诚恐。
这些贡士的目的地是奉天殿。稍后那里将举行殿试,万岁亲临,重臣监考,一朝得中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门生。
会试成绩第三十三名的王华,就趋走在贡士队伍中间。此刻,他没料到自己会是这次殿试的状元,更不曾料到自己将来会是“帝师”。他唯一确定的是,这是自己多年科考之路的最后一站。
百余年来,王氏族中,王华是第一个走进紫禁城的人。没有人不激动,没有人有理由不感慨……
纵是天才,路也崎岖
王华,字德辉,行二,哥哥王荣,弟弟王衮。兄弟三人的名字加在一块儿,就是其父王伦“荣华富贵,公卿满门”的愿望写照。
哥仨当中,王华最受父亲王伦器重,只因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过耳成诵。诗礼传家的门第得了这么一个天才儿子,王伦自是欣喜,誓要让他在仕途大展身手——王氏家族很渴望一个功名。
王伦字天叙,生性洒脱,人称竹轩先生,生平最喜书、竹、琴。书籍之最爱是《仪礼》《左传》和《史记》。翠竹栽满院,琴在幽篁弹,加上清风朗月,配上王伦的歌诗讲史,一派逍遥景象。在当时的人们眼里,王伦简直就是陶渊明一般的人物。但王伦的心性远比陶渊明复杂,他自己追求隐士之风,却要求儿子走功名之路,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是人之常情。
大明朝开国百年,社会已然稳定,世风早就转变,耕读不仕的门风不再适用现实情况,科举已经成了必然选择——科举是平民百姓进入官场的唯一正途,也将是王氏一族发展、强大的有力保证。此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何妨子孙追求千钟粟?所以,王伦一点点打破了祖上耕读传家、隐耕不仕的传统。
王伦给王氏子弟讲得最多的就是《后汉书》中《逸民列传》和《列女传》提到的那个王霸的故事:
“东汉初年,太原有个贤能之士叫王霸,他生性恬然,立身高洁,志向坚定,从不趋炎附势,宁愿隐居乡里,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光武帝刘秀连番征召他入朝为官,王霸就是无动于衷,宁肯吃糠咽菜、箪食瓢饮,也要享受高贵的清贫之乐。
“相反,王霸的好友令狐子伯却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庸的人生道路——入仕为官。几年之后,令狐子伯的儿子也学而优则仕,年纪轻轻就当了官。某日,令狐子伯派儿子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拜访王霸。
“当令狐公子一行抵达王霸家门口时,那副盛大排场自然让农夫们瞠目结舌。王霸的儿子当时正在田间劳作,听说家里来了客人,
扔下农活赶了回来。万没想到,没见过世面的他一见令狐公子,顿时手足无措,像个孩子似的,连头都不敢抬。
“待令狐公子告辞后,王霸一声长叹,清高之态全无。他沉思良久,对妻子说:‘令狐公子相貌俊朗,衣着光鲜,举止大方得体。再看我们的儿子,蓬头垢面,不知礼数,畏畏缩缩,一点风度也没有,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听完故事,王家子侄大都茫然不语,唯有王华朗声说道:“儿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是父母先祖的耻辱;父母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是儿孙后辈的耻辱。”
王伦轻抚着王华的后背,说道:“咱们王氏门楣的高低都扛在你的肩上了,好好用功,莫负了你这颗读书种子!”
世间聪颖人不多,好学者亦少,既聪颖又好学者少之又少。偏王华就是这样的人,求学举一反三,读书如饥似渴,乡人皆视其为神童。但只有王华自己知道这个“神童”之名背后是怎样的艰辛。
在功课上,王华比同龄人做得多,要求也高。小伙伴们才开蒙,他已开始读四书;别人刚读四书,他已经看五经了。王华喜欢《左传》,可父亲偏偏要他多背《尚书》——这本书晦涩难懂,看着难受,读着聱牙,更不消说背诵了。可只要他放松一点点,或读书任务完不成,父亲轻则竖眉,重则打手,毫不随和。王华当然也闹脾气,但他闹脾气的方式很独特,不是跟父亲吵闹,而是跟自己较劲,难背的书使劲背,悟不透的反复看,直到完成目标才罢手。
王伦每时每刻都关注着二儿子,他喜欢儿子读书,又怕他读成书呆子,所以格外注意在为人处事上教导儿子。家族邻里的事,他时不时跟王华说说;交游乡宦,他经常带上王华;至于人情世故,他也总要反复叮咛。
在父亲刻意训练下,王华的情商与心智远超同龄人。
有一次,王华在村外河边玩耍,远远地看到一个醉汉在河边洗脸,随手将一个布囊扔在草地上,而后踉跄远去。王华走近时,那个醉汉已然走得很远了。他打开布囊一看,里头竟有几十两黄金。这在当时可谓一笔巨财!王华四下里看看,略一思索,拿起布囊放到浅水中——那里有草丛挡着,别人根本发现不了。而后,他便坐在河边等待。
王华心思缜密:如果把这笔意外之财拿回家,就有了昧金的嫌疑;若拿着这笔钱财等待失主,太过显眼,万一被居心不良的人盯上,不仅金子保不住,自己的性命也会有危险;把这个布囊放入水中,既能保证这笔钱财在自己视线之内,又能保证自身安全。
天快黑的时候,那个醉汉一路寻来,待到河边一看,空空如也,不禁放声大哭。王华没有着急上前,而是仔细观察了许久,直到确定此人是失主无疑,才把河里的那个布袋指给他看。那人从河里把那个布袋拿出来细瞧,感激得连连作揖,又掏出一锭金子给王华,以示感谢。王华推辞不受:“这一袋子金子我都不拿,怎会要你那一锭金子?”说完便转身回家去了……之后,王华拾金不昧之名传开。
后来,王华拜名儒钱希宠为师,入了县学。钱先生先教王华练习对句,不足月余,王华便完全掌握。先生接着教他作诗。学诗仅仅两个月,王华诗文精进,文采斐然。于是,钱先生又教他写文。仅几个月之后,王华的文章水平就超过了县学所有学生。钱先生不得不感叹:“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博学精进,照这个节奏,很快我就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然而,让钱先生吃惊的不只是王华的才气,还有他的定力。
一日,县令来学塾视察。同学们一听是县官大人到了,都感新奇,纷纷丢了书本,一股脑儿地跑了出去,夹道围观欢迎。唯有王华稳坐不动,读书不辍。
钱先生见状,问王华道:“你为什么不出去看看呢?”
王华答:“回先生,县令也是人,有什么可看的?”
钱先生摇头,“他是一县之长,不是一般人。如果大人到教室巡察,见你纹丝不动,会认为你不懂事,极有可能会训斥你态度倨傲的。”
王华回道:“读书才是学生正业,大人怎么好意思训斥干正事的人呢?”
只这一句,便让钱先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华十四岁时,与亲朋子弟到山里龙泉寺寄宿学习。到达寺庙第一天,王华便给自己定下日课,每日课业按时完成。自此,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极少操心学习之外的事情。
龙泉寺位于余姚龙泉山,始建于晋代,背山面水,殿阁林立,环境清幽,算是一处胜境。既是寺院,便有禁忌,僧人告诉这些学生,旁边的蟠龙阁中经常闹鬼,让他们收敛言行,不可胡闹。学生之中的富贵子弟丝毫没有敬畏之心,不但戏神骂鬼,还捉弄僧人,惹得人神共怒。之后,寺庙之中接连两晚都发生了灵异事件,学生中不断有人倒霉甚至受伤。这让其他学生大惊小怪,心神恍惚,以致狼狈奔逃,只有王华稳如泰山。
僧人们大感惊异:一个小娃娃哪儿来的这般定力?鬼神都不能让他害怕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僧人们接着装神弄鬼吓唬王华,比如扔石头、掷瓦块、半夜捶墙、摇床,可这少年依旧心在圣贤书。僧人们见这些方法都不管用,便趁着狂风暴雨、惊雷闪电时搞恶作剧,想把王华唬住。可不管他们怎么闹,装鬼也好,扮神也好,王华都不为所动。
僧人们只好摊牌,当面问王华:“你真不害怕吗?”
王华反问:“害怕什么?”
僧人说:“当然是妖怪了。”
王华再问:“妖怪什么样儿?”
僧人生怕王华不害怕,便细致描述妖怪生得如何恐怖。
王华笑问:“鬼神向来飘忽不定,你们竟然如此清楚。莫不是‘来说鬼神者,便是弄鬼人’?”
众僧连连摆手,矢口否认。
王华正色道:“你们是如来弟子,寺庙是清静之地,妖邪出没,你们应当惭愧才对,为什么如此兴奋,津津乐道?依我看,鬼怪不在庙中,而在你们心中。”
一干僧众如被当头棒喝,面面相觑,哑然失声。
《礼记·大学》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王华看来,无论是僧人还是身边的同学,心都不在正事上,修行的不专心,读书的不用心,鬼神自然会来搅扰。
王华的事迹渐渐闻名于文人雅谈、街谈巷议……王华又以文章赢得当地官员的赞赏,得“龙山先生”的雅号。一时间,各地都纷纷出重金聘请他为塾师。
当时大宗族的子弟要读书,都希望找到一位德才兼备的良师,而当时的读书人,尤其是家境一般的儒生,在科考之前也都愿意去做塾师,一则可以挣钱养家,二则可以教学相长。
王华在准备参加乡试之前就被聘到祁阳,在某大宗族做塾师三年。三年后,王华告辞,准备返乡备考乡试。
在他临走前,主人家在祁阳当地一座湖心岛上设宴送行。湖心岛环境清幽,酒席之后,众人纷纷告辞。王华酒醉起身时,突然发现主人、宾客都不见了,门一开,却进来两个妆容俏丽的女子,她们拉拉扯扯就要服侍王华就寝。
原来,这是主人以及好友们设的局。王华年纪轻轻,却品学兼优,定力超强,大家想借机考验他一下。王华吓了一跳,急忙开门往外走,却发现船都被划走了,湖心岛上就剩下他和两名歌妓。
一瞬间,王华想到了宋朝的二程兄弟。兄长程颢,为人洒脱,在宴会上与歌妓们说笑唱闹;二弟程颐,面目肃然,威严端坐,与环境格格不入。散会之后,程颐责怪兄长道:“你太轻浮了,怎么能同歌妓那么亲近呢?”不料大程却道:“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想着她们?”王华自忖潇洒不如大程夫子,严谨比不上二程夫子,更不相信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躯,索性把门板卸下来,以门当筏,以手为桨,冒险划出了湖心岛……
童年时金钱迷惑不了,少年时鬼神恐吓不了,成年后美色引诱不了,王华像闯关一样,一步一步塑造自己的心性。
然而,身负厚望的王华屡试不中。从二十余岁参加会试落榜起,王华的功名之路便开启了“坠落模式”,身上的光环似乎也被吸入命运的黑洞。
王华像所有落榜者那样,深感惭疚、耻辱,心中愤懑、迷茫,他不再吟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是把书袋丢入江中,黑夜独坐,遥望渔火发呆,直到长夜将尽,朝霞灿烂。
就在黎明到来的那一瞬间,郁闷无比的王华突然体会到了命运的本来面目——命运就是天地。天地有多广阔,命运就有多难测。天地有多复杂,命运就有多复杂。天地是合理的存在,命运也是合理的存在。人有什么资格怨天尤人?倒是人,怨天尤人,格局会越来越小。比如自己,只盯着科举成功,目标倒成了深坑,自己再也走不出来了。孔子周游列国,何尝成功?孟子游说诸侯,其志难行。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贤成圣。读书人就算不能鱼跃龙门,也应该脚踏实地,怎么能像赌徒那般计较、愤恨呢?


展开
目录

序 章 向心而行 浴火而成

第一章 百炼筑基 圣心多涤

纵是天才,路也崎岖

别样童年,心学序曲

有父如师,鞭策终生

第二章 见猎心喜 十年彷徨

成婚当天失踪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仁者心动

山重水复阳明路

第三章 事上练心 务实归真

接过“烫手山芋”

行路难

伯安终于变心安

第四章 投身入狱 对境磨心

三试身手,一肩担当

重量级的朋友与重量级的对手

道不远人

廷杖之下

第五章 问心叩道 选择流放

佯装投江以求隐

武夷山上卦“明夷”

此地一为别

贬谪之路,诗意之旅

第六章 龙场悟道 心即是理

蛮云瘴雨好修心

龙场悟道

师心自用

人生无常道有常

第七章 大道印心 去伪存真

四两拨千斤

自助者,天助之

终身共学

自我弹劾

论道山水间

第八章 破山中贼 破心中贼

想不到的伯乐

担心后路,即是心贼

炼心如炼金,除私如扫尘

讲学不辍,警心杀魔

纸糊的身体,钢铁的意志

第九章 良知常在 圣学心脉

宁王不安宁

心法兵法无定法

宁王不宁,安庆甚安

胜利有罪

圣学血脉

斗智斗勇

致良知

尾章 心体光明 湛然成圣

“大礼议”中的“微态度”

直心才是道场

心体光明,亦复何言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