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的十七棵松
对瑞金的了解,是从听闻有关“十七棵松”的故事开始的。这十七棵松,因为这个感人的故事,早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虽未见,但触动已深。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我跟随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发起人之一杨青山同志走进华屋,走上华屋后的蛤蟆岭。
松涛阵阵,心潮翻涌。
蓦然间,一块石碑和一棵挂着铭牌的松树映入眼帘。只见石碑上
写着:华崇煌,男,1908 年出生,红一军团战士,1932 年参加红军,1934 年随部队长征,长征途中牺牲。
我随即了然:这就是我所探寻的“十七棵松”中的一棵了。
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蛤蟆岭上这十七棵树前立碑、树身挂有铭牌的苍松,寄托着十七位华屋先烈的英魂。
华屋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以华为姓,围屋而居,所以被称为华屋。华屋人有一个习俗,亲人百年,其家人便会在墓地两旁种上一些松树或柏树,寓意着哀思不绝、后福绵延。或许,松树在华屋人心中是永恒的象征。
20 世纪 30 年代初,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对中央苏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由于反“围剿”带来的兵力不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开展“扩红”运动,动员苏区的青壮年参军参战。据曾担任华屋村负责人的杨青山同志介绍:从 1930 年到 1934 年,当时仅有 43 户人家的华屋,先后有 17 位青壮年加入了红军队伍。
据《红都瑞金史略》1 一书记载,当年瑞金只有 24 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就有 5 万多人。
南昌起义军进入瑞金前后,向沿途群众宣传南昌起义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起义军还在瑞金各地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瑞金人民第一次认识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看到了自己的出路所在。
从此,瑞金人民也以朴素的情感和有力的行动,接纳并拥戴红军和红军的领路人—共产党,认同并实践了他们指引的苏维埃道路。
弹指间,瑞金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国苏维埃运动大本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人民也为这么多中国革命优秀产物的降生、成长、壮大提供了产床、摇篮以及立足之地,他们对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给予了满腔热情和持续支持。
踊跃参军“扩红”,是瑞金人民给予革命战争最大的支持。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兵的感人故事。华屋的 17 位青壮年就是在此背景下加入红军队伍的。
1930 年,第一批参军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在离别之前共同商定:入伍前,每人在后山上种下一棵松树,以表达他们心中对家乡父老的眷恋和不舍,更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中国革命长青常胜的坚定信念。此后,应征入伍的华屋勇士,都会来这里种下一棵松树。
1931 年,这片小山坡上又多了 3 棵松树苗。随着前方战事吃紧,更是为了积极响应“扩红”的号召,1932 年华屋报名参军的达到 11 位。那天,华屋的老老少少聚集在一块,群情激奋,原来是红军武装动员部的人来了。小伙子们个个争先,踊跃报名。当时年仅 13 岁的华崇宜也高高举起了稚嫩的手臂,可当小崇宜想到老年得子的爸妈时,他又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家。没想到,爸妈不但没有责怪他,反倒夸儿子有胆量、有出息。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华崇宜和另外 10 位华屋汉子踏上了革命的征途。这支小小的队伍里,最小的华崇宜 13 岁,而年纪最长者,已满 33 岁。
他们约定,革命一成功,便回归故里,告慰乡亲;如果有人“光荣”了,活着的人要为阵亡的兄弟抚幼孝亲。
然而,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长征途中,华屋儿郎奋勇杀敌,全部壮烈牺牲,再也无法回到这片生养他们的故土。乡亲们为了寄托哀思,便把这一棵棵青松当作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来到这里,叩首祭拜,用最淳朴的方式悼念自己的亲人。
2014 年,村里特地铺了一条上山的路,又在这里建亭立碑,以此纪念已经离开,却始终未曾远去的 17 位亲人……
我沿着一条麻石阶梯,拾级而上,青松滴翠、铭牌似血,不时撞击着我的心灵。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松树,树下,立着 17 块石碑,上书:
华质彬、华钦仑、华崇森、华木森、华桃生、华钦柏、华钦标、华崇沂、华钦梁、华水生、华德和、华崇煌、华崇宜、华崇宽、华崇宏、华钦材、华钦恩。
这哪里是一个个名字 ? 这分明是父母的呼唤,这分明是妻儿的思忆,这分明是故园梦、英雄魂!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更是苏区人民支援革命的永恒剪影,是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历史见证!
“你看,这一大片茂盛的松树,还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着我们华屋人,我们瑞金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坚定信念!”陪同前来的杨青山同志含着泪仰起头,指向大片大片的松林说。
瑞金人民把这片松林称作“红军烈士纪念林”,每一年,一个又一个红军后代和瑞金各地的人民,会自发来到此地,以种植一棵“信念树”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苏区精神,畅想美好未来。
怀着对英烈的无限崇仰,我们移步山脚,眼前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杨青山介绍道,这几年来,华屋人因地制宜,脱贫致富,不仅住进了新房,更在适合自己的产业方面发展得有声有色,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美好。
“你看墙上这一张张幸福的图案,”他指着崭新的白墙上粘贴的由几十张华屋人的笑脸拼成的“心形”图案感叹道,“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正是当年 17 位华屋汉子不怕牺牲踏上征途时的心中期盼吗?”
“因为革命,华屋很红;因为战争,华屋很穷。”曾经,华屋人向外界介绍自己的村庄时,习惯了这么说。
这里,承载着往昔的峥嵘,承载着曾经的苦难,更承载着如今的幸福美好。
据杨青山介绍,2012 年 4 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华屋调研时,华屋村民的生活还十分贫困,年人均纯收入仅有 2000 余元,整个村庄没有小车、空调、燃气灶和太阳能,没有一户家庭有卫生间;119 户中,有 72 户没有摩托车,83 户没有电饭煲,90 户没有电视机;农户日常生活用品,是土灶台、铁制锅、木板床;103 户仍然居住在土坯房中,8 户因原住土坯房倒塌,而不得不租房居住。
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华屋,为什么还是摆脱不了贫穷?
在华屋的历史文化墙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几许线索。
当年,华屋人无偿支援红色政权 , 许多家庭节衣缩食,捐资捐物,有的甚至举债支前 , 导致了当地物质资源严重透支。此外,当年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牺牲,许多参加革命的精英人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导致了当地人才资源的严重缺失和断层。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多次对革命家属反扑,经常对留守的群众进行威胁、恐吓,抄家掠产,巧立名目收取革命家属的“追逃费”,给当地群众留下了严重的物质和心灵创伤。
雪上加霜的是,华屋的资源本就极度贫乏。据杨青山介绍,华屋人均耕地仅 0.62 亩、山地 6.5 亩,不仅山上无资源,耕地非常贫瘠,而且有 30% 的耕地常年遭受水患。因灌溉设施破旧,又有 60% 的耕地成了“望天田”。
前些年,华屋的改变也是有的。有的人出去打工了,见了世面,过上了比在家乡稍微宽裕的日子,虽然思念故土,可是下不了回乡的决心;还有的人,留在家乡,不甘贫穷,渴望改变,却不知如何走上致富之路。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到 2012 年的时候,华屋 119 户家庭,还有90 户没有电视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华屋人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面的世界,离他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那些年,华屋的人们延续着苦难、贫穷与不幸,或许还有着不争,因为他们对贫穷的忍受,已经快接近麻木的边缘;然而,华屋人又是幸运的,一声“惊雷”,他们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契机。
2011 年 12 月 31 日,习近平同志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
2012 年 4 月,带着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和使命,国家42 个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奔赴赣南实地考察。同年 6 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1 周年前夕,《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搭乘振兴发展的春风,华屋的人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曾经,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在生产效率极低的情况下,他们从未放弃希望,默默奋斗,默默忍受,忍受生活的苦,忍受生命的痛;如今,好的政策如一道光,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更坚定地奋斗,超越,前行。
沧桑岁月,红心依旧。多少年来,华屋人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党的信仰。每年的清明节,他们都要到蛤蟆岭上的“信念树”林中去祭奠红军烈士。每当村里有大事、喜事,他们都会到山上去集会,有时唱红歌,有时对山歌,他们说,不但要追忆往昔,还要憧憬未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