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教授曾经对于口述史与生命历程的讨论,有过一个最恰如其分的开篇,那就是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写下的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宏大的历史车轮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驶过的时候,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辙印,并由此埋下他或她未来人生走向的草蛇灰线。本书中,外婆的过往,不仅是她自己跳出原生家庭、改变自身的种种努力,也能看到隐藏条线,即外婆的女儿沈奕斐教授的奋斗,更是外孙女有有的人生序章。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适合所有人来阅读的,特别是00后、90后的年轻人去读这本书。因为对于00后、90后来讲,通过个人的生命史去了解中国的过去,不仅能看到发展,更能看到发展背后的不容易,看到发展背后那些普通人的努力,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这本书同样也适合80后、70后群体,因为外婆非常平衡地经营好了一个家,她对女儿的教育是特别有效的,书里面也讲到了她如何陪伴、如何鼓励、如何批评女儿。我们能从母亲身上学到家庭教育的真谛。而对于跟外婆的同龄人来说,可能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因为那就是他们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人生,那是他们无论美好与否都不愿忘却的经历。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治愈的力量、幸福的希望和美好的感受。
吴根妹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劳动妇女。她1952年出生于贫农家庭,在乡下老宅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婚后,跟随丈夫搬到镇上,住在政府分配的公租房里,工作也经历了从生产大队到国企单位岗位的转变。在那些艰苦岁月中,饥饿、贫穷也不曾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随着改革开放,吴根妹努力奋斗,不断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女儿在城市工作后,又随孩子在城市继续“打拼”,房子也从公寓楼换到了复式房。“老漂族”、隔代教养、亲家相处、保姆矛盾等这些问题也都在吴根妹的家庭中一一出现,但最终她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沟通方式加以化解。如今的她再一次走在了老有所学的康庄大道上。吴根妹的人生经历充分体现了一位普通中国劳动妇女从社会的贫困底层到实现人生的稳定幸福的命运的变化,不仅是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伴,更离不开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个人拼搏精神。吴根妹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感动了小外孙女,让外孙女用口述史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也希望她的故事带给更多读者以感动。
如果我们出生的背景很一般,长大后也没有很大的成就,我们如何能时时刻刻感受幸福,一步步走向更幸福?
这一问题是21世纪以来,个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以至于幸福成为了情感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讨论主旨。对于这个话题,我觉得我母亲,也就是本书中的外婆——吴根妹女士,很有发言权。
吴根妹女士是一位非常普通、只有小学文化,但我所有文章(包括我的博士论文)她都要审核一遍的中国劳动妇女。她出生于贫农的家庭,五姊妹中排行老三。即便经历了母亲的早逝,经历了土地工转职工,经历了企业的衰落,她仍旧一直很努力、很勤劳地生活着。她对我的一贯教导就是:你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每一件事。她是这么教育我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她是我身边最勤劳、最努力的女性之一,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么努力、勤劳,但她一辈子最成功的事估计就是培养了我这么个有副教授职称的女儿,其他拿得出手的成就还真是不多。
但是,她真的是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而且是越来越幸福。
母亲喜欢回忆自己的人生,几乎每次的主题都是“忆苦思甜”。在“忆苦”的时候,也能从苦里找出糖分来,她经常会夸张地感叹自己现在的生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会像现在这样美好。
作为一个社会学者,我经常面对躺平、内卷、压力、焦虑等词汇,但每次和母亲在一起就会有一种神奇的治愈力量,只要听她讲讲她的人生故事,我就会觉得人生特别有希望,尤其在今天这么美好的时代,还有什么可以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呢?
母亲讲得最好的故事就是关于她在不同时代居住的房子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讲,家首先是房子,没有自己的房子是很难有家的概念的。中国人对家及房子的执着在整个世界文化圈里都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中国人在回忆自己情感性的东西时,家几乎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房子也通常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场域。
但是,母亲讲起自己居住的房子的时候,讲的其实不仅仅是情感的话题,她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生命的转折点也融合进了房子里。
母亲出生在江苏吴江的玩字村。她居住的第一套老屋梁断屋漏,非常破旧。对于这种破旧,母亲的解释是因为她父亲的家族起家不太光明磊落,所以,破败是必然的。这也让她一直坚信人要善良守法地活着,否则总有一天会有报应。
母亲居住的第二套房子是她上小学跟着父亲到了镇上由国家分配的房子。房子虽然比较狭小,但足够生活居住。在那套房子里,母亲完成了她的小学教育,这也是她这一辈子所有的学校教育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因为学校停学,母亲重新回到了农村,回到了老宅,加入农业大军,但是,反过来,母亲却又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因为结婚,母亲居住的第三套房子是租的房子,和公婆在一起。在这里,她感受到了邻里的热情,夫妻同心,真正做到了其利断金。母亲的第四套房子是计划时代,赶上单位分房,最后买下来的房子,这时母亲才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小家庭。在这一套房子里,母亲首先拥抱市场经济,发展各种副业,培养了女儿,过上了经济不再那么窘迫的人生。
随着我长大到上海工作,母亲又跟着我离开家乡,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从狭小的出租房到公寓房再到复式房,我们的日子也终于越来越富足,母亲觉得自己的人生走上了她以前经常提却不敢想象能实现的“康庄大道”。
序言001
缘起001
第一章玩字村的老宅:贫穷的记忆(1952—1958年)
一、 凡不是劳动所得财富,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009
二、 婚姻自己做主,财产要牢牢守住013
三、 不能遮风雨的房子也是家016
四、 我的妈妈是童养媳019
五、 主动要求被领养021
第二章芦墟镇的公租房:学习的苦乐(1958—1966年)
一、 我的阿爸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031
二、 年少无知打老师屁股033
三、 逃学的故事035
四、 老师激励我学习037
五、 过去的游戏真让人快乐042
六、 饥饿的记忆044
第三章重回老宅:辛苦的收获(1966—1975年)
一、 读书有用论052
二、 学会农活,还清债务055
三、 双季稻:体会农民的辛苦058
四、 烂手:文化在农活中的作用065
五、 烂脚的光荣067
六、 好人好事儿:雷锋精神072
七、 对妈妈的记忆074
八、 姐妹情谊081
九、 相亲084
第四章镇中心的婚房:合作的幸福(1975—1985年)
一、 聊得来最重要095
二、 结婚:自己可以苦一点,面子一定要挣足100
三、 阿四不着家107
四、 敲蚌壳,敲掉了三个土坡110
五、 怀孕吃不够,孩子变聪明115
六、 远亲不如近邻117
七、 不求升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122
八、 父亲的去世127
九、 凡事总靠商量着来,但是自己要有实力谈132
十、 对女儿的教育135
第五章灯泡厂的公房:挣钱的快乐(1985—2001年)
一、 装饰自己的家:充满时代气息的三次装修146
二、 搞了n种副业149
三、 自主创业:做小鞋子155
四、 季节性的副业:高利润,时间短162
五、 拖拉机事业167
六、 下岗大潮和阿四做厂长172
七、 女儿教育成功179
八、 买房子186
第六章复旦旁边的筒子楼:人生的重启(2001—2003年)
一、 慢慢喜欢上海196
二、 上海的第一份工作201
三、 看新房,憧憬新生活209
四、 装修:事无巨细,因为是自己的213
第七章花园里的公寓:累并快乐着的生活(2003—2009年)
一、 两亲家一起带娃221
二、 学习如何带娃228
三、 认识新朋友,融入新上海236
四、 有有上学记239
第八章内环边的复式房:多样化的幸福(2009—至今)
一、 住上了梦想中的房子248
二、 幸福中的烦恼250
三、 幸福的晚年生活259
四、 回顾我的一生266
后记270
外婆一生住了七个地方,如果把七间房都插上迎风招展的旗帜,那就是她——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中国妇女表征自己生活的艰辛与进步的生命之路和记忆之场。
我们在外婆、外婆的女儿沈奕斐教授和本书的作者有有三代人的轨迹中看到了更多的寓意,她们彼此留下的那些前后相继的精彩故事,浓缩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炫目的历史瞬间。
——周晓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会长)
既有的家族史研究或者传记中,女性极少成为家族叙事的主体。本书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口述文本,从一个 00 后小女孩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她的 50 后外婆辗转的个体生命历程与家庭变迁故事。这种跨越社会时空的对谈,不仅呈现了 70 年社会变迁在普通家庭和女性身上的记忆留痕,也透过作者纯真而灵动的思想文字传递了女性之间一种独特的世代绵延和代际情感联结。
——吴小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原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