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沙卜台(无锁的村庄)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214284
  • 作      者:
    作者:胥得意|责编:兴安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中国社会罕见的村庄,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在那蒙昧的年代里,他们有超前的意识和秩序;在改革开放追求物质的年代里,他们依然保持着质朴和单纯,保持着精神上的幸福感。尽管村庄正在老去,正在消失,但发生的一切都会因为胥得意的长篇散文保存下来,并将永久存在。

    在精神上,我们看到一个堪称人类共处范本的村庄,好似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乌拉尼亚”,但“乌拉尼亚”是不存在的,而沙卜台是真实存在的。在那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正从我们身体内飘然而过。

 

我不知道沙卜台的历史始于何年,但知道它将在不久的未来消亡。我给不了这个村庄梦想,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留住它的过往。用心把这里发生的故事讲给你们听,为中国一个普通的村庄写传,为在这里曾经和我一起生活过的人们,留下一点声音,一丝痕迹。我没有落下一户一人的原因是,他们和我共同组成了活着的沙卜台。写到他们每一个人时,无论是活着还是故去的,我们都在一起。


展开
作者简介

胥得意,本名胥德义。1973年出生,蒙古族,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出版有个人专著14本,先后获全国全军等20余项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长篇纪实散文《沙卜台:无锁的村庄》,无论选材视角还是乡土美学的独特建构,都称得上是一部具有史性价值和超越意义的精品力作,其所呈现的乡村图景、情感归依、社会变迁及文化记忆,浸透着中国传统村庄特有的人文底蕴和生命哲学,有一种别具一格和令人沉醉的诗性之美。


展开
精彩书摘

 沙卜台第1家:贾英莲之家

用一生酿出异样的忠贞

 

贾英莲的家在村子里实在有些不同。她家是唯一住在河套南岸的,村里其余的12户都住在河套北面。她家又是进入沟门之后的第一户,隔着河四百米,才是老曹家。然后再走上一千多米,东一户西一户散落在河套北面。贾家的地势最高,在一个高坡上,孤零零的一家。

房屋是孤单的,贾英莲的命运和她的房屋极其相似。可以说,她没有邻居,在村里与任何一家也不沾亲带故。她有的,是她的儿子武臣。武臣随了她的姓。在很小的时候,听说儿子管她叫过一段时间的爸。

贾英莲一辈子没有结过婚,村里人都知道武臣的身世。但是在沙卜台,没有人非议贾英莲,也没有人瞧不起武臣。这便是沙卜台人与其它村庄人的不同。每一个人觉得武臣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份子,贾英莲非婚生子也与别人毫不相干。

村里的人对贾英莲唯有的不解是为什么要那么苦苦的等一个不会等来的人,圆一个不现实的梦。也就是在沙卜台,如若在其它村子,人们会用唾沫淹死贾英莲,也会投给她一个个白眼。

我家离贾英莲家相距甚远。五岁之前,我对她是没有印象的。只是有一年秋天,我在家中的院子里玩耍,贾英莲笑眯眯地走进了我家的院子,然后问我,你妈下班了么?我摇着头看着眼前这个着装怪异的女人。后来,才知道军装是贾英莲的痴迷对象,她常年这样打扮。

我的父亲在我出生之前,是个军人。我只是在照片上看过穿军装的人。而眼前这个女人,竟然穿着一身军装,戴了一个无檐的女式军帽。领口两边,两块红领章闪着暗红,她的额头上方,一个红布做成的五角星像是一只眼睛死死盯住了我。那个时候太阳已经偏西,我逆着光看着这个被军装笼罩得有些神秘的女人。我呆呆地靠在院墙上,泥巴垛成的墙头上插着枣刺,我感觉枣刺的锋芒扎进了我的后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贾英莲,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她。她的臂里挎了一个柳条筐,筐里装了什么我看不见。我只看到她把左手伸进筐里,抓出了一把红灯笼似的东西轻轻地堆在了我家的窗台上。然后对我说,告诉你妈我送来的。然后,她便晃悠悠地向大门走去。

我家沿河边而建,院子是村里最窄的,从窗台到院墙也就一米五宽吧。风吹着她肥大的军装,整个人要把细长的院子占满了。夕阳给她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走着走着,她又回头冲我说,告诉你妈有空去闯门。

如今没事时,我对于故乡很多的土语总会研究一下,根据它的会意琢磨一个相对准确的词汇。例如贾英莲嘴里说的“闯门”,我觉得不是别的地方说的“串门”,串门有从这家到那家,从那家到另一家的含义,但我们村各家的来往更适合用“闯门”来对接。无论谁去谁家,都不会事先预约,大概都是站在院外喊一声“家有人么?”便进了院子。其实这声喊只是报告一声,与家有人无人大体无关。闯门便入不是失礼,是相互间的不设防。

贾英莲回头的一瞬,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她的嘴里有两个金光闪闪的牙齿。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镶牙的人。从那以后,每次再见到贾英莲,我都要注意她的金牙。她的嘴变得神秘,不知道说哪一句话时,便会金光闪现。

贾英莲放到我家窗台上的果子是菇茑①。红红的菇茑像玩累了的小女孩静静地躺在石窗台上。我踮着脚扒着窗台一直注视着这些奇怪的果子。

我们小的时候,生产队无论分什么,都是按着人头来分。别的人家人口多,都有壮劳动力,分得粮食和所有物品都会比我们家多许多。我爸是一个工人,在离家四十多里的地方上班。我妈是一个民办老师,生产队只给她记半个人的工分,而我和哥哥还只是孩子。所以,有时分粮食,别的人家要去几个男劳力扛回来,而我家我妈随便打发我和哥哥任何一个都可以把粮食拿回来的。

一次生产队分了煮熟的肉,是哥哥去领的。我家分到了一碗,六岁的哥哥一边走一边吃,等到家时,吃得没有多少了。二姨看到了哥哥的行为,没有制止,而是先于他到了我家向我妈秉告,不是村里少分了你家的肉,是胖小在路上就开吃的了。这件事我妈到现在有时还要拿出来说一说。即使二姨不来家里告诉这事,我妈也不会找生产队去的。一是她根本不知道生产队分了多少猪肉,二是她知道村里一定是公平的,尤其是当我家是一个小孩子去领时,生产队只能多能而不会少给,三是我妈是一个从来不计较的人。

只是这件事之后,我妈给我们定了一个规矩。以后再有外人送了东西,孩子一定不能先吃,要让大人看到多少,心里有个数,以便日后还人情的时候知道深浅。

太阳已经滚到西山后面去了,秋季的村子里凉得很快。跑了一天的羊正从南山上轰隆隆地往下冲,踩落的石头哗哗地响着滚向沟里,羊们欢叫着要到河溪边喝水。那里有一眼全村最为清澈的泉眼,四季不冻,泉水甘冽。羊喝过了人喝,人喝过了羊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我的眼睛盯着那些菇茑,在猜测着这是什么。羊归圈不久,我妈就该下班了。她每天顺着西沟翻过南面的山去一个叫森林屯的村子教书。每天太阳落山她才能回到家。一整天,我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玩土玩泥玩虫子。

村子太小了,没有商店,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醋是什么东西,家家也不吃那个东西。只吃酱油。酱油是散装的,孩子们上学时从学校附近的商店用洋棒子装回来。洋棒子这个词是我小时候使用过的,如果不是年前回了沙卜台,已经几十年没有听过这个词了。一旦各家急需了酱油,家长便派孩子拿着碗去别人家借。

长大后我考虑过为什么都是派孩子去借酱油,我突然发现沙卜台的人竟是那样善解人意。一是孩子去了别人家借,一旦那家也没有,不至于太难堪。另一个原因是小孩子走路不稳,不会借给太满。一般的时候怕洒,孩子们都是借回来大半碗。而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大人去还的。因为大人在碗里要装得多一些。这个乡俗对于后来走出去的我,受益很大。我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是从小心里没有这种意识。谁对我好一点,都觉得欠了别人许多。

村子里借米借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借,可以还的。

但是贾英莲送来的菇茑却是还不了的。全村子只有她家有。我上了小学之后,又一次吃了贾英莲送来的菇茑后,实在忍不住馋,跳到她家的院子里去找。菇茑没有找到,但是在她家的房后,我发现了二十几株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植物。我断定那就是菇茑秧。再后来,我在林延明家和木匠家相隔的墙边,还发现过三两株菇茑秧,村子里其它地方再也没有见过这种植物了。

林延明家门外的那几株离路边太近,我从来没有见过它结果。所以,贾英莲家的菇茑便又成了村里的唯一。

我妈回来了。我告诉她,有一个人给送来了这个东西。我妈一看菇茑就知道是谁来过了。沙卜台对于任何人来讲,没有秘密。何况这还是贾英莲每年秋季都要在村子里上演的热情。

贾英莲家的菇茑只是长在她的家。她家的菇茑却能爬上全村人的舌尖。她像是一个生产队长,每年那个时候,她都要按着人头,各家各户地把菇茑送到。随着我的一点点长大,我也会判断出她家房后的菇茑秧上这一年到底是结了多少果子。

那天晚上,我妈把菇茑分给了我和哥哥,她只是拿起来一个尝了尝。菇茑穿了一件五边形的红外衣,轻轻地撕开,里面便露出来一个圆溜溜像是拇指肚大小的红果子。那才是真正的果实。在煤油灯下,菇茑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用舌尖舔住了它的头。我妈在一边问,好吃么?

我用力地咬,一股酸甜的浆汁喷了一嗓子。我顿时觉得呼吸有些迟顿下来。长到五岁了,我的味蕾上只单纯地重复地记忆着玉米、高粱的味道,而像地瓜、苹果这些食物的味道是季节性的,而菇茑这种野果陌生的味道足以让我的舌尖震颤。

当兵后,一次,我在团长家的院子里帮着种一种植物。他的家属说是菇茑。我觉得它的样子长得怪怪地,一点也不像贾英莲家房后的菇茑。随着那些植物的成长,我发现团长家院子里成熟的菇茑竟然是白色的皮,而那种皮熟了之后来总要紧贴在圆圆的果实上。那种果实是青绿色的,不鲜艳,也没有食欲。用手指剥开包在外面的皮,里面的果实才会露出头来,那种菇茑的样子像是小男孩的包皮裹住的小小的龟头。

团长家属说,她收获的这种叫家菇茑,我说的那种红艳艳的菇茑叫野菇茑。也就是从那时,我发现,我童年记忆中的许多东西,都要被别人冠上个“野”字。

当然,我的童年也可以叫做“野童年”。

再以后,我在城市的许多水果摊上,都看到过菇茑,但我认为那不是我认为的菇茑。而我对于贾英莲放到窗台上的菇茑一直称之为“菇茑”,我不想在它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野”字。加上了那个字,似乎是污灭它的出身。我说不清这种感觉。

有一年,我在黑龙江宁安的一个集市上遇到了一个卖菇茑的。那个时候,听说贾英莲已经去世。看到摊在地上的红灿灿的菇茑,我怕是像是被谁抢走了一样。我说称一下,全要了。摊主看我的眼神有些诧异。其实她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在想着我的贾大姐。那天,我穿着军装,拎着一个破烂的编织袋走进营区的风景实在不协调。好几个战友看着我的样子,问我拿的是什么。

吃过了贾英莲送来的菇茑。我妈对我说,以后再见到她,管她叫大姐。

在沙卜台,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一个称呼的。辈份大的叫尊称,辈份小的不管多大岁数直呼小名,不会有人见怪的。

从那以后,我再见了贾英莲便叫大姐。这个大姐实在是大,她比我妈的年龄还要长几岁。尽管她三十多岁,我才五六岁,但自从知道应该叫她大姐以后,叫得便是极其自然了,好像这个称谓就应该是和她对应的。直到我家搬回到我爸出生的那个村以后,我才弄清为什么称贾英莲为大姐。

贾英莲堂姐妹一共五个。她好像是老大。而小名叫贾小五的贾英媛嫁给了我的大堂哥,成为了我的大嫂。我大嫂的大姐自然就成为了我的大姐。

从送菇茑之后,很久没有再见过贾大姐。我们住在上沟的人,如果不是劳动通常不往下沟去。而下沟只是河南岸一家,河北岸一家。离得远,在我们小孩的印象中都有些像是外村的人。

再是遇到贾大姐,是一次我从沟外往回走。贾大姐坐在她家的墙上唱。远远地隔着河套,看不清她的面貌,只是看到一团绿,坐在墙上,兀自地唱着,不停地唱着,伊伊呀呀中透着无奈。她没有向河北面走过的人打招呼,唱着唱着还在叹息几声,听上去有些悲戚。我抬头望了望前面扛着锄头的妇女。记不清是谁叹了口气,然后说,贾莲这又是犯病了。

出于对贾英莲的敬畏与尊重,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她的大名。她在村里其它人口中,名字是被简化掉了的。大家就叫她贾莲。可是,上学后,我在外村人口中,听到了她另一个称呼:贾大姑娘。那个时候我已经开蒙,能够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些事故。再后来,外村人又再次提到她时,我明白无误地判断出他们所讲的“贾大姑娘”里面包含了“假大姑娘”的意思。到底是哪一种表达,是要看外村人讲述她的时候把她放到了一个什么角色里面。


展开
目录

谁到过我心中的那个村庄(序)

 

沙卜台第1家贾英莲家:

用一生酿出异样的忠贞

沙卜台第2家老曹家:

给沙卜台孕育了无限生机

沙卜台第3家林成有家:

用时光疗法疗心中的伤疼

沙卜台第4家吕忠孝家:

在城市与乡村的夹缝中寻找着未来

沙卜台第5家小宽家:

用勤劳这块补丁把日子添满

沙卜台第6家林木匠家:

还有多少传承可以被传承

沙卜台第7家王为民家:

人生还有什么苦难不可以扛住

沙卜台第8家王为新家:

用生命传授沙卜台人的生活真经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