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城的黎明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30163
  • 作      者:
    作者:杨耀健|责编:窦忠如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耀健,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重庆市级机关公务员,已退休。历年出版《宋氏姊妹在重庆》《没有公开的秘密》《虎虎虎》《史迪威与中国》《杨耀健自选集》《解密飞虎队》《商界集萃》《春风又绿两江岸》等专著9种,长篇小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佳作、重庆市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在全国报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多次获奖。重庆市作家协会历届理事、市作协首届至第三届全委会委员。“百度”有小传。
展开
内容介绍
  《山城的黎明》是一部纪念重庆解放70周年的全景纪实文学作品。
  重庆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重庆人民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结果。重庆解放,标志着蒋介石集团丧失了在大陆最后的老巢,使其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等待国际局势变化的阴谋彻底破灭。
  《山城的黎明》截取1949年5月至11月这个时间段,描写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讲述蒋介石集团的垂死挣扎,着力反映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重庆各阶层人士在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感召下,最终如百川归海,汇入迎接解放的洪流。
  《山城的黎明》再现了70年前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围绕重庆展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较量,重点突出地下党、民主党派、进步人士进行的策反斗争,争取国民党将领起义,争取工商界人物留在重庆,以及旧重庆的世相图。全书由一连串故事组成,作品观点鲜明,可读性强。
  《山城的黎明》的素材,既有文史资料研究成果,也有近年解密的内部档案,更有作者历年采访各界历史老人的口述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各种人物矛盾复杂的心路历程。作者以生动的文笔、严谨的文风,描述了山城的历史如何掀开新的一页。这既是一部客观真实的纪实作品,又是一部珍贵的解放战争档案,更是一部精心制作的乡土教材。事隔多年,正是这些一鳞半爪的故事,构成了我们对老重庆的感知。
  鉴往可以知来,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今日重庆,是昨日重庆的演变和发展。这些真实、具体、生动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深切地了解旧社会的黑暗腐朽、人民的深重苦难、仁人志士的奋斗牺牲,激发我们迈开新长征的步伐,去追求和实现中国梦。
展开
精彩书摘
  《山城的黎明》:
  这样一个烂摊子,早就该收拾,民族的荣光,不容许保留这本烂账。20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影响深远的沧桑巨变。刘宗宽有太多刻骨铭心的见闻可以记录,有太多千虑一得的深刻感悟需要抒发。不错,蒋介石曾有礼贤下士的举动,同时也显得专横、执拗,尤其是大权独揽的时候。而国民党的宣传部门,借抗战之机,竟然提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口号,这不是专制是什么?抗战胜利,和平建国成为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民众希望环境安定,休养生息,国民党却挑起内战,使中国重陷入水深火热。刘宗宽不愿再追随国民党,希望早日结束内战,他愿为之效力。
  刘宗宽的公开身份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参谋长,国民党军中将。其秘密身份,则是农工民主党成员。
  刘宗宽是陕西省蒲城县人,初中毕业投奔杨虎城,被送黄埔第三期学习。学成回归西北军,从中校干到少将。由于他业精于勤,1934年被杨虎城保送到南京陆军大学就读,1937年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此时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刘宗宽出任第38军高参。
  1940年5月,胡宗南任命刘宗宽为暂编第15师师长,带领队伍奔赴抗战前线。行军中,刘宗宽发现有些军官走私贩毒,他扣押了一个为首的团长。不料此人系胡宗南安插的亲信,反诬刘宗宽走私,并编造刘宗宽是“杨虎城的外甥”,由胡宗南向蒋介石告密,将刘宗宽逮捕押解重庆土桥看守所关押。
  经军事委员会执法总监部核查,刘宗宽无罪,但执法总监部不敢得罪胡宗南,还是判处刘宗宽几年徒刑结案。蒋介石仇恨杨虎城,签呈送上来,他批示“枪决”。多亏西北军老长官冯玉祥担保,改判13年徒刑。
  1943年底,经高官郭寄峤、鹿钟麟担保,刘宗宽出狱就医。1945年3月,经陆军大学将官班教官章培出面,以调服劳役的名义,安排刘宗宽到陆军大学任教官。同年经老师韩兆鄂、老乡郭则沉介绍,刘宗宽加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即农工民主党前身。
  刘宗宽有情怀,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其说他是在选择一个党派,毋宁说是出于重视自我精神品质的要求,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共同奋斗的政治团体。
  1945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设便宴,请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领导人章伯均、韩兆鄂、郭则沉等人见面,刘宗宽也应邀参加。周恩来关于团结抗战、民主建国的谈话,给刘宗宽留下至深的印象。他还接触过叶剑英、王炳南等中共人员,觉悟提高。
  刘宗宽在陆军大学任教官备课扎实,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加上一手漂亮的板书,引得学员称赞,陆军大学教育长徐培根亦很看重。当重庆行营向陆军大学征求参谋处长时,徐培根推荐刘宗宽。
  刘宗宽内心纠结,他既不愿参加内战,又不愿因投奔延安使保人受牵连。他向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驻渝负责人郭则沉汇报内心的苦闷。不久,郭则沉指示他接受任命,以便相机为民主革命做些事情。郭则沉说,这是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吴玉章的意思,刘宗宽乃接受重庆行营参谋处长职务。1947年秋,刘宗宽在黑名单上发现郭则沉的名字,通知郭则沉远走上海。临行之际,郭则沉说会派人来联系,但两年过去,不见来人。刘宗宽与农工党组织失去联系。
  生活还在继续着,常常,刘宗宽会蓦然想起郭则沉的约定。想到那个约定,他的内心极不平静,这两年他就是在等待这个约定。
  1949年1月,国防部发布刘宗宽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的公告。公署参谋长为萧毅肃,但他为国防部次长,只是挂个虚名兼任,由刘宗宽主持日常工作。
  刘宗宽散步回到家中,妻子崔东亚已为他准备了对味口的陕西油茶。吃罢早餐,专车已在公馆门外等候,载他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上班。
  西安失守,胡宗南率部退到汉中,川系将领惟恐胡宗南进而撤退四川,引火烧身,反对胡宗南人川之声甚高。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等人却表示欢迎,组织一批人前往汉中劳军,向胡宗南表示慰问。此举暂时平息了矛盾,却为胡宗南人川扫清了障碍。国防部随即设立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由胡宗南兼任主任。
  今天会议重要,研究调整防御机构。主持人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他以和事佬著称,不轻易得罪任何一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