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讲给世界的脱贫故事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559613
  • 作      者:
    编者:达真//郭昌平//彭健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达真,藏族,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康巴》《命定》《家园》。《康巴》获长篇小说“骏马奖”;由《康巴》改编的大型广播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四川文学特别荣誉奖;《命定》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编剧的电影《金珠玛米》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康巴》《命定》已有汉文、藏文、英文、韩文等多种版本。
展开
内容介绍
  《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讲给世界的脱贫故事》是一部真实记录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工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前后历时近两年时间,走访了甘孜18个县,同时做了DA量的调研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将康巴雪域的脱贫故事一一描绘出来。
  从历史维度,回溯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与康巴藏族同胞的交往、互助,以及对甘孜地区的生产建设作出的努力。
  从产业维度,用专门一个篇章一一讲述18个县的领导、干部和群众如何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地规划了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产业,介绍了高原极有价值的农特产品、畜牧养殖和独具特色的美丽风光与藏地文化。
  从人的维度,以郭开春为代表,着重介绍了一系列驻村扶贫干部真抓实干的作风,以及在他们努力下带来的贫困群众思想的转变。
  从教育维度,讲述了一系列因民族地区的助学政策而改变的年轻学子的事迹,强力说明了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切实。
  在全书末尾,作者还着重阐述了生态环境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康中国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并针对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整部图书图文并茂,将各种维度融合在一起,生动展现出在甘孜DA地的各族儿女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的奋斗历程和社会现状。
展开
精彩书评
  ★与达真和所有藏族儿女一样,我也是家乡巨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而能深切感受到《幸福歌声传四方》所传达出来的喜悦之情。一条条天路通向雪域,带来先进科技与无限商机;一座座产业园拔地而起,让致富之路长期持续;一所所学校带来知识和希望,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拉进了高原与世界的距离……这是伟大时代的温暖故事,值得一读。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丹增
  
  ★带着记忆和思考,达真行走在甘孜十八县的贫困山区,用笔、用心、用情记下时代变迁中那些令人震撼、催人泪下的人与事,描绘出一幅雪域高原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让我们看到这片险峻苍茫之地展现的时代新风,上演的奋斗传奇。脱贫路上的每一个节拍,在这部报告文学中汇集成一首唱响新时代的天籁之歌,传递出党对初心与使命的践行为人民带来的福音!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
展开
精彩书摘
  《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讲给世界的脱贫故事》:
  藏民团既是常胜团,也是生产建设的模范团。它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参加地方生产建设。一边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斗争,一边参加地方建设和地方工作,特别是掀起大生产运动,向亘古荒原要粮要菜。
  藏民团在乾宁惠远寺,道孚铜佛山,炉霍城区的鲜水河两岸和虾拉沱、扎加山、朱俄阿多坝子、色达河西乡共开垦耕地4600亩,并在石渠、甘孜、德格三县交界处办了两个牧场,养牛6000余头、羊7000余只;粮食年产达八九十万斤;种植蔬菜年产200多万斤。1954年间,还抽调两个连编制转业到地方,组建了丹巴云母矿厂和新都桥农场。在生产中,藏民团还担任了普及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任务,推广使用新式农具和农作物新品种,现场示范,并请群众参观,成为生产建设的好榜样。1962年以后,藏民团转入守点执勤并进行农副业生产,在甘孜、阿坝两州先后耕种了8000多亩土地,建立了牧场、军马场、园艺场各一个,除了饲养牲畜,还种粮食、蔬菜和水果,减轻了国家负担,支援了国家建设。
  藏民团更是培养民族干部的“大学校”。一批批优秀分子成长为军事干部并被选送到军事学院深造,成为人民军队的指挥官,特别是为甘孜、阿坝两州人民武装部输送了大量骨干人才。藏民团官兵转业地方后,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成为各地各行业的骨干和精英,一部分还被提拔到州、县领导岗位。另外,藏民团还向州外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
  藏民团更是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它以其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良的思想作风,谱写了一曲忠于党和人民、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军民鱼水情的“高原赞歌”,践行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的“高原精神”。
  尤为重要的是,藏民团的红色基因正在代际传递,他们的后代在扶贫路上扛起父辈的旗帜,继续为人民服务。
  曾经给首任康定军分区司令员孔诚当过警卫员的小吉村,他的儿子肖东红,现在是乡城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藏民团干部泽仁多吉的儿子建康,现在是德格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县委常委;原炉霍县委书记李二喜的儿子李强,现在是色达县政法委书记,协调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他们延续着父辈的初心与使命。
  近半个世纪的薪火传递,两代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势不可当的磅礴之力,证明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回到1950年下半年,年仅21岁的藏族共产党员钦绕①与苗逢澍结识。当时钦绕带领一批巴塘籍的藏族青年来康定向组织报到。
  如今70年过去了,我们在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记者、四川省藏学研究会副主席郭昌平老师采访整理的《钦绕回忆录》中看到:解放军和平解放西康不费一枪一弹,归功于党的统战工作,归功于党的群众路线,归功于团结广大爱国的上层进步人士,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十八军领导的正确决策。
  钦绕清楚地记得解放军进入康定城时,夹道欢迎的各族群众里有人被“道奇”卡车的喇叭声吓得拼命奔逃,原因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叫声比藏獒大十倍,认为它一定会咬人。面对此景苗政委笑了,但笑里夹杂着淡淡的自责和深深的同情。他给旁边的同志讲:“多么可爱又朴实的群众,老百姓造孽啊,见得太少了,国穷民弱造成的,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他们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
  ……
展开
目录

自信篇:初心不改
一、解放之日就是藏地扶贫开篇之时
二、初心与使命的接力者
1.第一书记郭开春:是使命让我们去缠着群众
2.接过父辈的旗帜:只要用心用情,什么都能记住
3.第一书记郭开春:陪伴才是最大的捐赠
4.接过父辈的旗帜之二:为人民谋福利才是拳头挥出的方向
5.第一书记郭开春:帮助最弱势群体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6.接过父辈的旗帜之三:高原缺氧但不缺记忆
7.第一书记郭开春:帮助弱势群体办事就是要发自内心
8.群英荟萃脱贫路
9.公心为民是公仆的最好诠释

精准篇:使命不止
一、唯有精准才能开出良方
二、唯有精准方能各显神通
1.泸定——红色基因浇铸的精神之钙
2.康定——文旅挽手发展助脱贫
3.丹巴——中国最美乡村的活态广告
4.九龙——教育是开启扶贫的钥匙
5.稻城——5A级景区的脱贫联播
6.乡城——寻梦那只奔康的“香巴拉猫
7.理塘——”极地果蔬“与”天空牧场
8.雅江——全息中国松茸之乡上空的商业链
9.得荣——太阳谷借旅游脱贫
10.巴塘——中国弦子故乡的脱贫民谣
11.道孚——农民夜校念好脱贫经
12.炉霍——镜头下的脱贫故事
13.新龙——借“援建”之力全面开花
14.白玉——陋习深处的亮光
15.色达——马背民族遇见大数据
16.石渠——医疗扶贫的世界贡献
17.甘孜——格萨尔王城的百村扶贫产业
18.德格——稳定发展展双翅
……
福祉篇:追逐大梦
结束篇:长江上游生态环保的再站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