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别山上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3692483
  • 作      者:
    作者:潘小平|责编:费世平//卫敏//金雯//章慧敏//付婕
  • 出 版 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潘小平,1955年生,安徽蚌埠人。
  作家,文化学者。著有《北方驿站》《城市呓语》《前朝旧事》《读书的女人不会老》《无用之用》等散文随笔集,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合作),历史小说《翁同龢》,纪实文学《季风来临》《长湖一望水如天》等。担任《皖赋》《潮起江淮》等多部纪录片、专题片撰稿。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专题奖、中国优秀纪录片奖、安徽文学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首次去安徽省金寨县进行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采访,是在2019年10月9日。当时举国上下,仍然沉浸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中。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小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旋律循环往复,在大山深处回荡,渲染出老区所特有的气氛。
  大片高饱和度的绿色,覆盖了大别山的山野。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呈东南往西北走向,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大别山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重要发源地,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而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县。
  2011年,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大别山区和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一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地区是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金寨县被列为大别山区域扶贫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县,全县人民开始向贫穷宣战。历经坎坷,砥砺奋进,2015年,金寨县由区域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这片红色的土地终于获得了新生,进入壮丽的新时代。
  有太多太多的人物,让我感动;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书写。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别山上》:
  冯纪耐大儿子的房子,就在冯家老宅边上,是一栋新式的二层小楼。平常,都是冯老汉给他照看,隔几天过去给他把门打开,晒晒太阳,通通风,打扫打扫。春节前后,不光大儿子一家要回来住,女儿一家来了,也都住在这里。冯纪耐的女儿嫁到了金寨县城,日子过得也不错。我和他约定,正月里过来采访时,再到他家里来,他说:“好好好!最好是赶上闹元宵!”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闷在了家里,原先制订的采访计划也无法实现了。打电话过去询问,双河镇扶贫办的储扬波说,打从年初二开始,冯纪耐就发扬烈属家庭的光荣传统,坚守在村组卡点的值班岗位上,在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又过去了一年,冯纪耐今年,已经77岁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一想到养父死去的那一年,才刚刚21岁,他就想流眼泪,养父死的时候,实在是太年轻了!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有多少冯纪耐家这样的家庭,有多少“招魂人墓”的坟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活着时没有音信,死去没留下尸骨,他们的亲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在双河镇,除了政府修建的洪湾村烈士纪念园内,有900多名无名烈士外,在河东村栗树湾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据说是苏维埃时期留下的。当时有一支红军的队伍,从河南商城前往金家寨,途经双河镇钱家楼子时,一名战士突然昏倒在河埂上,随即身亡。当时部队正在急行军,匆忙间把后事委托给了当地的老百姓。钱家楼子村的汪乃举、汪乃顺、余道银、余道阔这4位村民,把战士的遗体抬到狮子岭的岭头上,葬在了一户汪姓村民的屋后头。
  钱家楼子即今天的栗树湾村。
  时令已是深秋,收割尽庄稼的山地,在目力所及的前方起伏跌宕,看不见尽头。夕阳照在狮子岭岭头,为这片寂静的土地,涂抹上一层童话般的金色。
  埋在狮子岭岭头的这个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是哪里人氏,不知道多大年纪,也不知道属于哪支队伍。只知道他是红军,死在前往金家寨执行任务的途中。
  金寨虽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但它的建县时间很晚,在1932年以前,是没有金寨县的,那时候的金寨县,只是一个名叫“金家寨”的山区集镇。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座无名烈士墓由汪乃举老人包坟管护,汪乃举去世以后,由他的儿子汪光纯继续管护至今。汪光纯当了多年的村干部,在村里的威信很高,每逢年节,他都带着自己的儿孙,前往狮子岭岭头祭扫。
  这里是革命老区,群众的觉悟很高,对红军很有感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有一个伤员在双河镇长冲村掉了队,被当地的反动民团杀害了。长冲村的老百姓偷偷将他的尸骨,掩埋在村外的一块山地里。新中国成立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每逢过年过节,村里人都扶老携幼,带着香烛果品来给他上坟。改革开放以后,村子里程超群等创业成功的人士,还捐出一笔钱来,砌拜台、树墓碑、植松柏,使这座无名先烈的墓地,更加庄严肃穆。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阶段,都有金寨儿女的奉献与牺牲。
  金寨地区有着几大特点:马克思主义传播早、党组织建立早、革命武装起义早、红军队伍诞生早、革命根据地开辟早。
  “五四运动”以后,金寨境内就有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早在1920年,燕溪小学校长徐守西,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金寨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蒋光慈、袁汉民、詹谷堂等,就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8月,詹谷堂来到笔架山农校,以讲学为名,发展学生李梯云、周维炯、漆德玮等人入党,建立了金寨第一个党组织。接着,南溪、斑竹园、金家寨、燕子河、白塔畈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5月,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建立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红色苏维埃政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豫东南、鄂东北和皖西三大革命根据地就连成了一片,总面积达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0万,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有多少人倒在了长征路上
第一节 隐秘的家族史
第二节 一切都变了样子

第二章 晴朗的夜空中为什么滴下露珠
第一节 万里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节 共和国没有忘记
第三节 三个“10万”让人动容

第三章 大湾村的脱贫样本
第一节 在陈泽申的小院
第二节 大湾村的媳妇们
第三节 在绿色脱贫之后

第四章 不是党的政策好,人早就没了
第一节 贫困户再不怕看不起病
第二节 啃下这块“硬骨头”

第五章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一节 老将军的“洪氏家风”
第二节 “六星上将”的传奇人生
第三节 大畈村的“乡村治理”
第四节 就是要用数字说话
第五节 农耕有年华

第六章 红军田里好耕田
第一节 张功国的“野心”真大啊
第二节 红军小路与红军公田
第三节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第七章 在那些“闹红”的日子里
第一节 扶贫先扶志
第二节 立夏节起义的枪声
第三节 希望的种子
第四节 乡村的新文明时代
……

第八章 永久沉没在水下
第九章 八月桂花遍地开
第十章 弄潮儿向涛头立

结语 老区不老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