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级别文学大奖选本
中国作家协会独享授权
代表2018-2021年度中国文学成就
鲁迅文学奖是体现国家荣誉的重要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和文学翻译作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编辑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文集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授权的、国家高级别文学大奖的选本,代表2018-2021年度中国文学成就。作品集共六卷,按照鲁迅文学奖奖项划分分为中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合并为一卷)、散文杂文卷、诗歌卷、文学理论评论卷、报告文学卷和文学翻译卷,是此次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精选合辑。有精平两种装帧,旨在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不同需要。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节选)
(英国)林德尔•戈登著 许小凡译
第十章
完美人生
The Perfect Life
《四个四重奏》起始于“痛楚的、私密的回忆”——与旧日恋人的重逢,或“做错的、害人的事”——又从这里开始,再现了诗人在肯星顿的牧师宿舍里重铸命运的挣扎。从这组诗最初的题目中也能看出这一点,直到1942年9月艾略特完成这组诗之前,他一直都打算将其命名为《肯星顿四重奏》。在回忆里,这段日子似乎就居于“格林盆”镇——一处泥沼——危险的边缘。① ()在艾略特人生中,1934年至1938年间的这段磨难逐渐代表了1940年至1942年间那个战火中的国家。然而,就在这个人与家国的危机当中,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仍然莹莹闪动,连同这其中蕴含的新生的允诺。
尽管在四首诗里,只有一首的场景位于新英格兰,但作为整体,这组诗复兴了美国清教徒在地上构建完美人生的决心。在17世纪,他们严格按顺序排布成为上帝选民的征兆,忠实传达这一点的需求比任何其他艺术上的要求都更加重要,他们也因此扬弃了更具想象力的文学形式,转而选择平实的文风。同样地,艾略特也常常借有意为之的散文化诗体排布着内心的秩序。“诗歌算不了什么。”他在1940年如是说。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眼中,艾略特早就是个“新英格兰校长”,庞德则对艾略特的血统颇有微词,“新英格兰的奶头里渗出的……稀薄的奶水”。直到诗人生涯的晚期,艾略特都迟迟不愿承认自己身肩的美国本土传统,这实际是出于一种对“偏狭地方主义”的恐惧。他从最早开始就渴望成为一名世界性的、而非霍桑那样囿于一方的作家——尽管他实际上与霍桑多有相似。然而他也并没有丢弃美国本土的传统:通过将布道文和灵魂自传这类文体带向伟大的巅峰,他让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的理想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道德力量都得到了复兴。同时,在与欧洲和东方的不断比较之中,他也重振了美国本土的传统,使其脱离了“偏狭地方主义”的围困。
为了信念横渡大西洋的安德鲁•艾略特是他奉为楷模的一位先祖。艾略特在哈佛阅读的《奥义书》《神曲》和《斗士参孙》,以及中世纪晚期的神秘主义者,包括圣十字约翰和诺维奇的茱莉安,都为他奠定了开展比较的传统。这些也都为他描绘了相似的、朝向完美的征程。艾略特把在自己的时代——二战期间残酷的岁月——复兴这一切的任务担在肩上。“现在,”他在1940年写道,“所处的情况/看起来似乎不利。”
艾略特所继承并志在复兴的那种人生其实拥有十分简单的形式。他的长诗常因旁征博引令人望之生畏,但不论是那弥漫《荒原》的贫瘠,还是《圣灰星期三》里“转身”所象征的皈依对情感提出的苛求,它们都不过以不同方式指向了同一个简单的观点。正如《烧毁的诺顿》题记中指出的,两条路一样都能通向完美: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
“上升的路”是由灵视的瞬间指引的人生,在那之中,人的心智得以感到一种无时间的、永恒的“真实”。它始于烧毁的诺顿里的花园,在那里,艾略特沿着自己的直觉摸索着上升的路。当他与艾米莉•黑尔一同漫步走过玫瑰园,一种令他惊异的情感唤醒了他,让他在一瞬间瞥见了“光的中心”。人类之爱竟能让他再次蒙受神光的照耀,况且他早已不再是个纯洁的青年了,在经历了那一切婚姻的玷污后,这样的福祉竟然在一个中年男人身上降临了。这无异于一个奇迹。叙述者走出了玫瑰园,穿过草坪,走向一个干的水泥铸成的枯水的池子,阳光似乎将池子注满了水。他感到了《荒原》中一样无以言传的狂喜——一个男人沉醉在对胳臂抱满鲜花的“风信子女孩”的回忆里,“谛视光的中心/那一片寂静”。但这份回忆终究坍塌了,沉没在了肮脏的伦敦一段干瘪的性交场面之中。在烧毁的诺顿,这个瞬间也一样消逝了:一片云遮住了太阳,池子重又干涸,灵视的幻景只剩下“前延又后伸的/虚掷的悲伤的时间”。但这狂喜在两个情景中的消逝各有不同。《荒原》中的男人从崇高被抛至虚无,而在《烧毁的诺顿》里,他却在崇高中转而感到另一条道路,沿着它,我们或可超越我们不完美的存在。这样一来,“上升的路”就激励着我们探寻那“下降的路”。
直到《烧毁的诺顿》,艾略特都一直渴望着上帝的选民——那些永远沐浴神恩的光照的人——所踏上的上升的道路,但经历了1934年至1939年间在想象中那场与复仇女神的狭路相逢,他在后面几首四重奏里选择了与另一群人为伍:那些必须回炉重铸的、不完美的人。“罪是必要的”,上帝告诉14世纪的诺维奇的茱莉安。这也是艾略特心知肚明的。下降的路笼罩着居于四重奏中心的两首诗——《东科克尔村》和《干燥的塞尔维吉斯》。这条路无异于对着原罪开刀,切除一个人的所有感觉、知识,甚至整个存在。走上这条路的人必须假装自己是神灵一样陌异的他者;如果他想触及人性与人类知识边界之外的知识,他就必须割舍一切他最为珍惜的品质。
《烧毁的诺顿》在1936年首印时尚还独立成篇。此后他创作了《家庭团聚》,随后的三首四重奏又各自出版,这都让我们有理由认为四重奏之间互不相干。然而,这四首诗确是一个整体,这不仅因为形式上五部分的结构一再重复,还在于更富深意的、重复的策略。这也正是爱默生在随笔中采用的策略,每一个句子都独立自主,却都以不同形式重复着同一个思想。这同样也是布道文体采用的手法,其中的每一部分,无论平淡无奇还是富有诗性,都旨在以不同的方式唤醒听众。艾略特作为经文的书写正是美国传统的一部分。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评奖委员会 1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译作名单 2
获奖译作《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译者许小凡 1
许小凡简介 1
获奖译作《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作者林德尔•戈登 2
林德尔•戈登简介 2
获奖感言 许小凡/3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节选)
(英国)林德尔•戈登著 许小凡译/4
获奖译作《奥麦罗斯》译者杨铁军 53
杨铁军简介 53
获奖译作《奥麦罗斯》作者德里克•沃尔科特 54
德里克•沃尔科特简介 54
获奖感言 杨铁军/55
奥麦罗斯(节选)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著 杨铁军译/57
获奖译作《我的孩子们》译者陈方 65
陈方简介 65
获奖译作《我的孩子们》作者古泽尔•雅辛娜 66
古泽尔•雅辛娜简介 66
我的译作,我的“孩子” 陈 方/67
我的孩子们(节选) (俄罗斯)古泽尔•雅辛娜著 陈方译/69
获奖译作《小说周边》译者竺祖慈 131
竺祖慈简介 131
获奖译作《小说周边》作者藤泽周平 132
藤泽周平简介 132
获奖感言 竺祖慈/133
小说周边(节选) (日本)藤泽周平著 竺祖慈译/135
获奖译作《风的作品之目录》译者薛庆国 211
薛庆国简介 211
获奖译作《风的作品之目录》作者阿多尼斯 212
阿多尼斯简介 212
获奖感言 薛庆国/213
风的作品之目录(节选) (叙利亚)阿多尼斯著 薛庆国译/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