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燕园深处的气象
我认识名人,名人不认识我
我瞳孔中的名人
迎面而来,叫你目不转睛
思想的北大先贤
“北大精神”今安在
未名湖畔访季老
敬悼张岱年
悼别邵华将军
北大中文系名师印象
往前走就是一切
我在边缘看名人
北大寻梦族
生存在北大流域的流浪部落
谈笑皆鸿儒,往来群英无庸举
北大学生辩论队:穿过辉煌后的沉静
校园歌坛俊采星驰
“北大题材”出版为何热了10年?
“北大情爱三部曲”的意义
第二辑 追梦路上的咏叹
让生命顶风而行
品茶
月饼里的故乡
周游首都文坛
保持距离
境界
理想和现实
关于名人
名牌时代里的名人文化
青春有余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群星璀璨的娄底英才
朱元璋:伟大的反腐皇帝
张骞:开创古代丝绸之路的先行者
殷墟:三千年后出土的文明
相遇是缘,感恩在心
第三辑 文学写作的体悟
大师的境界
文学:并不悲壮的坚守
语言、感觉与情感
年轻作家莫浮躁
写作的个性化问题
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写作的质量与数量
缺乏经典的当代文学
媒体与文学
文学刊物怎么了
网络:文学孵化器与出版掠夺者
博客可以做得更好
小说写作与我的传统文化情结
现实主义写作的可能性
文学IP对影视产业的价值
第四辑 天马行空的诗思
血或水:从诗歌写作中拧出的体液
海子:来自乡村的歌手
诗人的道路
点击《北大情诗》
北大与中国新诗
“梨花体”事件:问题在于新诗本身
特殊时期的中国诗歌
诗歌与青春同在
第五辑 真诚用心的阅读
史诗气度
《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感觉王蒙
倾听成长的声音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语言艺术
学术路上的虔敬之心
我曾在三闾大学读书
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
想说忘记不容易
“哈佛题材”走俏之谜
张胜友:出版界的一条好汉
前辈师长的温情关怀和言传身教
第六辑 两代新锐的奋斗
新一代作家群的命名问题
“80后”:又一代人崛起了
韩寒的文学史焦虑
新生代写作的优势和局限
“70后”能打破沉默吗
关注“70后”
“70后”:期待迟到的荣誉和市场
附录:媒体专访
朱家雄:随笔应是优势文体
朱家雄:文学是我一生追求的梦想
朱家雄:用文学书写青春
后记 不忘初心,追梦文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