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构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上下)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364535
  • 作      者:
    编者:孟繁华//贺绍俊|责编:韩喆
  • 出 版 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构造、文学史观念的对话与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整合等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文学史和文学思潮两部分;下册包括现象综论、作家专论、现场追踪、经典重读和重塑东北新文学五部分。本书收录文章为多位作者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青年学者的新时代角度、思维和创新。
展开
目录
文学史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七十年
冯牧的延安时代评述
以白薇为中心的左翼女性文学再解读
现代革命女作家文本创作的文化内涵
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再认识
材料与方法
——重读经典与文学史研究的多种方式
1972年的文学期刊
小说向何处去
——1977年的文学现场一窥
“风景”中的新生活
——周立波对革命新世界的构想和描述
呼唤一种为了爱与拯救的文学
——也谈“新伤痕文学”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历史重释
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与多重意义
——三十年历程的回望与随想
消费文化时代的悖论
——论21世纪以来新谍战剧的性别叙事策略
性别视野中的现代战争叙事
由意象到蓝图
——王朝模式崩溃后中国文学的“中国想象”
技术玄想背后的现实焦虑
——关于“主流文学”作家的科幻文学转向
提升生态文学文学性的东北经验
城乡变迁中的漂泊童年
——以《山羊不吃天堂草》《余宝的世界》为例
近期辽宁儿童文学创作评述
精神观照下的童年书写
——近期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新趋向
“现实原则”下的苦难与成长
——20世纪80年代儿童文学中的成长书写
乡土童年的精神守望
——关于当下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的思考
批判精神的消逝与重建
新世纪中篇小说的精神面相和价值追求
20世纪90年代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反思与价值重估
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
——评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
现象综论
直面当下中国的精神难题
——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
从农民进城的叙述看中国经验书写
余华与“先锋文学史”
作家专论
变与不变中的苏童
——苏童长篇小说跟读记
感召、抚慰与反思
——马晓丽论
被重写的故事与被植入的历史
——弋舟小说简论
与谍战书写的告别
历史与生命熔铸的精神史诗
——丰收报告文学创作论
现场追踪
《云中记》《森林沉默》的生态文学启示
大城小事·浮城旧梦
——蔡东小说阅读札记
味之于民间,心之于自然
——读丁帆的随笔集《天下美食》与《人间风景》
现实的困厄、追寻与坚守
——读张炜的《艾约堡秘史》
青春的回望与历史的反思
——关于梁鸿鹰的散文集《岁月的颗粒》
生命尽头的怕与爱
——论周大新的《天黑得很慢》
为了真实和正义的历史重述
——论何顿的《黄埔四期》
“幸福街”上的民族秘史与心灵悲歌
——评何顿长篇小说《幸福街》
“愚蠢而高贵”的忧伤
——读须一瓜长篇新作《致新年快乐》
“向死而生”的故乡与人性的“炸裂志”
——读罗伟章长篇新作《谁在敲门》
乡土资源与童年书写
——以王立春、小河丁丁和汤汤的儿童文学创作为例
立足成长,守望乡土
——小河丁丁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乡土叙事
经典重读
大地诗学中心灵磁场的核心故事
——莫言小说的生殖叙事
古华和他的语言世界
——长篇小说《芙蓉镇》新解
文化想象与精神原乡
——《尘埃落定》的文化解读
作为原点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文学女青年的进化史
——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中心的重读
余华的小说创作
现实深处的光芒
——读蒋韵《心爱的树》
浪漫与悲情的历史映现
——评蒋韵长篇小说《隐秘盛开》
重塑东北新文学
国有企业情怀的叙事诗
——评李铁的长篇小说《锦绣》
2020年辽宁诗歌扫描
历史记忆与“东北书写”
——以郑执小说为中心
大东北的地方志和心灵史
——论刘庆的《唇典》
“底层形象”的心灵寻踪
——万胜对底层群体精神世界的文学呈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